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園工人的比喻 -- 陳尚仁 牧師 -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和平快報 :
Home » » 葡萄園工人的比喻 -- 陳尚仁 牧師

葡萄園工人的比喻 -- 陳尚仁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6年8月20日 星期日 | 下午4:12

寫作於2006.08.20
作  者: 陳尚仁 牧師
 
以前在台北橋的橋下,早晨都會有一群做零工的人聚集,他們通常只是一群有勞動力,但是沒有特別工作技術的勞工,也沒有固定的老板。每天清早,他們就聚集在那裏,等候老板來找工人,若是那一天,他們有工作可做,就有收入。若是那天沒有老板要雇請他,那他當天的生活就成問題。這種人力市場的景象在台灣現在是愈來愈少見了,但在北京、上海,在許多街頭巷尾仍然可看到。

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耶穌的比喻所描寫的就是這種情況。葡萄園的主人一大早就出去找工人,進去他的葡萄園工作,和找到的工人講好一天一錢銀子,就是一個他連得(a denarius),這是當時一個工人一日的工資。到九點時,主人又看見有人閒閒地站在街上,就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意思就是會照他們應該得的給他們。故事到這裡,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一切都很平常。但到了十二點主人也做同樣的事情,到下午三點主人還是再找工人,有可能正好是收成的季節,萬一下雨,葡萄就會壞掉,所以要趕時間收成。

但是到了下午五點時,主人再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裏,主人問:「你們為什麼整天在這裏閒站呢?」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

這個比喻講到這裡,是第一次被雇的工人開口和主人講話。主人所問的話本來聽起來好像有責備的意思,因為「你們為什麼整天在這裏閒站呢?」但是從工人的回答:「因為沒有人雇我們」由此我們知道不是因為他們懶惰,不肯工作,而是因為沒有人要雇用他們。這群人可能看起來比較瘦弱無力,或是年紀比較大,不管是什麼原因,這群人是沒有老板要雇用、失業的一群人。

但是比喻中的葡萄園主人,卻沒有不要他們,又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這一次主人沒有和他們講起工錢的事,他們也沒有問。

到天黑的時候,主人分工錢,由晚來的人先分,下午五點來的人得到一個他連得,輪到那些早上就進來的工人,他們心想一定會得到更多,不過也是每人一個他連得。領了之後,就埋怨起家主來了:「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

做十二小時和做一個小時領一樣的錢,這樣公平嗎?這是一個倫理的問題。
「公平」是一個全人類社會普遍都有的道德觀念,但是要定義什麼是公平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簡單說就是「對待所有同樣的情形、人、或事情,要用同樣的方法和態度。對待不同的情況、人或事情,則按其不同,而有所不同。」這個原則聽起來簡單,但是問題很多。「什麼是同樣的情形?什麼是同樣的人和事情?」

在後現代,我們常聽到有人主張,要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因為每個人生來就不同。但是,在差異當中,一群人要生活在一起,我們就要問有什麼是大家共同具有的共通性,我們可以照著這個共通性制定一個大家都要遵守的標準呢?

若是要尊重每個人的不同,又如何按其不同情況,而有所不同呢?所以,我們可以看見「公平」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

有許多時候,我們聽見有人喊:「我們要尊重『他者』」,也就是那些跟我們不一樣的人。但是如果更仔細聽,可能會發現,所謂「尊重他者」的倫理堅持,事實上,是要求別人「尊重他」,因為他和別人不同,所以他也不必守社會所共同制定的規則,他就是他口中的「他者」。

每年五月是報所得稅的季節,台灣的稅負公平嗎?為什麼有些人要繳6%,有些人繳交13%、21%、30%或是40%呢?為什麼所得收入多的人,所要繳的稅率更高呢?為什麼不是全國的人都繳一樣的稅率呢?收入多的人繳交比較高的稅率,公平嗎?

「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
這些清早就入園工作的工人,向葡萄園主人抗議,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主人對抗議工人的回答有兩個很清楚的理由。第一,主人和工人本來就約定了工資是一個他連得,主人有照他的約定;第二,主人給那些晚來的人也是一個他連得,這錢是由主人的口袋中拿出來的,並沒有讓早來的工人吃虧。所以主人講:「因為我做好人,你就紅了眼嗎?」這句話也可以譯成,「因為我慷慨,你就嫉妒嗎?」(NRSV,“Or are you envious because I am generous?”)

公平,剛才我有講到一個定義就是,「對待所有同樣的情形、人、或事情,要用同樣的方法和態度。對待不同的,就有所不同。」但是公平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照原來的約定,主人和工人講定一個他連得,主人就付一個他連得,主人有照這個約定,這就是公平。清早入園的工人會感覺不公平,是因為看見晚來的工人得到一個他連得的工資,所以暗中在想,自己可能會領更多,但是後來的結果並不是照他的期待來發生,令他們大失所望。

所以並不是主人對早來的人失約、不公平,而是早來的人有錯誤的期待,在失望時,就產生「遭受不公平對待」的感覺。

我們若整體來思考這段比喻,耶穌講這一段故事,他的用意是「天國就是像這樣」。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經文的上下文,和經文的教會背景,來得到線索。在這段經文的前一章(19:27),彼得問耶穌:「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什麼呢?」耶穌有應許他們會得到,但是「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19:30)」接下來在二十章,耶穌就講這個比喻,講完了比喻,耶穌又說:「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然後耶穌預言他的受難。馬上,耶穌的兩個學生,雅各和約翰來求耶穌,將來要坐大位(亦見 馬可10:35)。但是耶穌的回答是:人子來是要犧牲、要服事,不是要得到報償。

計較報償的人,看到是多少錢、多少權力、多少名聲;但是真正認識耶穌、作他學生的人,看到的是耶穌的犠牲受難、上帝的恩典、人的不配、不值得甚至不足夠。

上帝國就是像這樣。有些人,確實是很早就進來、整天勞苦受熱,但是他最後看的是自己的勞苦、不是上帝的恩典;他計較的是自己的利益、權力和名聲。另外有一些人,深知自己是軟弱的,沒有人要雇用的,自己沒什麼長處,會作的工也少。這些人在比喻裡面,只有一句話:「沒有人雇我們。」所以當他們領受上帝的恩典時,他們永遠不會忘記,因那是領受上帝額外的恩典,他們感恩在心裡,這樣的人不會埋怨。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我們的教會,聰明人太多:老實人太少。感覺自己拼命做事的人太多;知道自己軟弱的人太少。清早就進來的人太多;知道自己是沒有人要請的人太少。容易眼紅、計較報償的人太多;感恩、默默服事的人太少。這可能是馬太福音所描述的教會,也有可能是我們今天的教會景況。

「朋友啊,朋友!」(etaire)葡萄園的主人稱呼這些早進來、在埋怨的工人。在新約聖經「朋友」這個詞只有出現三次,三次都是在馬太(跟約翰福音的「朋友」不同),一次是22:12,國王稱那些沒有穿禮服來赴宴席的人朋友,另外一次,是26:50,猶大帶祭司長來捉耶穌時,耶穌稱猶大「朋友」。朋友,在當時的話,是用尊敬的口氣,來稱呼不認識的人。親愛的弟兄姊妹,你願意因為計較報償,卻被耶穌稱你作「朋友」嗎?

主人問「朋友」:「因為我慷慨,你就嫉妒嗎?」是恩典?還是報償?

從耶穌的這個比喻,我們至少可以反省兩件事。第一、上帝國是恩典,還是報償?在耶穌還沒有上字架前,跟隨耶穌的人中間,有很多人希望將來會得到報償。進上帝國若是一種報償,就應該有論功行賞的觀念。做比較多的人自然得比較多,做比較少的人得比較少。進上帝國若是一種恩典,那麼恩典就是出於主人的意思,主人要給奴僕多少就是多少,我們所有得到的都不是應該得的,因為我們是軟弱、沒用、沒人要雇用的工人。

看「進上帝國是報償」的人,會計較他得多少,因為他認為這是他應得的。看「進上帝國是恩典」的人,不會計較他得多少,因為他知道一切都是主人的,能得到就是「恩典」,因為本來他就應該是什麼都得不到的人。

在馬太福音的教會,可能有猶太血統的基督徒,後來發現,沒受割禮的外邦人,不但成為基督徒,甚至還漸漸成為教會的領袖。猶太基督徒心中就產生疑問:主啊!這樣公平嗎?

在我們今日的教會,也有信主很久的老基督徒,看見信主以前是作惡的、醉酒的、放蕩的人,在信主以後,卻漸漸在教會中受到敬重,就有人因此產生不滿、心生計較。

當我們將上帝國看成是一種報償時,每個人就會用他自己的標準來量看自己應該得到多少恩典。有人會說:我一年奉獻四十萬,我五十年前就洗禮,我是第五代的基督徒,我牧會四十年,開拓五間教會,替三間教會建堂,或者是說:我讀多少神學。簡單的講,就是「我的功勞比天高」。當我的功勞比天高時,我就應該照我功勞得獎賞。獎賞分不平,教會就起紛爭。

但是耶穌稱這些人:朋友!就像耶穌對他們說的:你們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們。「拿你的,走吧」。

我是我們家的老么,我有一個姊姊,一個哥哥,我爸爸是受傳統教育的人,他常常強調,若爸爸不在時,小的要聽大的。我感覺很不公平。經過長期的抗爭,我爸媽也發現好像有道理。所以後來,他們就儘量公平,我哥中午學校便當有一隻雞腿,我也要有一隻雞腿。可是這種公平有問題,小三和小六吃一樣多!所以感謝主,我本來都是撿我哥的舊制服穿,但是過沒多久,我就穿不下我哥的制服了,所以我就得到新的制服。但是很奇怪,愈是要計較公平,就愈感覺不到自己是公平的被對待。這種感覺在我的心中有很長的時間,一直到有一天,我已經是大人了,我的爸爸也年紀大了,我突然發現,自己為什麼還有這種愛計較的心態,我知道我的父親疼我,他能給我的,都已經給我了,我為什麼還要計較?我也漸漸明白,我和我哥是兩個很不一樣的人,上帝給我們倆人不同的特性,不同的恩賜。當我親自體驗到上帝對我的疼愛後,又何必要再和我的兄長計較。

我們的天父,是恩典滿滿、慷慨的上帝,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祂賞賜的,祂慷慨賞賜許多給我,也慷慨賞賜許多給其他的人。當祂賞賜恩典給別人時,並不會因為這樣,就減少祂原本要給我的恩典。我若和天父有一種深入又甜蜜的關係,就知道祂愛我,也清楚祂慷慨的本性,所以在我們心裏就不會有嫉妒,也不會和我們的弟兄姊妹計較。

主人慷慨,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你有感受到上帝的恩典、上帝對你的愛沒有?如果有,就不會再嫉妒了。

從耶穌的這個比喻,我們還可以再反省另外一件事。由早上就進入葡萄園做工的人來看,可知:我們對「公平」的感覺,有很多時候可能會錯,所以我們需要經過再三的反省。

關羽是中國民間宗教最受到敬重的人物。但是在《三國演義》裡面,當關公被孫權抓去、斬首以後,關公英魂不散,常常在玉泉山的空中飛來飛去,叫著說「還我頭來」,後來遇見一位普靜老和尚,勸告他說:你現在要向人討回自己的人頭,但是之前你過五關,所斬的六將,他們要去向誰討人頭呢?

因為我們受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時代、背景的限制,所看到的永遠是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角度,人不可能看見自己的後背,就算你是用鏡子看,你看見的也只是鏡面的反射,不是真正自己的背。

我們對於公平公義的感覺會錯,不但會錯,而且是常常在錯。特別是和自己的利益有關時,我們所講的「公義」「公平」,有可能只是我的「自我主張」的一種偽裝。這就是為什麼,倫理、道德不能只是一種直覺,倫理必須成為一種訓練、一門學問。根據道德發展的理論,一個青少年早期的孩子,當他開始在發展抽象思考的能力時,也應該開始學習,不只從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也要試著從別人的角度去看事情。但是我們很快會發現,很多人並不是沒有這樣的能力,而是不願意這樣做。我們現今在教會和在社會上,看見的許多亂象,和我們「錯誤的正義」「錯誤的憤慨」有很大的關係。

有許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的「公平公義」才是對的,殊不知其實裡面有我們自己看不見的盲點。我們唯有在上帝的話語面前,謙卑自己,不斷反省,才可能避免錯誤的「正義感」。

葡萄園工人的比喻,讓我們認識到上帝是一位慷慨的主人,每一個在祂園中工作的,都受祂的恩典。我們若清楚祂對我們的恩典,在上帝面前就沒有什麼好埋怨的了。當心有不平時,要仔細在上帝的面前省察自己,就會知道是自己的自私、驕傲;或是真正有不公義的事。願上帝賞賜我們每一個人有感恩和智慧的心。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