愛的系列(十七):愛與懷怨 -- 蔡茂堂 牧師 -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和平快報 :
首頁
Homepage
和平教會首頁
講道集總覽
管理者登入
目錄 :
文字稿
禱告系列 (65)
小組系列 (30)
愛的系列 (24)
重建系列 (22)
建造系列 (21)
管家系列 (21)
聖經中的婦女 (18)
操練敬虔系列 (14)
啟示錄系列 (13)
大衛系列 (13)
莊信德 傳道 (12)
王榮義 牧師 (11)
講道集文字稿目錄 (11)
宣道系列 (9)
董倫賢牧師 (8)
過年系列 (8)
耶穌的比喻 (7)
聖誕系列 (7)
做主見證系列 (6)
復活節系列 (6)
母親節系列 (6)
商正宗牧師 (4)
林鴻信 牧師 (4)
MP3 下載 (1)
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Home
»
人際關係
,
愛
,
愛的系列
» 愛的系列(十七):愛與懷怨 -- 蔡茂堂 牧師
愛的系列(十七):愛與懷怨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6年12月17日 星期日 | 晚上8:44
寫作於2006.12.1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台語
國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想要找一隻會懷怨的動物的圖片讓大家看卻找不到,再怎麼找都找不到,我發現只有人才會懷怨,動物似乎不會懷怨,看來牠們的記憶力比較差,上帝給我們的一個恩典就是可以記憶,可是我們沒有記住好的,常常只記住壞的。剛才司會幫我們讀了今天的經文,就是愛是「不計算人的惡」,這是和合本的翻譯,現代中文修訂本是「不記住別人的過錯」,把這個「惡」改成「過錯」,把「計算」改成「記住」。我們來看英文,他們也是很努力的想要把希臘文的意思翻譯出來,在三個版本中,新欽定本(NKJV)的翻譯是Love thinks no evil.,這個翻譯就有點不同,記住別人的過錯,thinks這個部分翻譯是一樣的,no evil在這裡就沒有指到別人,只說「愛是不思想惡」。NRSV現代英文修訂標準本是Love is not resentful.,resentful是懷怨,是對於對方的不高興,在這個翻譯中“惡”及“計算”並沒有翻出來,只把那樣的感覺表達出來,所以這個比較是採意譯法,意思是翻譯出來了,但是原來的字沒有翻譯出來。而我覺得翻譯最好的應該是現代美國標準版本(NASB),它的翻譯是Love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a wrong suffered.,這個wrong suffered,是表示你忍受別人給你的惡而受苦,多加一個suffered,這個意思就很清楚了,惡不是一般的惡,而是讓你受苦的惡, take into account,我覺得這裡翻譯的很好,是把希臘文翻譯的最貼切的部分,它本來是「記帳」的意思,台語說:「你給我記住,我要找你算帳。」這指的是帳目的帳,是會計名詞,當我们計算人家所積欠的錢時,我們一定要記錄下來,因為將來要討回債務。但是保羅卻是勉勵我们“愛是不把你所遭受別人對你的惡記在心裡”。
Ⅰ、引言: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Shakespeare)
講到記帳、講到懷怨,最有名的故事就是莎士比亞(Shakespeare)所寫的「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莎士比亞所寫的這個故事其實很複雜,我就把它的主題跟計算有關的部分找出來,故事中描述威尼斯有一個猶太商人很會賺錢,猶太人到處被討厭,特別基督徒很討厭猶太人,在這個城市裡有另外一個基督徒的商人,他不屑於這個視財如命、放高利貸的猶太商人。這個猶太商人也很恨這個基督徒商人。這個基督徒商人有一個朋友,他的女朋友住的很遙遠,由於要到遠地去結婚,大約需要一筆錢三千元,但是他沒有,所以就跟這個基督徒商人借,「請你借我三千元,我要去找我女朋友,女朋友的爸爸很富有,如果我娶到她作老婆,我就可以把錢還給你。」這個基督徒朋友就說:「好,我借給你。」,他是做生意的人,可是他手邊一時不方便,因為他的船隻都在海外,預計一段時日後會到達,為了幫助他的朋友,迫於無奈沒辦法,他就跑去跟這個猶太商人借,「請借我三千元」,這個猶太商人本來就很恨這個基督徒商人,他心想:「很好,這回你栽在我手裡啦。」很奇怪,他想了一想卻說:「好,我借你,而且這一次不必利息,因為每一次你都罵我放高利貸,這次就不必算利息,但是我們要簽約。」基督徒商人問:「簽什麼約?」猶太商人說:「你什麼時候還我?你自己講。」基督徒商人給他一個還錢日期,猶太商人說:「好,沒有問題,寫下來。萬一不能照日期還錢怎麼辦?」基督徒商人就說:「若是不能準時還就隨便你,我一定可以還,沒有問題啦。」猶太商人說:「好,若是你沒有準時還,我就要割你身上一磅的肉」,兩個人就這樣約定了,這個基督徒商人心裡想:「這有什麼問題,我的船回來時就有很多錢可以還了。」而且他很高興這次不用算利息,馬上簽了約就走人。
那裡知道,他的那個朋友娶到了女朋友,可是基督徒商人的船卻沒有按照時間回來,你知道古代的船期是不一定的,而且聽說那艘預計回航的船遇到海難沈掉了,現在糟糕了,時間快到了,他想盡辦法趕在那個還錢日以前籌夠錢。到了所約定的日期,他還是籌不到錢。其實這個猶太商人就是要報復,所以就把基督徒商人抓到法院,說:「你看,他欠我錢,簽下這個借據,今天不能如期還錢,所以我要他身上一磅的肉。」那個借錢的朋友真的討到了老婆,而且有一大筆錢,聽到他的基督徒朋友有難,就在法院開庭的時候趕了回來,他跟那個猶太商人說:「我還你六千元,兩倍,請你放了他。」猶太商人說:「我要的不是利息,我要的是一磅肉。」怎麼跟他講他都不願意,「那你要多少錢都可以給你」「不行,我們一切照約定來。」法官沒有辦法就只好照約定行,於是猶太商人就拿一把刀子,並且把基督徒商人綁起來,然後就開始找看從哪裡可以割一磅肉下來,要割的時候,法官就開口說:「等一下!請你不要流一滴血。」猶太商人說:「這個怎麼可能嘛,割肉一定會滴血啊!」法官說:「對不起,我們要照規定來做,因為人家要還你錢你說不要,你堅持一定要照規定來,你們的約定上面沒有寫可以流血,所以你要割一磅的肉,而且不可以流一滴血。」猶太商人說:「不可能」,法官說:「如果你流一滴血,你的錢要被充公,你還要坐牢。」猶太商人說:「那我不要了」,法官說:「不行,你一定要,因為你說你一定要照約行,如果你不照約行,你就要受罰,財產一半充公,一半付給人,因為你不守約定。」後來辯護律師(原來是他那個去結婚的朋友太太假扮的),要求法官法外施恩,說:「好吧,那充公國家的那一半就還給他吧,至於另外一半財產,就等到他死的時候再付,現在先不用付。」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可是這個故事給人的感受是相當震撼的,這個威尼斯商人想要報仇,沒有想到最後卻被自己的怨恨害了。
Ⅱ、惡行入帳
1、 希臘文:入帳λογίζομαι(logizomai)
惡行κακό ς (kakos)
我們再把經文仔細來看一下,如果要把它用很簡單的字直接翻譯,應該叫作「惡行入帳」,就是把對方給你不好的行為,將它紀錄到你的帳簿上面,希臘文是λογίζομαι(logizomai),logizesdic就是從這個字來的,logizomai就是要記清楚,讓那件事情不要被忘記,要把它記錄下來。在聖經另外一個地方講到logizomai,就是在羅馬書第四章3節:「…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上帝就把這個帳記到亞伯拉罕的帳上說:「他這樣做是對的,記他一筆下來。」『算』就是記帳的意思。另外一個字就是κακό ς (kakos),kakos是這個惡行,在羅馬書另外一處提到說:「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神的(或作:被神所憎惡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羅1:30)「捏造惡事」就是kakos,所以這些都是會對別人不好,對別人會傷害的事情,把這個事情記下來歸到誰的頭上的意思,就是「這個算是你欠我的」這樣的意思。
2、 英 文:thinks no evil (NKJV)
is not resentful (NRSV)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a wrong suffered (NASB)
英文剛才講過了,我覺得NASB翻譯的意思和其中take into account的部分是翻譯的最好。
3、中 文:不計算人的惡(和合本) 不記住別人的過錯(現中修)
中文的現代中文修訂本「不記住別人的過錯」,可是這個別人的過錯是指讓你受傷的過錯---worng suffered,就是因為他讓我受傷,因此他欠我,所以我必須要把它記下來,問題是記下來要做什麼?記下來是將來要算帳啊,不然記下來就沒有用了,所以重點不在記,重點在算帳。不是說事情忘記就好,事情忘記叫作痴呆,然而記住卻把它一筆勾消,是這句「不去懷怨」的意思。並不是把那件事情當作沒有發生,或是把它忘掉,而是知道你有困難,我不要求你還,就拿一隻筆寫上:「錢已付清,不必還了。」所以重要的是帳怎麼清理的問題,所以我把它稱作「不懷怨」。
Ⅲ、聖經裡的懷怨
1、 以掃對雅各
聖經中有不少懷怨的故事,結局看起來都很悽慘,第一個懷怨的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家庭裡,這個爸爸被媽媽和孩子聯手欺騙了,把應該給老大的祝福給了老二,這個老大很不高興,然後就記帳,其實他小時候曾經將自己長子的名份用一碗紅豆湯的代價把它賣掉了,可是他忘記了,於是說:「怎麼可以這樣呢」,這個老大叫作以掃,以掃因為他爸爸給弟弟雅各祝福,就懷恨在心,他心裡說:「為我父親居喪的日子近了,到那時候,我要殺我的兄弟雅各。」(創27:41)懷怨的結果就是要報復、要算帳,這是聖經中第一個記帳的例子。可是還好,不知道是他原諒了弟弟雅各,或是他記憶力不好我們不曉得,二十幾年後,他弟弟雅各要回家的時候,雅各心裡想說:「哥哥是不是還要報復、還要算帳?」可是很意外的,卻沒有如他所想的一般,聖經說:「以掃跑來迎接他,將他抱住,又摟著他的頸項,與他親嘴,兩個人就哭了。」(創33:4)這是很好的結局,所以看起來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阿拉伯人好像比較Nice。本來弟弟雅各還以為哥哥以掃會記住、會算帳,因為以掃帶了四百個拿著卡賓槍的人來迎接他,把他嚇壞了,想不到見面以後,以掃把雅各抱起來,這個是愛就不記恨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2、 哥哥對約瑟
第二個是這個弟弟雅各的孩子出了問題,雅各對他最小的兒子約瑟偏心,給他一件漂亮的彩衣,沒想到引起哥哥們的不高興,約瑟又有一個特別的恩賜,喜歡作白日夢,作白日夢也就罷了,他還把他的夢跟哥哥們講,所以他的哥哥們就更恨他,恨爸爸偏心,也恨弟弟驕傲,「怎麼可以對我們講這樣子的話」,「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愛約瑟過於愛他們,就恨約瑟,不與他說和睦的話。」(創37:4)這是哥哥們對約瑟的懷怨,懷怨的結果,兩方的關係就斷絕了,就不講好話,或是不講話。約瑟之後又作了一個夢,更糟糕的是,還跟哥哥們講:「看哪,我又作了一夢,夢見太陽、月亮,與十一個星向我下拜。」(創37:9)這下不得了了,連爸爸媽媽都夢進去,這讓他哥哥們更加的憎恨他。當約瑟的哥哥們去放牧羊群的時候,他爸爸叫約瑟去看他的哥哥們好不好。這下被他的哥哥們逮到機會了,就說:「好,那個作夢的來了,把他殺了,丟在坑裡,然後跟爸爸說他被野獸吃了,看他的夢將來怎麼樣成就。」後來因為有商人經過那裡,他們為了要賺一點零用錢,就把約瑟從坑裡拉起來賣掉,沒有想到這一賣呢,讓約瑟的夢可以成就,他被賣到埃及,後來成為埃及的宰相。後來他的哥哥們和父親雅各在迦南地遇到飢荒沒有飯吃,到埃及去找他弟弟,他爸爸死了以後,那些哥哥們嚇壞了,「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的報復我們。」(創50:15)因為他們自己懷怨,所以就以為弟弟約瑟也會懷怨,況且他們行的惡是把他丟到坑裡面,又把他拉起來賣掉當奴隸,那是不得了的事,二十幾年以後,爸爸過世了,因為害怕約瑟報復,他們就跪下來求他說:「爸爸說過,萬一他走了,你不能對我們怎麼樣…」,在那邊嘀嘀咕估的講,約瑟說:「我知道你們真的是很壞,但是上帝的用意是好的,我怎麼可以取代上帝呢,因為我被賣到埃及,今天我們才得以存活,所以我應該感謝上帝。」(創50:19)這句話講的很棒,所以約瑟是記得,他沒有忘記,可是他把那個帳結清了,所以約瑟沒有懷怨、沒有報復,這是很好的。
3、 大衛對示每
開始我們講兩個好的例子,以掃把他的怨懷結清了,沒有去算帳,約瑟也是一樣,再來我們就講幾個不好的例子。聖經裡有一個人,這個人得罪了大衛王,他的名字叫作示每,這個故事短短的卻很有意思,大衛王做錯事落難的時候,他的大兒子押沙龍叛變要殺他,他就倉惶逃難,因為大衛的前一任王是掃羅,掃羅王家族的人對大衛很不諒解,認為是大衛害死了掃羅,當然事實不是這樣。其中有一個將軍叫作示每,他之前逮不到機會,現在大衛落難了,所以他就打落水狗,拿石頭砍大衛、拿土揚他、罵他咒詛他:「你該死,你就是這樣害死你的主人,所以今天你沒有好報。」大衛王被他罵的真的是很悽慘,本來已經是落難了,還雪上加霜,大衛王的將軍亞比篩說:「我去把他的頭砍下來」,大衛說:「我自己做錯事情,我親生的兒子尚且尋索我的性命,何況這便雅憫人呢?由他咒罵吧!搞不好因為他罵我,上帝就可憐我也說不定。」好啦,這個人得罪了大衛,後來大衛的兒子押沙龍的叛變止息,大衛回來復位的時候,示每知道自己這下子不好了,他很聰明,馬上拿很多的厚禮和僕人去迎接大衛,「大衛王你回來了,真是太好了,希望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大衛是堂堂一國之君,為了在群眾面前表現寬宏大量,就說:「好,我保證你沒事,雖然你上一次對我很惡劣。」這個示每就好高興,哪裡知道,大衛嘴巴這樣講,但是他心裡面的那筆帳還沒有勾消,要是在當場解決示每會很難看,所以他不好意思報仇。一直等到大衛快要死的時候,跟他的兒子所羅門交代。這裡看出來大衛真的很厲害,他兩次殺人都不用自己,都是借刀殺人,這次也是一樣。大衛對他的兒子所羅門要接續他王位的時候說:「基拉的兒子示每;我往瑪哈念去的那日,他用狠毒的言語咒罵我,後來卻下約但河迎接我,我就指著耶和華向他起誓說:我必不用刀殺你。現在你不要以他為無罪。你是聰明人,必知道怎樣待他,使他白頭見殺,流血下到陰間。」(王上2:8~9)大衛的心裡面還是要殺他,只是大衛嘴巴已經講出來不殺他,這個帳還沒算,所以他就要兒子幫他算帳,這個可怕不可怕?所羅門是有大聰明的人,可是這次的聰明就被他爸爸誤導了,所羅門就跟示每說:「我告訴你,你就好好的給我住在耶路撒冷,沒事不要出去亂跑,你哪時候越過汲淪溪,你就得死。」這個叫作軟禁,不曉得是所羅門設計的還是怎樣,後來示每有一個僕人跑掉了,示每可能因為年老了就忘記所羅門王交代他不能亂跑,跑出汲淪溪外就有問題,示每為了找他的僕人,他跑出去把他的僕人找回來,結果他一出去,所羅門就派人把他殺掉,因為他違背了他們的約定,示每就這樣被殺了,可怕不可怕?這是一個爸爸懷怨不肯饒恕的情形,不只害了自己,也害了他的孩子。
4、 希羅底對約翰
下一個更可怕,這個故事你們記得吧,這是一個跳舞的故事,是一個媽媽的結婚有了一點問題,她被施洗約翰責備,就懷恨在心,「於是希羅底懷恨他,想要殺他,只是不能;因為希律知道約翰是義人,是聖人,所以敬畏他,保護他,聽他講論,就多照著行(有古卷:游移不定),並且樂意聽他。」(可6:19~20)這個媽媽叫作希羅底(Herodia),她懷怨卻找不到機會報仇,有一天她的先生希律王宴請賓客的時候,她的女兒撒羅米(Salmoe)出來跳肚皮舞,跳的很好看,這個國王就讚賞這個女兒,在酒後誇下海口說:「你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你!」這個女兒就跑去問媽媽,說:「媽媽,那我要什麼呢?」希羅底說:「要約翰的頭」,就是那個罵他的先知,這個女兒也真的是很天真的就跑去跟她爸爸說:「我要約翰的頭」,「嗑」的一聲,施洗約翰的頭就被砍下來,裝在盤子裡。這個懷怨是更可怕的,不只殺人,還借著女兒殺人。所以我們看到,懷怨不只是會傷害自己,甚至會遺禍後代,在這裡我們看到大衛王對所羅門王的影響,我們看到希羅底對她女兒的影響。
Ⅳ、懷怨心理學
1、 醜化對方道德優越感 (Superiorism)
報復有很奇怪的心理學,我們想一想,當一個人對他人真的構成傷害,而使對方懷怨的時候,他裡面有哪些邏輯、有哪些想法呢?第一個想法是「他壞、他壞、他很壞,所以顯得我好、我好、我很好。」就是使得對方越壞,來表示自己越好,這個叫作「抹黑心理」,也就是把對方醜化變黑,來表現自己越白,其實這兩者沒有必然的關連性,對方黑不黑跟你白不白一點關係也沒有,對不對?可是我們有很奇怪的想法,當我把對方說成是害我許多許多的時候,表現出自己就很好的樣子,這個叫作Superiorism,就是覺得我是比他高尚的,都是他不好,利用抹黑對方,想要漂白自己。這次的選舉你看到很多候選人都用這樣的方法,其實是很爛的方法,可是他們都以為,只要把對方抹的很黑,看起來自己就可以很白,有一點頭腦的就知道,這個不合邏輯,你黑不黑是你的事情,他黑不黑是他的事情,可是我們希望用這種比較的方式,來表現出自己的好。保羅說:「難道我們說別人不好,我們自己就比較好嗎?」他說其實不是,大家都一樣黑、大家都不好,所以不要以為你把對方抹黑了,你自己就比較白。
2、 自己喝毒藥報復對方 (Irrationalism)
第二個是更奇怪的方法,就是「我恨對方,對方就會完蛋。」這叫作「自己飲毒盼望對方會死」,我把它叫作不合理。有一個女演員叫作Susan Saint James,她的先生和兩個兒子坐同一架飛機,後來發生空難墜機,她的一個兒子死了,先生和另外一個兒子受了重傷,人家就去訪問她,對她說:「發生這種事情,難道你不對那個開飛機的駕駛和航空公司懷怨或是想要報復嗎?」她講了一句話,那句話很有名,她說:「Resentment is like drinking poison and expecting the other person to die.」,她說:「你以為你懷怨,對方就會受害,其實是你自己受害。」除非你採取肢體動作讓對方受害,不然如果你只是懷怨的話,對方根本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是你自己把自己氣壞身子,根本一點好處也沒有,可是懷怨的人很奇怪,他會以為自己越恨對方,對方就會越痛苦、對方就會越難過,這個根本沒有關係,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這是不合理性的想法,聖經說:「…凡吃酸葡萄的,自己的牙必酸倒。」(耶31:30)所以你不要以為我一直吃葡萄,對方的牙齒就會酸倒。
3、 無辜受害者放棄成長 (Victimization)
另一個心理是,「我很乖,可是我先生把我打傷,所以我是很可憐的人。」這是我們常常會有的心理,叫作無辜的受害者,英文是Victimization,今天對方對我做不好的事讓我受苦,完全是對方的責任,換句話講,我是無辜的;萬一你是有辜呢?那你是白白受苦,你不會從這一次的苦難當中學到你可以學的功課,所以這個注意力都在對方身上。我現在講的不是對方都沒有錯喔,對方是有錯,但是你在這次事件當中,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如果自己都沒有看到自己的問題,那這一次就冤枉了,你有這次可以反省自己、改善自己的機會,你把它放棄掉,所以就忘記自省,詩篇的作者這樣講:「他們圍繞我,說怨恨的話,又無故地攻打我。」(詩109:3)我們常常會覺得無緣無故,真的是無緣無故嗎?還是每一次的受害,自己也有一部份的叛逆、責任,如果這一部份你沒有去找出來、這部分你沒有去改善,那你真的是冤枉受苦,把自己本來可以改的更好的機會放棄掉了。
4、 假正義之名作惡多端 (Justification)
最後一個是美國布希總統所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因為對方不對,所以對方就可以任由我打,因為現在我的力量比較大。」假正義之名作惡多端,我們報復的心態常常是「我要維護公義」,只要對方已經是欺負我讓我受苦,發生不公義的情形,我也不要求什麼,我只要求擺平就好(Get even),所以有人說:「I did no get mad, I get even.」,我沒有發脾氣,我只是要公平,我們的心裡面有一個很奇怪公義的心態,在要求公義的藉口下面,什麼壞事都變成對的,這點很奇怪,這個叫作「懷怨以致於作惡」。自己已經失去自己做這件事情是對或不對的判斷能力了,只要是對方不對,我做什麼事情都是對的,這個叫作Justification,好像威尼斯商人一樣,寧可割肉也不要賠償,惡就被公義化了,我們稱作「報復性的公義(Retributive justice)」,這是我們常常犯的錯誤。所以聖經一直勸告說:「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詩37:7)我們要等候耶和華上帝,不然我們可能會作惡,這是懷怨的心理學。
Ⅴ、聖經的教導
1、 弟兄向你懷怨
聖經給我們一些教導,第一個就是,關於讓人家懷怨的人,我們常有意無意的會讓我們周圍的人受傷,這個時候如果你知道,你有沒有責任?聖經說你有責任。你可以幫忙對方把這個事情處理好,這個道理在禮拜天講最好,聖經說:「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你同告你的對頭還在路上,就趕緊與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給審判官,審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監裡了。我實在告訴你,若有一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裡出來。」(太5:23~26)當你禮拜天來作禮拜的時候,如果想起來自己傷害到某人,你先不要禮拜,先趕快向對方道歉,然後再來作禮拜,不知道我們當中有沒有要跑出去的,如果大家都跑光了也可以,我會在這邊等大家。這個意思是說,我們的宗教行為一定要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結合好,我們在日常生活對別人有傷害的要一併處理,不是我只要禮拜天到上帝的面前來好好的禮拜、禱告求神赦免就沒事了,所造成的傷害就不管它,我們很多人有這樣錯誤的想法,耶穌在這裡講的很清楚,你到神面前來敬拜,如果你在生活上有得罪別人,先跟人家說對不起,那樣對方就不會懷怨,這是從讓人家受傷這一邊的角度來講。
2、 弟兄若得罪你
反過來,如果這個人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你,或是他一定要作禮拜,不去跟你道歉那怎麼辦?受到傷害那邊的人,耶穌也講的很清楚,「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太18:15~17)聖經說,你不要在禮拜堂登週報,你要等禮拜完的時候,私下去跟他說:「弟兄,你得罪我了。」如果他不聽,你再請長老;如果還不聽,你就跟小會講,這是有一定的過程,這個過程看起來有點麻煩,意思是說,至少要讓對方也同意這件事情是他不對,你要經過一個比較小心的過程去處理除掉這個懷怨,這裡面有追求真相的意思在當中,也有請求第三者中介介入幫忙的意思,比較多人大家一起來決定,而不是我說你不對你就不對,有那個意思,最終是希望能夠處理好。
3、要愛你的仇敵
如果都不能處理的時候怎麼辦?你這些都做了,對方還是不跟你認錯、還是不跟你賠償的時候,你要怎麼處理?耶穌說:「…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5:44)這個人就是死不認錯,你也要愛他,這就有一點困難了,對不對?講一個小故事給你們聽:有一對夫妻吵架到要鬧離婚了,真的是很不好的情況,先生就跑去跟牧師說:「我太太對我如此諸般的不好,你應該可以准我離婚吧?」通常牧師都是勸合不勸離,牧師就說:「不要啦」,先生說:「不行,她真的是很糟糕」,牧師說:「你是基督徒,你應該照聖經說的來做。」先生說:「聖經怎麼說?」牧師說:「丈夫要愛妻子,好像基督愛教會。」先生說:「做不到、做不到,像她這麼壞,我沒有辦法像基督愛教會那樣來愛她,我不是基督,我只是人。」牧師說:「好吧,既然你是人,把你的老婆當成鄰舍嘛,愛鄰舍如同自己。」先生說:「哇,她比鄰舍還糟糕,根本不像鄰舍,我不能像鄰舍愛她。」牧師最後說:「那不然把她當作敵人,耶穌說要愛你的敵人。」先生再也講不下去了,因為老婆已經變成是敵人了,可是牧師說:「聖經說要愛你的敵人」,好吧,如果到這個程度你說:「我只能愛敵人,就替她禱告。好,幫她禱告可以,求上帝讓她趕快悔改,讓她趕快向我道歉吧。」是這樣子嗎?
4、炭火堆他頭上
保羅說過要愛如何你的敵人,很有趣,你有沒有讀過這句話,保羅說怎麼樣說,他說:「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羅12:20)我讀了這句話就想:「把炭火堆在對方的頭上就是愛敵人嗎?」你想一想,如果你的頭上被放了炭火,你覺得這樣是愛嗎(把我的頭都燒成光頭了)?這一次準備講道的時候,我才發現意思不是這樣,什麼東西會放到頭上呢?這張圖片中的小姐是把一盤胡蘿蔔頂在頭上,中東、印度、非洲還有這樣的習慣,因為這樣的好處是她的兩隻手還可以拿別的東西,我們台灣沒有人有這樣的鐵頭功,他們可以頂好重又好大的東西。於是我再找看看有什麼東西會放在頭上的,找到一個人把稻穀放在頭上,我再找找找,也找到一個人把水缸放在頭上的圖片,可是這個炭火……,昨天晚上找到十一點多的時候,感謝主!終於找到一張了,現在還是有人把炭火頂在頭上,不是炭,是炭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古代的人,火是很重要的,有時候不小心家裡面的火熄滅了,怎麼辦呢?就拿一個盆子墊布放在頭上,跑去隔壁說:「拜託拜託,借個火。」火怎麼給他呢?要連炭一起給他,火是在炭裡面燒著的,所以如果你是好鄰居,知道對方現在已經斷炊了,沒有辦法煮飯,你就把你火爐裡面已經點著的炭和火,一起放在盆子裡面,,對方就可以放在頭上,很高興的回家去了,所以把炭火放在對方的頭上,就是滿足他最基本、最急迫的需要的意思,並不是說要把她的頭髮燒掉,感謝主,這個解釋很好。「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餓了給他吃,渴了給他喝,斷炊了就給他炭火,那這個意思就和「愛你的敵人」是完全一致的意思,就是說,雖然他是你的敵人,你還是要照顧他的需要,這樣叫作「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21)敵人不能消滅,只能消滅敵意,你對敵人好,敵意才會消失,敵人也就這樣被消除了。
Ⅵ、結論:同心禱告 求主釋放
你知道懷怨是一種綑綁嗎?它綁住誰你知道嗎?它綁住得罪的人和懷怨的人,用恨把他们綁在一起,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8:18)這個釋放可以是雙方面的,得罪的人可以去道歉得到釋放,被得罪的人可以用饒恕來得到釋放,上帝給了我們一把鑰匙,可以把這個綑綁釋放開來,但是如果你說:「他真是太可惡了,要我把他消帳,實在是做不到,怎麼辦呢?」那就用禱告。如果你自己禱告不來,可以請一個人陪你禱告,聖經說:如果請人跟你一起同心的禱告,主耶穌可以幫助你得著釋放,這是耶穌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恩典,耶穌說:「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18:19~20)這句話的前面是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15節)講完之後,耶穌就講到綑綁和釋放,耶穌告訴我们,如果我們做不到,我們可以禱告。藉著同心禱告,求主釋放我们心中的懷怨。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主耶穌,得罪人的事情是免不了,有時候我們得罪我們的家人,有時候我們被我們的家人所得罪,主,祢告訴我們說,我們在得罪的事情上需要得到釋放。主,可是多少時候,我們不願意認錯,我們也不願意饒恕,以致於我們被綑綁,我們多麼希望這個綑綁不要從地上一直綑綁到天上,我們多麼希望主耶穌十字架上的愛,可以來幫助我們得著釋放、是榮耀的釋放,求主賜給我們不懷怨及饒恕的恩典。我們在祢面前同心的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本月內容
3月
(7)
2月
(9)
1月
(7)
12月
(5)
11月
(7)
10月
(10)
9月
(21)
8月
(18)
7月
(23)
6月
(15)
5月
(16)
4月
(9)
3月
(7)
2月
(8)
1月
(17)
12月
(4)
11月
(15)
10月
(5)
9月
(5)
8月
(4)
7月
(4)
6月
(15)
5月
(11)
4月
(10)
3月
(15)
2月
(10)
1月
(29)
12月
(11)
11月
(20)
10月
(12)
9月
(18)
8月
(14)
7月
(13)
6月
(12)
5月
(12)
4月
(13)
3月
(16)
2月
(11)
1月
(15)
12月
(16)
11月
(11)
10月
(14)
9月
(15)
8月
(11)
7月
(19)
6月
(12)
5月
(12)
4月
(16)
3月
(18)
2月
(18)
1月
(34)
12月
(11)
11月
(14)
10月
(9)
9月
(17)
8月
(11)
7月
(23)
6月
(7)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6)
6月
(4)
5月
(3)
4月
(5)
3月
(4)
2月
(4)
1月
(3)
12月
(6)
11月
(5)
10月
(6)
9月
(1)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6)
2月
(3)
1月
(6)
12月
(3)
11月
(4)
10月
(5)
9月
(3)
8月
(5)
7月
(4)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4)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3)
9月
(4)
8月
(4)
7月
(4)
6月
(5)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2)
9月
(5)
8月
(3)
7月
(5)
6月
(3)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2)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4)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3)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5)
10月
(3)
9月
(2)
8月
(7)
7月
(7)
6月
(3)
5月
(4)
4月
(3)
3月
(3)
2月
(2)
1月
(5)
12月
(3)
11月
(1)
10月
(1)
9月
(3)
7月
(4)
6月
(3)
5月
(1)
1月
(2)
12月
(5)
11月
(5)
10月
(10)
9月
(4)
8月
(3)
7月
(4)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2)
2月
(4)
1月
(2)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