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練敬虔(十一):簡樸 -- 蔡茂堂 牧師 -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和平快報 :
首頁
Homepage
和平教會首頁
講道集總覽
管理者登入
目錄 :
文字稿
禱告系列 (65)
小組系列 (30)
愛的系列 (24)
重建系列 (22)
建造系列 (21)
管家系列 (21)
聖經中的婦女 (18)
操練敬虔系列 (14)
啟示錄系列 (13)
大衛系列 (13)
莊信德 傳道 (12)
王榮義 牧師 (11)
講道集文字稿目錄 (11)
宣道系列 (9)
董倫賢牧師 (8)
過年系列 (8)
耶穌的比喻 (7)
聖誕系列 (7)
做主見證系列 (6)
復活節系列 (6)
母親節系列 (6)
商正宗牧師 (4)
林鴻信 牧師 (4)
MP3 下載 (1)
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Home
»
操練敬虔系列
» 操練敬虔(十一):簡樸 -- 蔡茂堂 牧師
操練敬虔(十一):簡樸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5年7月31日 星期日 | 下午4:59
寫作於2005.07.3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台語
國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早,我們來複習一下操練敬虔講了幾講?講了九講。從個人敬虔的操練開始,我們每一天花一點時間在上帝面前讀經、禱告、默想、禁食。團體敬虔操練的部分包括敬拜(大家一起敬拜上帝)、小組(週間有小組的生活)、門徒(在生活上能夠作門徒一直成長)、認罪(得罪人的要互相認錯)。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禮拜一到禮拜六要不要操練敬虔?難道只有主日聚會的時候嗎?我想這是最難的部分。我們上一次講到一位神父Francis of Assisi管家的觀念,今天我們要講下一個操練,這個操練叫作「簡樸」。美國要從英國渡海過到新大陸的時候乘坐五月花號,英國政府對那些跑出去的清教徒並不太友善,後來他們被逼迫受不了的時候,就決定要脫離英國,並宣佈了一份獨立宣言,在獨立宣言裡面,你知道他們追求的是什麼嗎?他們追求的是「美國夢」Life , Liberty ,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這是他們在宣言上宣告的:我們要的是有生命可以活下來,有自由,還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這樣的美國夢現在卻慢慢的被扭曲、被改變了。很多人想去美國,不是只有當代五月花號上的人,全世界有很多人想作美國夢,他們到美國去追求,但發現現在美國並不是追求生命、自由和幸福,他們追求的是什麼呢?是消費、競爭和利潤。這個叫作Consume , Compete , Capitalize(Three C),他們認為自由就是自由競爭,生命就是可以任意消費,什麼叫作幸福,就是賺更多的錢,所以這個生命自由幸福,漸漸轉變成如此,最主要的重點就是被物質掌控了,為什麼你要賺更多的錢呢?可以買東西,東西的掌控擁有和幸福就被畫成等號。商業上主要追逐的是最高的利潤,你怎樣贏人家呢?自由就是可以把對方打倒,在競爭上可以贏,這帶來很多問題,對整個生態環境,對那些還沒有開發的國家,甚至對這些富有的人,都會帶來問題。這些情況慢慢有人在反省,他們就提出一個想法,應該回到簡樸的生活。奢華形成The Culture of Affluence富裕文化,Affluence就是可以過得很好,可以買最好的東西,這樣的奢華文化有幾方面的問題:
1.生態危機 (Ecological Crisis)
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地球已經受不了。我最近看報紙說G8有六個已開發國家已經簽約,雖然美國拒絕簽多,協定中要控制自己製造汽車的速度,要自己立法限制,大氣層已經被我們開的汽車廢氣破壞的很嚴重,快要不能住了,也連帶引發生態上的危機,以西結書三十四章18節:「你們這些肥壯的羊,在美好的草場吃草還以為小事嗎﹖剩下的草,你們竟用蹄踐踏了。你們喝清水,剩下的水,你們竟用蹄攪渾了。」就是說,我們需要吃草喝水,上帝知道也供應,我們用完了居然還把它弄一下,沒有吃完的地方,再把它再弄一下,讓後面的羊沒得吃。超過你所需要所用的,結果造成其他需要的,不管是人類或是動物的困難,為了你的發展,讓很多動物沒有地方住甚至絕種,把牠們生存的空間一直開發,不管牠們怎麼樣。人類則是指原住民,平地人一直往原住民的地方開發,美國台灣都是一樣,上帝對這樣的情形並不高興:「你們要發展我瞭解,你們要生存我也知道,但是你不需要用到這樣的方法,造成其他的生物沒得居住。」
2.經濟不義(Economical Injustice)
第二個問題就不只是生態問題,而是人類之間的問題――貧富差距。最近最有錢的八個國家決定要把非洲國家的債務免除,這是很好的一個改變。過得很好的同時也造成一些人越來越窮,這當然是自由經濟造成的。你沒有錢我借你,但利息就比本金還多,有弟兄借了錢,買了車,後來繳不起貸款,怎麼辦?要賣也不能賣,要還也不能還,就被高利貸卡在那邊,結果就是有錢的越來越有錢,沒錢的越來越沒錢。有一百位諾貝爾獎得主,在2002年發表了一篇文章,警告將來世界會毀滅在這個問題上,並不是哪個國家或是哪位統治者,而是這些被逼的走投無路活不下去的人,一定會想辦法反抗,這是將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起因,若是不處理的話,將來會成為我們大家共同要面對的困難。以賽亞書三章14節:「耶和華必審問他民中的長老和首領,說:吃盡葡萄園果子的就是你們,向貧窮人所奪的都在你們家中。」這是自由經濟帶來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3.來世報應(Servant Leader)
生態問題不管它,窮人不理他,誰叫他們是懶惰的窮人,但是有一個問題,耶穌說上帝將來會處理,這是我們所要面對的問題。耶穌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有一個財主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並且狗來餂他的瘡。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的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裡,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燄裡,極其痛苦。亞伯拉罕說:兒阿,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裡得安慰,你倒受痛苦。」(路16:19~25)這個故事對於現今過得很好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警惕,但是有一些傳道人就把這段經文解釋成拉撒路是基督徒,財主是不信耶穌,所以他才下地獄,基督徒就上天堂,這樣錯誤的解釋倒是很方便,就把下地獄解釋成不信耶穌的,把上天堂的解釋為信耶穌的,受苦的部分就被模糊掉了,你再回去看這段聖經,並沒有提到誰是基督徒,誰是不信耶穌的,聖經只有提到:「你(財主)在這世上享福,他(拉撒路)在這世上受苦,現在他享福你受苦,這不也是公平的嗎?」看起來上帝好像會處理今生今世貧富不均的問題,要怎樣面對這樣的情況呢?就是在你還有的時候,想辦法把貧富的差距縮小,這不是很好嗎?今天他沒得吃,你給他吃,沒得穿給他穿,將來到地獄裡他也會投桃報李,至少會平衡一點。這是耶穌講過的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可是很多時候,我們活在恐懼裡。在今天的經文:「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我們為什麼要累積那麼多的財富呢?背後擔心的是什麼?你所累積的只能在今生使用,上帝不是對那個愚昧的財主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路12:20)所以我們累積再多,也只有今生可以享用,那來世呢?很多人會為未來打算,可是他看的將來只是短視的今生(沒有永恆的眼光),當然就累積越多越好,這是我們今天走到物質化,變成大家拼命的累積,而不管貧窮的人。一個很重要的想法,是我們對未來的看法,可惜的是,我們的「將來觀」太短了,聖經說上帝會處理這樣的問題:「亞伯拉罕說:兒阿(財主),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裡得安慰,你倒受痛苦。」(路16:25)這是Reversal(翻轉),上帝會反過來,讓大家得到某種程度的公平。
自發性簡樸(Voluntary Simplicity)
先前提到的簡樸運動,我查了一下,好像也不是從教會開始的,有很多想法,教會是跟在社會後頭學習的,這個運動早期是在教會裡面,就是修道士,你知道修道院嗎?修道院他們發誓不累聚財富,它的起頭應該是從Francis of Assisi,他把全部的財富還給他爸爸,然後他就當乞丐,並且照顧那些動物,有些人就覺得說,你在社會要跟別人混,又要過那種簡單的生活是不簡單的,所以不如歸去,他們就離開這個世界(佛教也有這樣的想法),到深山裡面去,不見紅塵不被污染,然後就在那邊過很簡單的生活。我想到影響世界很大的慈濟、德蕾莎修女,他們雖然沒有躲到深山裡面去,可是他們過的生活讓我們尊敬,他們也是過很簡單的生活,就是把生活簡單化。有這種想法的人,是在1960年代越戰的時候,有一批人我們把他們稱作「嬉皮」Hippie,嬉皮他們看見當時的美國人他們把他們的命,賣在拼命的工作,拼命的消費,他們覺得不對呀,人不應當是過這樣的生活,嬉皮的動機也不是為了上天堂,他們只是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不應該是這樣活著,人生一定要這樣嗎? 英文有一個名詞 Rat Race,像老鼠一樣沒命的跑,大家競爭,他們說:「我們要活的比較像人,活的比較輕鬆一點。」引起這樣的思潮的大概是在20年代,美國的一位自然學者名叫梭羅(Henry-David-Thoreau),他就是在很忙碌以後,決定花兩年多的時間,離開世界躲到康考特(Concord)的華爾騰湖那邊,住了兩年多,體會簡單生活,寫了一本書,中文翻作「湖濱散記」,我想很多人都讀過這本書。所以我要講的簡樸生活,一開始並不是從教會發起的,是從一些人他們發現,這樣拼命,這樣要贏過別人,要更多的消費,並不是最好的生活,因此他們發起了這樣的運動。後來有一個人在1970年代,就把這些東西,用一個名詞(應該是他第一個講出),這個人叫作Duane-Elgin,他寫了一本書,這本書對今天的簡樸生活運動有很大的影響,書名叫「自發性簡樸」(Voluntary Simplicity),相對的就有一些被迫性的簡樸,就像非洲的飢民,他們也是很簡單的生活,卻是因為貧窮等問題,被迫過簡陋的生活,他們是不得已的,但你可以有選擇,可以過得很舒服,也可以過得很浪費,但是你也可以故意不要這樣過,這是選擇性、自發性的過簡單生活。這本書的副標題說,That is out wardly simple, in wardly rich(外在簡單內在豐富),也就是說,外在越簡單的人,他的內在越豐富。這有多重意思,你要過很奢華的生活,你就要拼命的賺錢,在你拼命賺錢的時候,你就失掉人活在世上很重要的東西。比如說,一個爸爸要加班,兼兩三個工作,為了賺更多的錢,他失掉的就是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他失掉的就是夫妻可以好好的聊天談心的時間,所以他失掉的是讓你的生活更豐盛的重要東西,叫作Communicate(溝通交流)的時間,因為你所有的時間都在賺錢,賺到錢又要去花錢享受,這樣的結果你失掉了生命,耶穌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太16:26)耶穌很早就講過這句話,但真正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的卻是非基督徒Duane Elgin,他們在網路上有很多的資訊,如果你上網查Voluntary Simplicity,就會看到有好多很棒的想法。
讓我們一起來思考,為什麼我們需要過〝自發性簡樸的生活〞:
1. 被擁有擁有(Possessed by Possession)
擁有堆積成山的家當,是很富有還是很可憐的人?這個叫作「被擁有擁有」的生活。每次我搬家的時候,我們夫妻就會彼此說:「買那麼多書幹嘛?買那麼多衣服幹嘛?買那麼多家具幹嘛?」可是一面唸一面東西越來越多,所以我說要簡單也不簡單耶,你們想一想,是嗎?我們夫妻兩個回國前,所有的家具都留給曾牧師,所有中文的書我都留給芝加哥教會,這次應該給的很徹底了,只有帶一點點回來,回來才住五個月,教會說:「我們有宿舍,你們搬過來吧。」結果搬了三部車,當然搬家公司最高興,因為是一車一車的算錢。可是這邊是35坪,那邊是45坪,東西卻不曉得要擺哪裡,怎麼辦呢?就去IKEA買櫥櫃,IKEA賣你櫥櫃之後再賣你東西,那你就要買更多的東西來塞櫥櫃,英文有一個字叫作Clutter(混亂),在家裡東西多到好像沒有地方走,這個就是「被擁有擁有」。
2. 被賺取賺取 (Acquired by Acquisition)
你有這樣的問題嗎?事情好像永遠做不完,這個叫作Acquired by Acquisition,為了要賺得更多,你就被賺掉,被賺取賺去了,就是耶穌所說的:「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很多人也開始想,值得這樣子嗎?賺越多越好嗎?不一定,賺夠就好,現在開始有人有這樣的想法,問題是什麼叫作足夠?
3.被消費消費(Consumed by Consumption)
一個人拼命的去購買,叫作Consumed by Consumption被消費消費掉了,這個是厲害的是電視廣告,廣告不是告訴你哪裡有東西買,是告訴你沒有買東西,你就過的不像人,你應該買這個東西。廣告不是滿足需要,廣告是創造需要,這一招用的就是「輸人不輸陣」,什麼東西都要名牌(虛榮),一樣可以穿的就要穿名牌,一樣可以開的車就要開名牌,為了要展示炫耀,為了名牌我們花了多少錢,然後為它多做了多少工作,他們覺得不值得嘛。他們還有很多的想法,今天我只提了三項,擁有、賺取、消費,都變成問題。因此,我們需要自發性簡樸生活。
今天經文中的故事,提到貧窮的富有(The Poor Rich),剛才我們講的是簡單的富有,是外面簡單裡面很豐富。另外一種,外面很豐富,可是在神的面前很貧窮,叫作「貧窮的富有」。聖經說到一個愚笨的財主,這個人是農夫也是地主,很多人幫他工作,剛好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他就好高興,說:「啊,今年收得這麼多,怎麼辦?眼看倉庫裝不下,丟掉又可惜,給人家又捨不得,那乾脆我請工人幫我的倉庫再蓋大一點,裝進所有的收成,從現在開始好幾年內,我就可以快樂安心的過日子了。」(路12:16~19)結果想不到,上帝對他說:「無知的人啊,我今天晚上就要收回你的生命,蓋那麼多要給誰呢?」。他沒有想到這一點,然後耶穌講一句話:「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12:21)
1. 成功的投資(Successful Investment)
接下來耶穌更以野地的花和天上的飛鳥作比喻,上帝都照顧牠們,難道你不相信上帝也會照顧你嗎?難道你一定要拼命的累積嗎?難道你的手伸不開嗎?當你有的時候不能給人家一點嗎?到底這個財主的問題在哪裡?有人說他不應該賺那麼多錢,蓋那麼多的倉庫,是嗎?我覺得都不是。成功的投資是不是犯罪?不是。因為聖經明明的講說,主人給僕人十錠銀子、五錠銀子、一錠銀子,要他們去作買賣,將來交帳(路19:15~26)。努力賺錢不是不對、不是犯罪,耕種的人豐收,可能他經營的很好,這是神的祝福沒有不對。
2.將來的安全 (Future Security)
財主是為將來打算,存起來不對嗎?沒有不對。因為耶穌也講過一個聰明的管家(路16:1~8),他快要被解雇時,為自己將來想了一個退路,耶穌還稱讚他很聰明。賺錢存錢沒有錯,但問題是出在他在神面前貧窮,為什麼這個財主在神面前貧窮?仔細看這段經文從頭到尾,他只想到自己,「我的收成那麼多…我的倉庫那麼小…我知道我要…我要請工人把我的倉庫蓋大一點…我要對自己說將來我可以好好生活…。」從頭到尾所有的主詞都是「我、我、我」,在他心目中沒有一個別人,問題就在此。他的貧窮在於他的心只剩一個「我」,他忘記誰?第一,忘記感謝上帝,上帝讓他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他卻忘了向神感謝,所有的成功都是我的,其實不只要感謝上帝,還要感謝父母,還要感謝很多人,我們的成功絕對不是靠自己,不會感謝的人是貧窮的。第二個,幫他收成和蓋房子的人,他都沒有想到要分一些紅利給他們,你賺了錢,那些幫你賺錢的員工,你有沒有想到他們,財主都沒有想到,這是他在神面前的貧窮。第三個,還有那些可憐的、遭遇不好的、不幸的,他也沒有想到他們,所以耶穌說:「你們不要為那些憂慮,你們要先求神的國。」神的國在這個故事來講就是,該給的你會給,人家需要的你會幫助,這叫作神的國,神要照顧那些缺乏的人,是藉著這些有的人的照顧,所以神說你們不要擔心,我會照顧你們,那就需要有的人願意給,神是這樣照顧的,可是這個財主處於有的時候,卻沒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他變成貧窮。
2. 神前的貧窮(Poverty before God)
用一首歌來表達耶穌給我們的教導:「野地的花,穿著美麗的衣裳,天空的鳥兒,從來不為生活忙,慈愛的天父,天天都看顧,祂更愛世上人,為他們預備永生的路。」上帝照顧這一切,為我們還預備永生的路,什麼叫作「永生的路」,就是你不要只想到今生,你不要只為了自己著想,以為如此就可能進入永生,「你們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路12:33)不要憂慮,不是不要計畫,不要像無頭蒼蠅煩惱明天怎麼辦,憂慮幫不了忙,你要做什麼?你要求神的國。當神給你很多的時候,你要跟神說:「神啊,謝謝你那麼多的地方供應我,請你教導我,讓我知道該怎麼做。」我曾講過一句話:「要會賺錢,也要會花錢。」將來上帝問的是你怎麼賺錢?你又怎麼花錢?花在哪裡?當給的有沒有給?人家需要的你願意給嗎?當然你要這樣做,你就得過簡樸的生活,你過奢華的生活,賺了再多也花光了,當然就沒有辦法求「神的國和義」,操練敬虔在神面前是很重要的,你說要彼此相愛,你說要照顧別人,簡樸生活是最基本的。所以我們需要操練過〝簡樸〞的生活,耶穌說:「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但願我們每個人透過〝簡樸〞生活的操練,成為在神面前富有的人。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本月內容
3月
(7)
2月
(9)
1月
(7)
12月
(5)
11月
(7)
10月
(10)
9月
(21)
8月
(18)
7月
(23)
6月
(15)
5月
(16)
4月
(9)
3月
(7)
2月
(8)
1月
(17)
12月
(4)
11月
(15)
10月
(5)
9月
(5)
8月
(4)
7月
(4)
6月
(15)
5月
(11)
4月
(10)
3月
(15)
2月
(10)
1月
(29)
12月
(11)
11月
(20)
10月
(12)
9月
(18)
8月
(14)
7月
(13)
6月
(12)
5月
(12)
4月
(13)
3月
(16)
2月
(11)
1月
(15)
12月
(16)
11月
(11)
10月
(14)
9月
(15)
8月
(11)
7月
(19)
6月
(12)
5月
(12)
4月
(16)
3月
(18)
2月
(18)
1月
(34)
12月
(11)
11月
(14)
10月
(9)
9月
(17)
8月
(11)
7月
(23)
6月
(7)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6)
6月
(4)
5月
(3)
4月
(5)
3月
(4)
2月
(4)
1月
(3)
12月
(6)
11月
(5)
10月
(6)
9月
(1)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6)
2月
(3)
1月
(6)
12月
(3)
11月
(4)
10月
(5)
9月
(3)
8月
(5)
7月
(4)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4)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3)
9月
(4)
8月
(4)
7月
(4)
6月
(5)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2)
9月
(5)
8月
(3)
7月
(5)
6月
(3)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2)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4)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3)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5)
10月
(3)
9月
(2)
8月
(7)
7月
(7)
6月
(3)
5月
(4)
4月
(3)
3月
(3)
2月
(2)
1月
(5)
12月
(3)
11月
(1)
10月
(1)
9月
(3)
7月
(4)
6月
(3)
5月
(1)
1月
(2)
12月
(5)
11月
(5)
10月
(10)
9月
(4)
8月
(3)
7月
(4)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2)
2月
(4)
1月
(2)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