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系列(八):工作 -- 蔡茂堂 牧師 -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和平快報 :
首頁
Homepage
和平教會首頁
講道集總覽
管理者登入
目錄 :
文字稿
禱告系列 (65)
小組系列 (30)
愛的系列 (24)
重建系列 (22)
建造系列 (21)
管家系列 (21)
聖經中的婦女 (18)
操練敬虔系列 (14)
啟示錄系列 (13)
大衛系列 (13)
莊信德 傳道 (12)
王榮義 牧師 (11)
講道集文字稿目錄 (11)
宣道系列 (9)
董倫賢牧師 (8)
過年系列 (8)
耶穌的比喻 (7)
聖誕系列 (7)
做主見證系列 (6)
復活節系列 (6)
母親節系列 (6)
商正宗牧師 (4)
林鴻信 牧師 (4)
MP3 下載 (1)
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Home
»
管家系列
» 管家系列(八):工作 -- 蔡茂堂 牧師
管家系列(八):工作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5年10月30日 星期日 | 下午6:41
寫作於2005.10.3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台語
國語
Ⅰ、引言:天堂的畫像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早。我們今天啟應的時候,所讀的最後一段經文是:「我們手所做的工求主堅立」,摩西的這句禱告很有意思,他在意他所做的工。我不知道你現在的工作怎麼樣?你曾經為你的工作做這樣的禱告嗎?「我手所做的工,求上帝堅立」,意思就是說,讓工作的果效,可以存到永遠,而不是工作而已。你怎麼看待你的工作呢?工作是上帝給我們的極大恩典,這是我們今天一起要來思想的。到底將來這個世界結束以後,我們在天堂要不要工作?這是很多人所思想的問題,我們在世上工作很辛苦,是不是到天堂就不必工作了?所以有的人認為天堂裡,詩班可能還有工作,因為天堂要繼續唱詩歌,司琴大概不能彈鋼琴,因為鋼琴太重了,怕會掉下來,大概只能彈小豎琴,如果彈唱累了怎麼辦?上帝會請你坐下來,給你一杯咖啡喝,這樣好不好?在天堂就是唱歌彈琴喝咖啡,其他的事情都不必做了,這樣是不是很棒?這是不是你想像中的天堂?還是在天堂比現在更忙呢?
Ⅱ、上帝的工作
1、創造Creation
上帝是一位工作的上帝,上帝從聖經第一章1節就開始工作,而且祂做了六天才休息一天,請想想看,祂第七天休息以後有沒有繼續工作?六天創造完工後,從第七天就一直休息,直到末世再來嗎?沒有。祂第八天又開始工作,做什麼事情?Maintenance(維持),以免所創造的宇宙出了狀況。這個觀念,有一些基督徒認為不是:「上帝做的已經太完美了,所以不需要Maintain(維修),宇宙已經造得很好,所以上帝可以去休假,一直到末日再來的時候。」這種神觀,我們稱作「遠神論」Deism。認為上帝已經把宇宙交給亞當了,所以亞當要負責,上帝可以去休假。可是我接受的神學不是這樣,上帝其實一直在做事,耶穌曾經講過:「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約5:17)到底上帝做什麼事情?首先我們說上帝在創造天地的時候,祂創造宇宙萬物,這是我們知道的,祂這六天很忙,每一天都做很多事情,創世記第一章1節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
2、維護Providence
世界是以上帝的創造開始,上帝是一個工作的上帝,而且是每天都在工作,完工之後,上帝繼續用祂的雙手托住宇宙,在神學上我們說是Providence,中文翻譯作「維護」,就是保持祂所造的宇宙的完整,這是根據聖經希伯來書第一章3節說:「他(耶穌)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就是上帝托著宇宙,不是放任它隨意運行。
3、救贖Redemption
雖然上帝拖住萬有,但亞當夏娃還是把事情搞砸了,所以上帝除了維護這個宇宙之外,還要處理搞壞的人類的問題,所以祂需要做救贖的工作,這當然包括耶穌基督降生、受死、復活,升天,差遣聖靈,在每一個基督徒心裡面做工,所以神一直都在工作。關於救贖的工作,有一些基督徒認為:「上帝只救人類」,到底上帝救不救宇宙?還是祂只救人類?這個宇宙反正壞了,不能修復了,就丟掉換新的。」這也是神學家們思考的問題,神救不救人類以外的世界?其實在約翰福音第三章16節:「神愛世人…」,英文是For God so love the world,英文不是說For God so love human being,而是For God so love the world。神把祂的獨生愛子賜給我們,讓我們信祂的人得著永生。the world是指世人還是比世人更多?我們來看一節聖經,這節聖經很有趣,這節聖經說:「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享:原文是入)神兒女自由的榮耀。」(羅8:21)受造之物包括人類和這整個宇宙,上帝都要救贖,這很特別。這句話是講,創世記第三章當亞當夏娃做錯事情的時候,地遭魚池之殃。地長蒺藜,受咒詛,所以地也是服在那虛空之下,等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整個地要再一次更新。
4、再造Recreation
上帝的救贖除了救世人外,祂也要救回整個宇宙到底,祂怎麼救呢?最後祂會從天上預備了一座城“新耶路撒冷”。當新耶路撒冷降下來的時候,原來的這個地,上帝會怎麼處理?是回收呢?再造再利用?還是整個丟掉,完全做一個新的?這在神學上有不同的講法,我接受的神學是「再造論」Recreation,可是有一些人認為不是,神是「新造論」,我們這個地球將整個丟掉,完全造一個新的,啟示錄第二十一章5節說:「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不是將一切都毀滅,然後另做一套,而是「祂將一切都更新」。這和我們今天要講的工作就有關係,如果神把這個世界都毀滅掉,那我們也不必在意污染之類的問題,反正到時候神會把它清理乾淨,給我們一套全新的。可是如果不是,那我們就要在意它,因為將來還是住在這裡,只是神會把它更新。在神學上有兩種理論,一個叫作Annihilatiomundi「世界毀滅論」,耶穌再來的時候會把整個世界都wipe out毀掉,然後完全造新的。另一個理論叫作Transformatio mundi「世界更新論」,所根據的就是這一節經文:「我將一切都更新了…」,我個人接受的是「世界更新論」的說法。其實創新比較容易,把舊的更新比較難,你有沒有把舊房子改成新房子的經驗?要處理那些舊的容易,還是把整個舊的丟掉,換一個新的比較容易?你隨便找一家建設公司跟他說:「請你把這棟舊大樓改成新的」,他應該會說:「寧可你給我一塊地,整個重蓋會容易些。」但是神已經創造了,祂不把它毀滅,這點倒是很奇怪的,不止人不毀滅,宇宙也不毀滅,祂要把它更新,所以神的工作是很忙的。
Ⅲ、人類的工作
1、上帝的形像
人類在神的創造下,也就有了工作,所以我剛才說:「為什麼人要工作?到底工作的理由在哪裡?」這個叫作「工作神學」。第一點,我們說上帝所造的萬物當中只有人有上帝的形象,關於上帝的形像有很多解釋,我接受的是關係神學的解釋,也有人從“工作”來解釋上帝的形像,因為上帝也工作。上帝創造,人會不會創造?人會創造。以前上帝有沒有造電腦?沒有。人把上帝造的沙,其中的Silicon(矽),造成電腦,電腦就是用Silicon chip (矽晶片),上帝造一大堆沙在海邊,但是上帝賜給人一種很棒的能力,就是上帝那種「無中生有」的創造力,把上帝造的東西,再造出一個上帝本來沒有造的東西,這就是文明或文化。這是人類的工作,創世紀第一章26~28節:「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所以大部份的神學家講到工作的來源,是以這段經文來解釋,有的人把它稱作文化使命。目的是要管理全地,治理全地,這個管理、治理都是工作,因此人類必須要工作,工作可以表現出“神的形像”的一部分,其中創意的工作,就是用神所給我們的智慧,創造出新的東西。
2、墮落的處罰
第二點,人類的工作在墮落以後,工作本身就產生另外一個問題。在亞當犯罪以後,工作變質了。有一些人說:「我們今天所要工作,就是因為亞當吃了禁果,他不吃我們根本就不必工作,像在伊甸園裡不必工作。」這是錯誤的,你注意看,犯罪以前亞當工作,他修理看守伊甸園(創2:15)。所以不是犯罪以後才開始工作的,但犯罪之後,工作改變了,「…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直到你歸了土…」(創3:17~19)變成什麼了?變成「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直到你歸了土…」到底是“汗流滿面”比較苦?還是“才得餬口”比較苦?你們覺得工作的變質是哪一種比較可怕?我以前都以為是〝汗流滿面〞比較可怕,這次準備講道的時候才發現,〝才得餬口〞才是可怕的,如果你工作到最後,只剩下一個目的就是〝才得餬口〞,工作的其他意義和目的都不見了,工作會變得很無奈,只為了三餐,有時候你會不會有這種感覺?你會不會自嘆:「為什麼要工作?為什麼要上班?難道只為了三餐」
3、恩賜的管家
當耶穌基督到世上來為我們解決罪的問題賜下聖靈以後,工作的本質上被改變了,我們把它叫作「恩賜」。我講過才幹、恩賜、靈恩,神給我們做事情的能力,變成是恩賜。工作變成是發揮上帝給我們恩賜的好管道,人類的工作在耶穌基督來以後,本質上就不再是〝才得餬口〞,而是神給我恩賜,我把它發揮出來,服事上帝,服事別人,意義大不相同了,工作不再只是為了三餐,我可以用來服事上帝,服事別人。有人會問:「牧師,你上一次不是說,才幹用在教會才叫作恩賜嗎?現在我用在上班,這樣算不算恩賜?」請問大家,禮拜一到禮拜六教會在哪裡?在每一個人工作的地方對不對?那裡有沒有教會?有啊。凡是基督徒所在的地方,就是教會,到了禮拜天,上帝把這些人集合起來,聚集在和平教會,而禮拜一不是教會就不見了,教會只是散開來了。耶穌不是說:「你們是世上的鹽嗎?」(太5:13)鹽必須要擴散開來才能發揮功效,鹽如果都擠在一起就沒有用,上帝怕我們散開太久會失了味,所以要我們一個禮拜聚集一次,再散開幾天再聚集一次,現在看起來是這個樣子對不對?這是教會。常常我們以為只有禮拜天是教會,覺得禮拜一不是教會,這神學上有人認為,教會有兩種,一個叫作Church gathered(聚集的教會),一個叫作Church scattered(分散的教會),禮拜天是聚集的教會,禮拜一到禮拜六叫作分散的教會,都是教會。可以把上帝給我們的能力,在你的工作崗位上來服事,這一切都是在服事我們的主,這點非常重要,「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彼前4:11)如果你不這樣想的話,恩賜就只有在教會才算,那禮拜一到禮拜六在外面做的都不算恩賜,跟神沒有關係,只是我謀生的能力,慢慢的就把禮拜天才當成是事奉,禮拜一到禮拜六就不是,「禮拜天叫作聖潔,禮拜一到禮拜六就叫作世俗。」你有沒有這樣聖俗二分法的想法?還有「禮拜天工作的,像是牧師,比較聖潔,我們在外面禮拜一到禮拜六工作,比較世俗。」「我們只是平信徒」,你有沒有講過這樣的話?「他們是長老、是牧師,他們比較聖一點,我們的工作不算什麼。」你們有沒有這樣妄自菲薄過?你願意用上帝給你的能力,在禮拜天以外的教會,也就是在職份上服事神嗎?
4、永恆的服侍
而且這樣的服事,還關係到永恆有沒有事情可做,我曾講過說,如果在世上沒有好好做,上帝會把他的才幹拿走;在世上好好做的,上帝就把更多才幹給他,「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太25:29)所以將來你在天堂會很無聊或是忙得很有意思,就看你現在有沒有認真做,這影響就很大。主人不是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25:21)並不是只有工作,也有休息的時候,可以和主人一起享受快樂,也有許多事派你管理。我們再來思想一下天堂的圖畫,天堂裡當然可以喝咖啡休息,但是不能一直喝咖啡休息,這樣會腐壞,那怎麼辦呢?會彈琴的當然要彈琴,如果你不會彈琴,只會敲鐵鎚怎麼辦?在天堂就繼續敲鐵鎚。看你在世上做什麼,你在天上就做什麼,「我在世上做什麼?」這是我們要好好思考的課題。
Ⅳ、三種工作觀
1、生存餬口:職業Occupation
工作觀有三種,有一位我很尊敬的老師,他是以前陽明醫學院的韓偉院長,他是影響我到恆春的人,如果沒有他,我今天大概不是牧師,可能是台大醫院精神科的教授或副教授之類的,他曾講過一句話:「恆春沒有醫生,你們在台北禱告,一直禱告求上帝派別人下去,這樣不對,要嘛你就不要禱告,要禱告你要向上帝說:『如果你要我,我就下去。』」你敢不敢作這樣的禱告?有沒有為了台灣只有百分之二的基督徒說:「太少了!應該更多人去當牧師…」你有沒有這樣禱告過?還是從來都沒有?「管它的!反正我得救就好了,感謝主,我剛好在這百分之二裡面,將來耶穌再來的時候,我上天堂,那你們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就抱歉了,誰叫你們不趕快信。」可是誰去跟他們傳?你自己的親人有沒有信主?希不希望更多人奉獻,傳福音,如果神說;「我不要別人,我要你!」你去不去?因為韓偉院長這一句話,我就下到恆春當醫師。韓偉院長不僅讓我學到這樣的功課,他還講過一個故事,來說明工作的三種態度:有三個工人在炙熱的太陽下砌磚蓋房子,有人問第一位工人說:「你在蓋什麼?」他回答:「沒什麼啦!只是在蓋一間房子。」「太陽那麼大,你為什麼不去休息?」「為什麼?因為我要餬口,我要養家,所以不得已,誰叫我要娶老婆生小孩,現在要養他們。」所以工作的目的為了活下去,所以是Work to eat,工作是為了要謀生,工作變得很無奈,只是為了三餐而工作,這種我們把它稱作「職業」。我們常常問人家說:「你有沒有職業?」職業的英文叫作Occupation,就是佔到一個位置,不要給人家佔走,那你就有飯吃,它的重點是為了佔得一席之地。有沒有看過幼稚園裡,六個小朋友搶五張椅子的遊戲,先是老師彈琴讓大家手牽手繞圈圈,突然音樂停止,大家要搶著找椅子坐,總有一個被擠出去。在公司不景氣的時候,上班的氣氛都很緊張,大家都怕自己是那個被擠出去的,「沒有工作就慘了,沒飯吃啊!」所以工作就是為了吃飯,就是為了佔得一席之地,這個就是創世紀第三章19節講的:「汗流滿面才得餬口…」我覺得工作最可怕的就是最後只剩餬口,別的什麼目的都沒有,就好像一首台灣民謠:「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受苦無人問,行到田中央。行到田中央,為了顧三餐,顧三餐,不驚田水冷霜霜…」而且還唱兩遍“顧三餐”,歌詞講得很清楚,「為什麼那麼冷你要出門,早上多睡一會不好嗎?」「沒辦法!要吃飯啦,為了顧三餐,所以非得做不可。」這樣的工作是很無奈,沒有什麼意義,只是為了謀生。
2、 創意巧工:專業Profession
再問第二位砌磚的,他的心情比較好一點,不像第一位那麼苦哈哈的,「你在蓋什麼?」他回答:「我正在砌磚啊,你有沒有看到,我們的建築設計師好厲害,我們將蓋的雪梨歌劇院,這棟歌劇院是全世界音響效果最好的,而我是我們公司招考進來的工人,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進來工作,是要與建築師配合的,我正在蓋全世界最棒的雪梨歌劇院!」這個人也是一位砌磚的工人,可是相對於第一個人來講,他就多一點東西,多一點光榮和驕傲,覺得自己所做的很重要。一般人如果是這樣的工作觀就好很多,他是把他的創意巧工放進去,這種就不叫作職業,而是叫作「專業」Profession。專業的人常常對他的工作有一份自尊心和驕傲,「因為我對人類有貢獻」,常常專業的人都有執照(License),大部分被稱作「師」的,不管是老師、律師、醫師等,師字輩的人大部分屬於專業人員,就像歷代志下第二章14節講的人,「…他善用金、銀、銅、鐵、石、木,和紫色、藍色、朱紅色線與細麻製造各物,並精於雕刻,又能想出各樣的巧工…」他會想盡辦法用他的巧心雕刻,他會把他的事情做的很好,不是朝九晚五得過且過,做工作就是拿薪水,他下班之後還會想辦法去研究,還會去想要怎麼樣把事情做的更好,因為他對他的工作有一份認同,Profession就是專業,相信他的工作是有價值的,這樣的工作觀就比第一種職業觀更上一層。
3、呼召事奉:志業Vocation
第三位工人也是很高興的在砌磚,「太陽那麼大,你在蓋什麼?」他說:「我在砌這個磚,蓋好了要作禮拜堂,將來如果有一個牧師在這裡開佈道會,有人來這邊信了耶穌,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面牆是我蓋的,如果我沒有蓋這面牆,牧師就不能在這裡講道了,所以我做這個很有意義,有永恆的價值。」這種我們把它稱作「志業」,英文叫作Vocation(天職使命),Vocal就是有人出聲音叫你,他做的工作是聽到上帝叫他做的事情。很可惜的,後來我們慢慢把這個字,用在神學生讀神學院時考試用的,「你有沒有蒙召?」可是任何其他的人,當他大學入學要選填志願的時候,我們比較少人問他說:「你有沒有蒙召?」有蒙召的到神學院去,沒有蒙召的,到普通科系去,是這樣子嗎?你要填科系時,有沒有聽到神對你的呼召?還是沒有?你是憑什麼挑你要想做的專業?覺得神要你嗎?你有沒有想到這一點?現在我們在座的,可能有孩子有孫子,不久他們要讀大學了,你要叫他們禱告嗎?禱告看神要不要帶領我,決定我這一生最多的時間所做的事情是神要我做的嗎?將來的工作是志業,還是專業,或者只是職業,就看你是否清楚是神的呼召。阿摩司說:「耶和華選召我,使我不跟從羊群,對我說: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說預言。」(摩7:15)就是叫他離開他的工作,做另外一個工作,我常問:「耶和華上帝會不會說:『你不要講道了,你回去跟從羊群?』」有沒有可能?有可能啊。有宣教士來台灣是當牧師,後來發現很需要醫生,後來又跑回去讀醫學院,後來又來這裡當醫生的,有沒有?有啊。他當醫生就是因為看見有需要,他就不當牧師了,開始當醫生幫人拔牙,你知道我在講誰吧?他是馬偕醫師,他本來要傳道的,可是看到大家的牙齒都掉光了,不能吃飯,那還傳什麼道?所以只要你清楚神要你做的是什麼,那你這一生所做的工作都是神聖有意義的。不是只有當傳道人才是蒙召,才是神聖有意義的,這是最高的工作觀。舊約中的以斯帖,上帝給他很好的機會,「…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斯4:14)豈不知你得了今天的地位,是為了今天的工作嗎?因為神的國度有一個大的危機要她去做事,雖然她害怕,因為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末底改就警告她:「…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我們在工作上面,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在你的工作上面,有沒有機會為神的國度做事情?你有沒有去尋找?「豈不知上帝今天讓你在這間公司的職位,或是在政府機構做事情,是給你一個服事上帝,服事別人,或是傳福音的機會?」你曾經這樣想過嗎?
Ⅴ、扭曲工作觀
1、 君子遠庖廚Denigration
有一些扭曲的工作觀,我簡單講幾種,第一種扭曲的觀念,不是從教會來的,是從希臘的哲學家來的。希臘有兩個偉大的哲學家,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一個叫作柏拉圖Plato,他的學生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這兩個人的哲學觀很不一樣。這裡有一張圖片是柏拉圖一根手指指向天,他認為:「(指向)天上的『那個』才是永遠存在的,那個叫作Idea,Idea只有一個,真理只有一個,世界上的都不是永恆的,永恆的只有在上面。」但是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說:「不是,上面的我們看不到,我們看得到的是下面的,而且下面不是只有一個,是很多個,就像五根手指頭是指向下面。」亞里斯多德又說:「其實從Real我們看不到Idea,我們只有從Real來推敲Idea。」這兩種觀念,就成為我們現在作學問的兩種方法,一個叫作演繹法,另一個叫作歸納法。這很有趣,不要以為他們只是隨便講講,他們背後想的很深,比如「人類怎麼瞭解知識?」這兩個人都有相反的看法。可是他們有一點看法是一樣的,就是認為,真正高尚的人,是不做事的,只有奴隸才做工,這是他們兩個人一致的看法,所以君子遠庖廚,只有奴隸才工作。高貴的人做什麼?高貴的人都在思想:「到底是Idea對?還是Real對?這是要坐下來好好思想的。」所以奴隸要工作,而聰明的、高尚的人,就一天到晚坐在板凳上想:「到底是Idea對?還是Real對?」希臘人把工作看成不屑一顧是低等的人才做的。真正高等的人是用思想的。我們所謂的藍領白領,是希臘人留下來的東西,我們現在還是依然認為。做工的沒什麼,用腦的才是高尚的。
2、工作是世俗Dichotomy
後來教會也受到影響,教會認為工作是世俗。主後三百年有一位教會的領袖,名叫Eusebius,他曾說到:「基督徒所做的事情裡面,有一些是神特別喜歡的,就是全時間傳道人,或是當神父,因為他們捨棄世界上的工作、捨棄家人,全心事奉主,這是高等工作,這叫作事奉,如果上班工作,那是次等的,好一點的會把賺來的錢拿一些奉獻給教會,就是這樣子。」你現在還有這樣的觀念嗎?有沒有受到這種想法的影響,這種想法我們就叫作「聖俗二分法」,Dichotomy就是把它切兩個,認為任職於教會是聖職,一般工作是世俗。「教會當然只有一個神聖的,大部分的人都是世俗的,因為只有一位牧師嘛,其他的人都是世俗,禮拜天就是來聽牧師訓話,然後禮拜一到禮拜六再到外面去工作賺錢,然後奉獻一點錢到教會。」你是不是這樣的看待你的工作?不是聖潔的,不是事奉上帝的,認為只有禮拜天來教會教主日學,那做些事工才是事奉,禮拜一到禮拜六工作不是事奉?事奉上帝就是神聖的。你有沒有想過,你禮拜一到禮拜六是事奉上帝嗎?還是不是?加爾文在宗教改革的時候就覺得這樣不對,他強調說:「工作是神聖的,工作應該是回應神的呼召。」加爾文想要糾正中古世紀的聖俗錯誤觀,他說:「其實每一天上班工作都是神聖的,都是事奉神。」
3、上班有價值Idolization
可是後來矯枉過正,工作是神聖的,不管你做什麼,只要你認真的做,上帝就會祝福,祝福什麼?就是賺錢(這回錢跑進來了)。從農業時代進到工業時代的時候,這是資本主義開始的想法,你怎麼知道神是祝福你呢?只要你認真工作,就能夠賺錢。這就是加爾文的「工作倫理學」,Protestant working ethics(新教徒工作倫理學)。就是不能浪費,要認真工作,賺的錢要存起來,再把資本擴大,這樣就可以用那些錢,為神做更多的事情,這樣的想法慢慢演變成資本主義。後來認為工作神聖的馬克斯,認為資本主義有問題,會造成貧富不均,可是他們基本上都是崇拜工作,認為工作是神聖的,這個工作本身被Idea起來。但那是什麼樣的工作呢?就是能賺錢的工作。問題在這裡,我們所講的工作已經被商業化,賺錢的才是工作,沒有賺錢的不是工作,你們是不是還有這樣的想法?不信你想想看,如果夫妻兩個吵架,太太沒有上班,先生上班,你看他們會講些什麼話:「你說家裡是誰在工作?」「是你在工作?還是我在工作?」「你煮飯帶孩子,沒有上班,要記得是我工作賺錢耶!」在家裡做的就不叫工作?所以很多女性就不願呆在家裡,都去上班了,因為上班才有水準地位,我們把工作偶像化,認為有報酬的工作才叫工作。近幾年已經好很多了,有很多人去作志工,不在乎報酬。以前反正不是有薪水的工作,大家不認為你在工作,所以志願的、做沒錢的,都沒有價值可言,很多男人很可憐,一旦退休就活不下去了,因為不曉得做什麼?他一生的價值就在工作,所謂的工作就是被社會認定的有薪水和地位,現在沒有薪水和地位,就活的不曉得做什麼,整個人的尊嚴和價值都被工作套住,這叫作〝工作的偶像化〞,這也是扭曲的工作觀。
4、福音的工場Evangelism
有些福音派的人就說:「不是啊,工作不是只有拼命的工作賺錢,應該在工作裡面傳福音啦,在工作的時候應該把我們的信仰傳給同事啊!」這種說法所代表的人物應該是Billy Graham(葛理翰),他把職場當作福音的工場,這種想法其實也有問題,有人說:「這樣已經不錯了吧,我上班不是只為了工作賺錢,我還傳福音啦。」上班只剩傳福音嗎?這個我們把它稱作「釣魚神學」。你知道「釣魚神學」怎麼想的嗎?釣魚的人怎麼想的?就是他只負責把魚釣上來,如果說鉛桶裡的水是天堂的話,那潭湖水就是地獄,就是這個世界,傳福音的人就是「…釣到一條!感謝主!救了一條。」這是污染的湖水,釣一條救一條,釣兩條救兩條,他從來不曾想到,那潭湖水需要處理嗎?所以福音派的問題不在於職場傳福音,而是只在職場傳福音,他從沒有想到,神要藉著你基督徒的角色,在職場上改變職場的文化,那個是高難度的挑戰,你不只是要傳福音,如果在你工作崗位上,遇見有不公義,有偷機摸魚的事情,你覺不覺得那是神給你的託付?你在那裡要怎麼樣能夠轉化,使它成為比較有公義,比較有慈愛的一間機構?這算不算是神給你的託付?還是你只負責把人帶來聽牧師講道,然後讓他受洗?這叫「釣魚神學」――將你從神領受工作上的責任,把它縮小到只剩下帶人信主而已。
Ⅵ、結論:工作乃是敬拜與事奉
最後我講一個故事,這是一部電影,1981年它得到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得了四項,電影的名字叫作「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這是一部很有名的商業電影,整部影片是描述一位英國蘇格蘭的百米運動員的故事:1924年巴黎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每個國家都派出最優秀的代表選手來參加,這位蘇格蘭人沒什麼名氣,可是他在比賽前做了一件事情,引起全世界嘩然,因而記者都跑去訪問他,因為他是百米短跑的選手,但是被安排到禮拜天要初賽,他說:「對不起,禮拜天我要作禮拜,不跑!」英國當然很生氣啦,「你是國家代表隊,好不容易四年才一次這麼重要的比賽,你怎麼可以就這樣取消比賽呢!」他是跑百米賽的,奧林匹克大會當然不可能因為他一個人,就把禮拜天的比賽作變動。英國隊教練就決定,「好,既然你放棄不跑一百米,那就要跑四百米!」但是跑四百米與跑一百米是不一樣的,四百米要耐力比較夠,他以前都是練習百米短衝,他說「好!我跑四百米,一百米我不跑。」因為四百米是禮拜五要跑。到了禮拜五要比賽時,美國的一位選手就寫了一張小紙條交在他的手裡,紙條裡的內容翻譯成中文,就是撒母耳記上第三章20節:「…因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結果起跑槍一響,這個人原不被大家所看好,可是你知道嗎?到最後――他拿到金牌,而且破世界紀錄,四百米跑47.6秒,這個人為英國拿下了一面金牌,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鏡,沒有人想到他會贏,這個人的名字叫作Eric Liddel。他不只會賽跑,其實他是一位中國宣教士的孩子,他也立志要當宣教士。所以1924年他拿到金牌以後,1925年他就到中國去當宣教士了,中日戰爭的時候,就被日本人抓去集中營關起來,關了兩年,後來腦部得了癌症,將死之前,他向照顧他的護士講了一句話:「我完全順服」。這是一個把賽跑當作是服事神的人,一生不管做什麼事情,他就是忠心,這就是事奉。羅馬書第十二章1~2節(現代中文譯本):「所以,弟兄姊妹們,既然上帝這樣憐恤我們,我勸你們把自己當作活活的祭物獻給上帝,專心事奉他,蒙他喜悅。這就是你們應該獻上的真實敬拜。不要被這世界同化,要讓上帝改造你們,更新你們的心思意念,好明察甚麼是他的旨意,知道甚麼是良善、完全,可蒙悅納的。」你可以把這節聖經運用在你的工作上。在醫院當醫生的,每間醫院有它的一套作法,有一些作法你也許覺得不太好,你要有勇氣。你敢不敢跟神禱告說:「我就是敢跟人家不一樣」,為了這個禱告,你可能要付上代價,聖經說如果你這樣做,你就是敬拜,所以敬拜就不是禮拜天來教堂才叫作敬拜,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敬拜、都是事奉。而且你做事情,不像是給人做的,好像是給主做的(西3:23),每件事情都是盡忠去做,神一定會祝福你,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耶穌,你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工作,不管是在職場上班的,或是在家裡煮飯帶小孩,主,我們很多時候,真的是輕看我們的工作,覺得自己只不過是在餬口,或是說我只是帶小孩,覺得沒有什麼意義或價值。主,幫助我們,開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見,其實不管你要我們在哪個地方工作,我們都可以使它成為一個敬拜,成為一個見證,求主幫助我們,真的在工作上,成為一個你的好管家,讓我們做任何事情,就是盡力去做,而且我們會尋求神你的心意,讓我們在職場上,在家裡的工作上,成為你的見證,幫助我們,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本月內容
3月
(7)
2月
(9)
1月
(7)
12月
(5)
11月
(7)
10月
(10)
9月
(21)
8月
(18)
7月
(23)
6月
(15)
5月
(16)
4月
(9)
3月
(7)
2月
(8)
1月
(17)
12月
(4)
11月
(15)
10月
(5)
9月
(5)
8月
(4)
7月
(4)
6月
(15)
5月
(11)
4月
(10)
3月
(15)
2月
(10)
1月
(29)
12月
(11)
11月
(20)
10月
(12)
9月
(18)
8月
(14)
7月
(13)
6月
(12)
5月
(12)
4月
(13)
3月
(16)
2月
(11)
1月
(15)
12月
(16)
11月
(11)
10月
(14)
9月
(15)
8月
(11)
7月
(19)
6月
(12)
5月
(12)
4月
(16)
3月
(18)
2月
(18)
1月
(34)
12月
(11)
11月
(14)
10月
(9)
9月
(17)
8月
(11)
7月
(23)
6月
(7)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6)
6月
(4)
5月
(3)
4月
(5)
3月
(4)
2月
(4)
1月
(3)
12月
(6)
11月
(5)
10月
(6)
9月
(1)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6)
2月
(3)
1月
(6)
12月
(3)
11月
(4)
10月
(5)
9月
(3)
8月
(5)
7月
(4)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4)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3)
9月
(4)
8月
(4)
7月
(4)
6月
(5)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2)
9月
(5)
8月
(3)
7月
(5)
6月
(3)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2)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4)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3)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5)
10月
(3)
9月
(2)
8月
(7)
7月
(7)
6月
(3)
5月
(4)
4月
(3)
3月
(3)
2月
(2)
1月
(5)
12月
(3)
11月
(1)
10月
(1)
9月
(3)
7月
(4)
6月
(3)
5月
(1)
1月
(2)
12月
(5)
11月
(5)
10月
(10)
9月
(4)
8月
(3)
7月
(4)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2)
2月
(4)
1月
(2)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