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練敬虔(七):小組 -- 蔡茂堂 牧師 -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和平快報 :
首頁
Homepage
和平教會首頁
講道集總覽
管理者登入
目錄 :
文字稿
禱告系列 (65)
小組系列 (30)
愛的系列 (24)
重建系列 (22)
建造系列 (21)
管家系列 (21)
聖經中的婦女 (18)
操練敬虔系列 (14)
啟示錄系列 (13)
大衛系列 (13)
莊信德 傳道 (12)
王榮義 牧師 (11)
講道集文字稿目錄 (11)
宣道系列 (9)
董倫賢牧師 (8)
過年系列 (8)
耶穌的比喻 (7)
聖誕系列 (7)
做主見證系列 (6)
復活節系列 (6)
母親節系列 (6)
商正宗牧師 (4)
林鴻信 牧師 (4)
MP3 下載 (1)
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Home
»
操練敬虔系列
» 操練敬虔(七):小組 -- 蔡茂堂 牧師
操練敬虔(七):小組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5年6月19日 星期日 | 中午12:47
寫作於2005.06.1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台語
國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早,很久沒有跟帶領你們一起敬拜上帝,今天讓我們再一次來思考敬虔的操練。我們談過人的操練,個人操練包括哪些?有讀經、禱告、默想、禁食,這是個人操練敬虔的四樣。接著我們談到團體敬虔的操練,團體敬虔的操練我們講過敬拜,我們今天要講第二個操練,就是小組。
剛才所的獻詩歌是主禱文,很棒的一首詩歌,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歌詞裡面所講的,都不是用「我」,而是用「我們」,「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都是「我們」,沒有一個「我」,這是很特別的,基督教的信仰必須要在一個團體裡面才能夠體驗,才能夠成長,這個團體不能夠太大,因為太大的話,會沒有辦法形成「我們」。我們的教會不算是大教會,在美國教會成長的研究中,我們算是中型的教會,一百個人以下的叫做「小型」教會,一百個到一千個人的叫做「中型」教會,我們教會最高的人數差不多是四百三十人(小孩不算的話),就我們教會來講,是分成三堂的主日崇拜,如果你參加第一堂,可能就沒有機會認識第二堂的弟兄姊妹,更不要講第三堂的弟兄姊妹,單單就說第一堂來聚會的人好了,你認識幾個?幾個人你叫的出他們的名字?你知道他們的小孩今年是高中畢業嗎?還是一個也沒有?還是有幾個?還是知道他們的名字,但講不出電話來,這樣的話,可能你仍是「我」的基督徒,不是「我們」的基督徒,你沒有屬於任何一個團體,你的信仰無法體驗與落實。
這個人你們認識吧,他是荒野大鏢客,他很厲害,什麼樣的壞人他都不怕,能兩三下就把壞人解決了,可是你知道在荒野大鏢客型的電影要結束的時候是怎樣嗎?「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是荒野大鏢客型基督徒的下場,因為他是獨行俠。他沒有「我們」,他只有「我」,如果用英文來描述他叫作Alone(Christian Alone),或是你寧可你的基督徒信仰不是獨行俠,而是「登山隊」。當登山隊大家一起去爬山的時候,他們要帶一個東西――繩子,每一個人的腰都會繫上腰帶,繩子都會連在一起,作什麼用的呢?因為在登山的當中,有時候你會失足下滑,那時候繩子就能夠救你一命,因為別的同伴他們站穩了,他們就能拉你一把,你就不會掉到萬丈深淵,這就叫做Belong。你可以問問自己,到底我的信仰是Alone?還是Belong?我從美國回台後,一直想要在我們教會開始鼓勵大家,你再怎麼少,一定要找幾個可以形成親密小組關係的基督徒朋友,當然不一定要侷限在我們教會裡面,能夠在我們教會裡面是最好,因為大家可以一起敬拜。不必多也不能多,因為人太多的話沒有可能性建立比較親密的關係,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思考,怎麼樣才能把我們的信仰,從獨行俠轉成登山隊,從Alone轉成Belong。
【上帝的形像】
(1)那人獨居不好
創世記告訴我們說,上帝造人的時候,給人一個很特別的一個東西,叫做「上帝的形像」,上帝造萬物的時候,祂造什麼都說「很好」,但你知道有一個不好嗎?就是造亞當後神說不好,並不是亞當不好,是亞當Alone不好。耶和華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2:18)當然我們常常用這句經文來講論婚姻,其實更重要的不是指婚姻,而是人單獨不好,因為人一單獨就不像人了,人的人性是在一群人當中才能夠被建立起來,才能夠被維持,〞配偶〝其實就是Companion(同伴),人要有伴。
(2)上帝形像造人
第二點,人有時候會有軟弱,如剛才前面說的失足跌倒,就需要有人幫助,所以人性需要兩個東西,一個是陪伴,一個是幫助,這正是神學家解釋什麼叫做「上帝的形像」。如果你們參加「創世紀」查經班,我們可以講更深入更詳細一些。人在英文稱作Homo socialis。人被造,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人需要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必須要在一個比較小的團體裡面才能夠真的發揮出來,團體大的話沒有辦法發揮這個功能,大家的關係也會很淺。我們的上帝不是一位,不是獨行俠,祂是一個Communion,稱作是Trinitarian God,聖父、聖子、聖靈,祂們是一個很小的小組,祂們的關係是在三一真神的小組中 ,所以我們說:「上帝照祂的形像造人,照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創1:27)弟兄姊妹之間,或是先生和太太之間,形成一個很好的小組關係,這樣才能反映神的形像。
【耶穌的命令】
(1)最大的誡命
耶穌基督到世上來,留給我們兩條命令,第一條是在法利賽人挑戰祂的時候,祂回答他們的,祂說最大的誡命是:「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22:36~40)這是我們與神的關係(第一條),然後祂馬上講到第二條:「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這是最大的誡命,表現在愛神和愛人上。
(2)新的命令
當耶穌要離開世界,離開他的學生在最後晚餐中,猶大離席以後,耶穌又跟他們講了一些話,祂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4~35)所以基督徒的記號,人家可以認出來基督徒,是在彼此相愛這樣的「你們」當中,這是一個小團體。耶穌帶領的小組是由12個門徒組成的小組,我所謂的小組,就是一般所說的不超過二十個人,這樣彼此的關係,真的可以活到彼此相愛這樣的深度,我們如果真的能夠活出這樣的生活,別人就看的出來我們是基督徒。所以獨行俠,人家看不出來你是基督徒,可能你是神學家,可能你是很厲害的人,但是你成為基督徒是在彼此相愛當中被認出來的。
【初代的教會】
(1)在殿裡以及在家中
在初代教會是怎麼樣的情形呢?他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徒2:42)「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2:46~47)在這裡提到一些初代教會的特點,第一個特點,他們有一個大的殿宇,在殿裡敬拜神,就像禮拜天我們到教會來敬拜一樣,可是他們不只這樣,他們還在家裡分享,我要鼓勵大家的就是,在家裡分享,聚會的場所是在家裡,不是在殿裡,不是找牧師來講道,是弟兄姊妹彼此分享、彼此代禱、彼此幫助,他們會彼此交接,彼此交接用台語來講是「開講」(聊天),就是大家在一起有很快樂的時間,不是在一起只有查經,只有禱告,是要有Fellowship(團契),大家會很喜歡在一起,有很快樂的時間。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存歡喜、誠實的心用飯,這點我們華人很喜歡,當一起吃飯時,不必要裝個樣子,大家可以很輕鬆的,好像在家裡一樣,穿的衣服坐的樣子都很輕鬆很坦誠,大家來一起享用食物及交誼,這是所謂小組的生活。
【小組的操練】
初代教會的小組生活,我們可以從聖經裡面找到一些可學習的要點:
(1)彼此聯絡交往
第一個就是要打電話。聖經說:彼此聯絡(交往)。現在電話很方便,問題是你打不打,或是你有沒有時間打電話,「你好嗎?最近怎麼樣?」這是最基本的,聖經在以弗所書四章3節說:「用和平彼此聯絡(交往),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羅馬書十五章24節:「盼望從你們那裡經過,得見你們,先與你們彼此交往……」,一起逛百貨公司,一起去爬山,一起去做些事情,一起去作志工義工,〞一起參與〝的情形可以說是〞彼此聯絡交往〝。
(2)彼此接納和睦
羅馬書第十五章7節:「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這裡接納強調的就是說,彼此有不同,這些差異要用接納來處理,大家不會都一樣,有的想法不同,有的個性不同,用接納才能夠保持和睦、同心合意,哥林多後書十三章11節:「…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這是互相的關係。
(3)彼此親熱推讓
再來是要彼此親熱、推讓。「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羅12:10),推讓是指互相尊重。
(4)彼此對說唱和
一起唱歌要唱到很盡興:「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弗5:19)這個「對說」不是演講、不是說教,而是你講一句我講一句,就是對談(Dialogue),「…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大家可以很高興的在一起唱詩讚美。
(5)彼此教導勸誡
當你發現對方有一些不太對的時候,你們的關係足夠和對方談嗎?「……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西3:16)這個是比較難的,如果前面彼此聯絡、彼此接納、彼此親熱的底子不夠的話,這時彼此勸誡可能就會不合而散了,「你憑什麼教訓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所以前面幾點很重要,平常我對你的信任夠,當你說我不對的時候,我聽的進去,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你不是要欺侮我,所以這一點是放在後面,關係建立好了,才能產生彼此勸誡這樣的關係。
(6)彼此體恤相顧
北極熊在北極很冷,他們有時候會彼此擁抱溫暖對方,彼此體恤、彼此幫助,別人有軟弱有需要的時候,互相幫助,「…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彼前3:8)「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6)
(7)彼此認罪代求
當發現有互相得罪的時候,敢不敢向對方說對不起?「我昨天講話太大聲」,或是「我對你講的話不客氣」這是很重要的,為要保持小組良好的關係,你願意彼此認罪互相代求嗎?雅各書第五章16節:「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義人是認罪以後的人,不是沒有犯錯的人,認錯,神也饒恕我們,互相原諒,這個才叫做義人,這樣禱告才有功效。
【小組的活動】
(1)信仰分享
或許您會想到既然牧師這樣講,那我們就來成立一個小組,但小組在一起要做什麼?第一個要做信仰的分享。這一點就和一般的俱樂部或其他團體不一樣,因為我們是同一個信仰的團體,所以就要有信仰的分享,要分享什麼呢?有兩個東西可以分享,第一個是你每天靈修的心得。這就有點挑戰,如果你個人的敬虔沒有操練,要在小組裡面分享就可能講不出來,「…最近太忙沒有讀聖經…」如果你每天花一點點時間讀聖經,也許今天沒有什麼感受,那沒有關係,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特別有感動,你就拿出來分享。昨天早上少契的輔導到我們家,我們有一些小組相處的時間,我和他們分享最近自己靈修的一點心得,他們當中有幾位也分享了(他的靈修心得),所以我們小組在一起的時候,如果不是每一個人可以分享,至少有幾位可以分享說:「這個禮拜或這個月讀聖經的時候有什麼感受…」還有一個可以分享的就是,牧師的講道內容你們可以拿出來討論一番,「禮拜天牧師講的地方,我覺得有問題…」或是「這一點蠻好的,我覺得想試試…」這也是可以拿來分享的,因為我們大家在同一個教會,有一個共同的東西,就是可以分享主日崇拜的信息。
(2)生活代禱
一般來講,這一點比信仰分享難一點,因為這個常常會講到華人不喜歡講的東西(家醜),就是你的家裡最近遇到什麼難處,有什麼掛慮、有什麼擔心、有什麼害怕,你願意講出來,讓大家給你意見,或是幫你禱告嗎?這一點是我說的「彼此相愛」很核心的一部份。我們昨天也有幾個人提到他們家裡的困難,我要提醒大家一點,因為這是談到一些比較敏感的、隱私的、個人的一些困難,前提就是在我們這個小組裡面,已經建立了某種關係,我可以放心的把這件事情跟你講,請你為我禱告,只是大家要記得,講完之後,不要打電話給教會的幹事說:「請你把它刊登在教會的週報上,我們有一個弟兄他的家裡有很大的困難。」千萬不要這樣做。有一些事情會希望整個教會的人幫忙禱告,但需要當事人自己願意。如果你是小組裡面的人,對方只要跟小組成員講,那就你要守住自己的口,單單的向上帝禱告就好。只有在小組裡講,小組一結束就不再講,也不要打電話給另外的人說:「請你替某某人代禱…」,這樣的話,小組彼此信任的心會彼此破壞掉,請大家記得這一點,生活代禱是很重要的互相支持的活動,但是也需要有一些智慧,來讓它可以持續的進行。
(3)聊天交誼
最後一點是比較輕鬆的,小組應該可以聊聊天,是大家在一起很快樂的時間,什麼都可以聊。小組在一起,有三個活動,一個信仰的分享,一個是生活的代禱,第三個是比較輕鬆的,可以一起吃點東西,快樂的談天說地,增進彼此情誼。
有一個名叫Scott Peck的人,他寫了一本書,書名是The Road Less Traveled(心靈地圖),他是基督徒精神科醫師,這本書我記得在神學院的時候要念,這次在準備講道的時候,又看到他的另一本書(The Different drum),就是關於小組的研究,研究的結果及過程和大家分享一下,他說一個真正的小組要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第一個階段叫作Pseudo Community(假的社群),Pseudo就是表面看是,實際上不是,這是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大家都很客氣,客氣可以說是這個階段的特點,大家在一起,我也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我,「你好你好,今天天氣真好,你家小狗怎麼樣…」,我們不會故意去講到什麼東西,也不會去惹起一些爭議的題目,大家的關係是很淺的,可是很和善很客氣,這個階段因為是大家第一次見面初步的互動,總不好意思講一些難聽的話,而是講一些好的、高興的話題。之後如果大家還是在一起,彼此不同就會出現不舒服的東西也會跟著來,開始會互相抱怨,開始會責怪,因為有一些期待,作者把這個階段稱作「衝突期」或是「混亂期」(Chaos)。就是在大家不舒服,大家很緊張的狀態,有一些小組在這個階段就會「死掉」,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你不高興我不高興,那算了,我不來了,結果就解散。如果說這群人他們可以熬過這個階段,前面講的「彼此接納」就是幫助我們度過這個比較艱難的時期。昨天在少契的小組裡面也聽到一些輔導說:「在什麼時候和哪位輔導吵得很厲害…」小組正經歷這階段,經過這個階段之後,大家的關係會比原來那個客氣更僵硬,彼此不講話到了最低點,好像Empty空掉了,人是在一起卻沒有什麼交集,連本來的禮貌也不講了,這階段叫emptiness可是如果沒有離開的話,再往前就進到真正的小組。每一個人在衝突過程當中,會發現自己的某些黑暗面,發現自己是有一些問題,也願意來改變,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下一個階段就是真正的小組(true community),在此小組中彼此可以講出心裡面的話,負面正面的話都可以很安心的講,而且在小組裡感到被接納被瞭解和關心。我剛才講的「彼此勸誡」,就是可以彼此指出對方有什麼不對,願意彼此饒恕,這是最後的階段。作者提到小組是一面很好的鏡子,或是說一片水面,讓你更看清楚自己,也能夠讓自己更成長,我想這是最好的「彼此相愛」的詮釋。
各位弟兄姊妹,如果你還沒有這樣的生活,我要勸你回去好好的考慮一下,在我們會友當中,有哪幾位你願意試試看,就可以打電話跟對方說:「我們來聚一聚好不好?」也許開始兩三個人就好,然後慢慢的,如果大家談的來,覺得不錯,我希望就漸漸成立這樣的小組。回到台灣以後,第一件做的就是把我們教會的長老執事夫婦都請到我們家來,週報上會看到:「這個禮拜A組的請到牧師的家裡…」也是在嘗試看能不能從我們的長執開始,讓他們體會什麼叫作小組,因為人數太多,長執夫婦全部加起來共有五十幾位,所以後來就分成兩組,人數還是比較多,所以在小組的時間,我們會再另外分成四個小小組,各小小組大概十位左右,讓大家有一點時間分享禱告。我的期待是大概一年或一年半左右,這些長執家庭都體會到什麼叫做小組,或許他們會開始打電話邀請你們,參加小組分享、代禱、交誼,如果你被邀請,希望你願意試試看,接受邀請參加小組,希望我們教會有很多真正的小組。也希望小組能成為我們的信仰落實在生活中的一個管道。
耶穌基督在最後的晚餐同祂的學生這樣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約15:12)願我們可以透過小組的操練,來學習彼此相愛的功課。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禱告:「主耶穌你跟我們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我們都很喜歡這樣的一句話,我們也都希望能夠活出彼此相愛的生活,可是當我們只是自己來禮拜堂,坐在這裡禮拜的時候,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活出彼此相愛的生活,幫助我們願意冒險踏出一小步,在教會當中找到幾位我們可以談的來的朋友,我們開始嘗試建立一點點小組的關係,把這樣的恩典賜給我們,讓我們不是Alone荒野大鏢客型的基督徒,而是成為Belong登山隊型的基督徒,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本月內容
3月
(7)
2月
(9)
1月
(7)
12月
(5)
11月
(7)
10月
(10)
9月
(21)
8月
(18)
7月
(23)
6月
(15)
5月
(16)
4月
(9)
3月
(7)
2月
(8)
1月
(17)
12月
(4)
11月
(15)
10月
(5)
9月
(5)
8月
(4)
7月
(4)
6月
(15)
5月
(11)
4月
(10)
3月
(15)
2月
(10)
1月
(29)
12月
(11)
11月
(20)
10月
(12)
9月
(18)
8月
(14)
7月
(13)
6月
(12)
5月
(12)
4月
(13)
3月
(16)
2月
(11)
1月
(15)
12月
(16)
11月
(11)
10月
(14)
9月
(15)
8月
(11)
7月
(19)
6月
(12)
5月
(12)
4月
(16)
3月
(18)
2月
(18)
1月
(34)
12月
(11)
11月
(14)
10月
(9)
9月
(17)
8月
(11)
7月
(23)
6月
(7)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6)
6月
(4)
5月
(3)
4月
(5)
3月
(4)
2月
(4)
1月
(3)
12月
(6)
11月
(5)
10月
(6)
9月
(1)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6)
2月
(3)
1月
(6)
12月
(3)
11月
(4)
10月
(5)
9月
(3)
8月
(5)
7月
(4)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4)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3)
9月
(4)
8月
(4)
7月
(4)
6月
(5)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2)
9月
(5)
8月
(3)
7月
(5)
6月
(3)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2)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4)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3)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5)
10月
(3)
9月
(2)
8月
(7)
7月
(7)
6月
(3)
5月
(4)
4月
(3)
3月
(3)
2月
(2)
1月
(5)
12月
(3)
11月
(1)
10月
(1)
9月
(3)
7月
(4)
6月
(3)
5月
(1)
1月
(2)
12月
(5)
11月
(5)
10月
(10)
9月
(4)
8月
(3)
7月
(4)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2)
2月
(4)
1月
(2)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