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主見證(四):宣教 -- 蔡茂堂 牧師 -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和平快報 :
首頁
Homepage
和平教會首頁
講道集總覽
管理者登入
目錄 :
文字稿
禱告系列 (65)
小組系列 (30)
愛的系列 (24)
重建系列 (22)
建造系列 (21)
管家系列 (21)
聖經中的婦女 (18)
操練敬虔系列 (14)
啟示錄系列 (13)
大衛系列 (13)
莊信德 傳道 (12)
王榮義 牧師 (11)
講道集文字稿目錄 (11)
宣道系列 (9)
董倫賢牧師 (8)
過年系列 (8)
耶穌的比喻 (7)
聖誕系列 (7)
做主見證系列 (6)
復活節系列 (6)
母親節系列 (6)
商正宗牧師 (4)
林鴻信 牧師 (4)
MP3 下載 (1)
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Home
»
做主見證系列
» 作主見證(四):宣教 -- 蔡茂堂 牧師
作主見證(四):宣教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5年2月13日 星期日 | 上午11:49
寫作於2005.02.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各位兄姊新年恭喜,今年是雞年,大家都很喜歡〝雞〞(台語發音,〝雞與加〞同音),問題是你要增加什麼?你今年要跟上帝要什麼呢?要增加錢財嗎?增加福氣嗎?求平安嗎?還是求得傳福音的恩賜?你究竟要增加什麼?我們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在講如何為主做見證,你如果有持續來教會做禮拜,會知道為主。做見證有五個見證,那五個見證就是要娶兩個太太對吧?英文的太太稱做wife,複數叫做wifes,那是沒有通讀英文的人所用的字,w是什麼?「敬拜worship」;i是代表什麼呢?「教導instruction」;f代表什麼呢?「團契fellowship」;e呢?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傳福音evangelism」,也可說是宣教;最後一個就是「服侍service」,教會如果這五個都做的好的話,就是為主做很好的見證。
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第四個見證evangelism,但是我們若說宣教的時候,有時候我們不會想到這個字,這個字是傳福音,我們常想到的是mission,我們常認為mission是宣教師的事,我只是個平信徒,每次我們提到宣教的時候,你想到什麼人?想到馬偕?想到外國人在100多年前受上帝感動來到台灣宣教;或者最近台灣也有青年受上帝感動到了非洲去宣教,所以在我們想像中宣教像這一副圖像,跑到很遠的地方宣傳福音,是這樣子嗎?誰是宣教士?是不是像這個人,跑到外太空去跟外星人傳福音?成為很特別的人,到很特殊的地方,將耶穌的福音傳給那裡,那才叫做宣教嗎?
耶穌在約翰福音這樣講: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所以耶穌基督是第一個宣教士,宣教就是受差遣者,因為他有一個使命mission,所以耶穌基督是被天父所差遣,但耶穌也說我也照樣差遣你們,你們包括耶穌門徒,也包括你我,所以宣教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一生當中的都要從事的事奉。
彼得前書二章9節這樣說:唯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我們得救的目的是為了宣揚;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我們是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這些都是救恩;但救恩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去宣揚。很多基督徒他們只知道我是被揀選的族類,哈利路亞~我被揀選別人沒有被揀選。有些人是教會中事奉的長執,也有人讀神學院,當牧師,是君尊的祭司、是祭司頭,有人認為我們基督徒,是聖潔的,而其他人是污穢的;我是屬上帝,是神的百姓。這都對,但也不完全對,因為被揀選成為祭司,聖潔的子民有一個目的,如彼得所說:我們成為這光景是要我們去宣揚,去分享上帝的美德,所以不是只有我們得著這樣的福氣,而是藉著我們成為管道讓別人也得到這樣的美德。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send & sent有一些人是像這樣被派到很遠的地方傳福音,是傳教士,我們教會差派他去那地傳福音,那是傳福音沒錯,我們為他們禱告、為他們奉獻,是宣教士沒錯,我們呢?我們是受差派,我們沒有到很遠的地方去,乃是在自己的家,或是在工作的場合,居住的社區,也一樣是受差遣、宣教,所以我們是差遣者,也被差遣者,send & sent。
初代的教會宣教的事工有很多人參與,其中使徒行傳開始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很大的佈道會(徒二:14-41),這個佈道會不亞於我們現在的葛理翰博士的佈道會,那次佈道會有3000人受洗,這以大型的佈道會來宣教,再來,另一種是醫治特會,以前就有了,因講道得救的有3000人,這次因為是醫治特會有5000人得救(徒三:1-四:4)。我們現在很多教會也都在辦醫治特會,其實初代教會就有了;另外是保羅被抓到法官面前成為被告,但他在那裡向法官傳福音。我聽過一個故事,在大陸有一個人很會傳福音,令公安很頭痛,說:你再傳福音我就把你抓去關!真的他又傳,就被抓去關,到了監獄繼續傳福音,讓許多的獄卒一個一個信主,共產黨就想讓他進監獄更糟,讓共產黨也信主,不如把他放出去,因為不知道要怎麼對待他。我們看到在很不好的環境,甚至被關牢中的時候還繼續為主做見證。
彼得在宣教中曾經帶哥尼流全家來信主(徒十:1-48),所以是在家裡宣教,家庭成為一個宣教的場所。另外初代教會有兩個執事很出名,一個就是被石頭打死的司提反,他是以殉道,用生命來宣教;另一個就是腓力,他在撒馬利亞牧會的很好,可能教會開始要建堂了,但是聖靈跟他說,你要離開這裡,到迦薩走廊去,於是腓力想說,有沒有搞錯啊?叫我去一個沒有人的地方,要釣魚也要到有魚的地方釣,怎麼叫我到一個沒有魚的地方釣?這時有一個非洲的太監從耶路撒冷回來,但是對聖經讀的不是很懂,在回來的途中迦薩走廊上遇到腓力,腓力傳福音給他,於是太監就把福音傳回非洲。另外一位是掃羅,他大大的逼迫基督徒,基督徒逃難而掃羅也不停的追,有趣的是,這些基督徒邊逃難邊傳福音,這個叫做〝逃難宣教法〞信徒成為宣教士,也因為這樣教會就一直廣傳。
安提阿教會是第一間差遣宣教士的教會(徒十三:1-4),保羅在宣教上有一些很特殊的看法是我們需要學習的:第一,他看見人人都需要福音。這張圖中,耶穌基督看到整個世界在沉淪而在掉眼淚,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使他們不致滅亡反得永生,這是上帝的心意,要每一個人得救。所以如果你沒有看到每一個人對福音的需要,你就不會產生要傳福音的動機。
羅馬書三章23節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上帝的榮耀。保羅認為傳福音是一種還清債務,若要還債就沒有什麼好誇口的,不是嗎?我們有時候會認為傳福音是給人禮物,給人好處,所以你應該謝謝我,但如果你是欠人家錢,你還人家錢,你還會要人家對你道謝嗎?保羅將傳福音視為一種還清別人的債務。
哥林多前書九章17節這樣說: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托付我了。保羅認為宣教是他的責任,不但這樣,保羅更是拼命的做這事,盡他的力量,英文說「do your best」。徒四:28-29提到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個人、教導個人,要把個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保羅是這樣的盡心竭力。為了傳福音的緣故,保羅沒有懼怕文化上的差異,他說,是希利尼人也好、羅馬人也好,我要傳福音給他們。在那時,猶太人是被羅馬的政權所統治,是殖民地,文化上是屬於希臘的文化,但為福音的緣故上,甚至不懼怕這些,他逆向操作,向異文化、向更高層次來傳福音,他不但在羅馬傳福音,甚至對希臘的神廟在亞列‧巴古議會上傳福音,他對他們說:雅典人啊,我看你們凡事敬畏鬼神,我要將我所知道的告訴你們(徒十七:16-22)。
過去我們常常有錯誤的觀念,認為宣教是比較強勢的國家,不管是武力、經濟或是文化,而來到一個比較落後的地方,用麵粉、用各樣的財物來傳。現在你知道嗎?韓國這個國家,他們派了很多的宣教士到澳洲、美洲去傳福音,以基督徒在全國的比例來看,韓國應該是宣教士比例最高的國家,有最多的宣教士。
保羅也說,我不以福音為恥。有時候我們不敢傳福音是因為我們以福音為恥,我還記得我在當兵的時候,曾經以福音為恥,為了飯前禱告而掙扎,因為禱告後飯也沒了菜也被吃光!不禱告好像對不起上帝,到後來想到一個方法,在走路要盛飯的時候禱告,不能閉眼睛,因為會跌倒,等到盛完飯時就阿們。有時候在醫學院聽課的時候,坐在台下聽見講授的老師諷刺指責基督徒的時候,在台下會感覺到非常的難受,而同學也因為知道你是基督徒也用白眼一直看你,你若以福音為恥,不僅不敢傳,你連基督徒都不敢承認,最好大家都不知道你是基督徒,但是保羅不是這樣,他說他不以福音為恥,但是他也知道福音之所以傳的出去,不是因為他的能力,因為是神的大全能,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得救的人卻為大能(林前一:18)。
所有要得著福音的人只要有一個動作,就是「信」,信就是把手伸出來,讓耶穌抓住你,耶穌要救你,而你手不伸出來,祂不會勉強把你拉出來,只要把你的手伸出來接受祂,你就能享受福音的好處。聖經這樣說:我們既因信稱義,又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與神相合,又因這信進入我們現在所站的恩典當中,盼望神的榮耀(羅三:25-26)。
既然宣教是那樣的好,為什麼我們今天的宣教事工作的那樣的不好?無法宣教有幾個攔阻:第一,沒有看見屬靈的需要。耶穌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約四:35)。舉目向田觀看,你是否看見有些你周圍的人已經熟了嗎?還沒有熟不能收割,割下來不能使用;如果熟了沒有割下來,稻穗垂下來掉到地上,腐爛也不能用。所以看見人有屬靈的需要的時候,你有沒有準備要去傳福音?
每一個人在一生當中都有心理需要的時候,在中學的時候,因為不知道活著要做什麼,在尋找人生的意義?而中年人要退休的時候,他感覺到人的一生就是如此?再來呢?每個人在一生當中有兩個窗口,對福音有需要和興趣,太年輕時,他玩得很過癮,對福音沒有什麼興趣;大學到退休以前,對事情都很努力,要娶妻、買房子、買車、事業,所以心中沒有空處留給福音;而小孩快要長大成人,成人要轉變為老人的時期,是兩個傳福音的機會,你有看到嗎?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快要步入中年危機?你的朋友也差不多到這個階段囉,你看見了嗎?你看見他正在尋找永恆的生命嗎?你若看見,你就有機會傳福音給他。有人說:我看見了,但我的嘴巴就哽住無法傳給他,我沒有能力啊,他口才比我好啊!那就如同摩西一樣,摩西跟上帝說:他們必不信我。上帝對摩西說:那你手裡是什麼?他說:是一枝杖。上帝說:這樣就夠了(出四:12)!
弟兄姊妹,你曾經想過你想傳福音,但是口才不好、沒有讀過神學院受過訓練無法傳…好像摩西一樣,上帝要問你說:你有什麼?你看你的手,你的手裡是什麼?用您手中有的就好。有人說我對聖經講不清楚,那不要講,就講對聖經認識的那一部分就好了,你信耶穌的經歷是什麼?就講這個就好。不知道就不要講嘛…因你並不是去神學院教書,你只要說你的故事就好,你沒有生命的故事可以分享別人嗎?如果慕道友所問的你不知道要怎麼回答,就帶他來見牧師,不然牧師讀神學院幹嘛?
所以你不用怕,上帝問摩西說,你有什麼?摩西說,我有一根杖。你就將你有的獻上,摩西的杖也曾經變為一條蛇,顯出大權能,不是嗎?杖不只是一根竹竿,它在神的手上可以成就很大的事工。另外有的人不敢傳福音是因為他的生活太過黑暗,活不出讓人羨慕的見證,沒有榮耀的見證,還沒開始說,別人就叫你不用講了,因為我沒有洗禮都比你還好!跟你去教會會跟你一樣爛…當然這樣你就不敢說了,因為你沒有榮耀的見證(羅二:24)。
盼望我們不用多大的光亮,我們只要有小小的燭光。我記得在歡迎會當中,我們唱了一首詩歌:小小的蠟燭,我們用這首歌來勉勵自己,在新的一年來讓我增加一些光,不用五百燭的燈光,只要小小的燭光,上帝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並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一根蠟燭一點點亮光,十根蠟燭就造成很大的光明。有一句話說:與其咒詛黑暗,不如點燃蠟燭。我們有時候覺得我們所住的社區太過黑暗,我們的教會或許也感覺到黑暗,我們常常在那裡罵的滿身大汗而且嘴上都是泡沫,當你看見黑暗的時候,向上帝禱告說,讓我成為一點點的光明。你若有一點點的光明,你就有機會帶領人信主。
最後一個,讓我們福音傳不開的原因,就是太好命了。就好像現在這副圖像,我們去旅遊住在很高級的飯店哩,這時要傳福音就覺得怪怪的。上帝給你恩典,你就沉漫在裡面嗎?啟示錄三:17這樣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我稱這個為「富足中的貧窮」,富足不是問題,但是我們如果在富足的當中我們愛人的心也更豐富,那就好。你過的很過癮,但你週遭的人沒有因為你富足而得到福音的好處,你是一個貧窮的人,不管你是物質的富足或屬靈上的富足,那都很好,盼望這些富足是上帝藉著你要使他人富足的管道,那就是真正的富足。
最後,我要用約翰福音十五:2來做結論,耶穌有兩把剪刀,一把是大剪刀、一把是小剪刀,專門對付基督徒,這很麻煩,你看這人拿了兩隻修剪花草的剪刀,這棵樹是葡萄樹,剪刀一大一小,大剪刀是要將不結果子的葡萄枝剪掉,小枝剪刀則是要對付會結果子的葡萄枝,將它修理乾淨。所以上帝有兩隻剪刀,一隻是要剪去,一隻是要修淨。耶穌說:凡屬我的不結果子,我就剪去;結果子的,我就修理讓它乾淨,使枝子能夠結更多的果子。
我們要結兩種果子,一種是聖靈的果子,記載在加拉太書五章22節;第二種是福音的果子,羅馬書一章13節。這兩種果子彼此之間有關聯,能結出聖靈果子的人,才有可能結出福音的果子。我們要向上帝求,求神修淨我們,讓我能結屬靈的果子,以致於我能結更多福音的果子。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本月內容
3月
(7)
2月
(9)
1月
(7)
12月
(5)
11月
(7)
10月
(10)
9月
(21)
8月
(18)
7月
(23)
6月
(15)
5月
(16)
4月
(9)
3月
(7)
2月
(8)
1月
(17)
12月
(4)
11月
(15)
10月
(5)
9月
(5)
8月
(4)
7月
(4)
6月
(15)
5月
(11)
4月
(10)
3月
(15)
2月
(10)
1月
(29)
12月
(11)
11月
(20)
10月
(12)
9月
(18)
8月
(14)
7月
(13)
6月
(12)
5月
(12)
4月
(13)
3月
(16)
2月
(11)
1月
(15)
12月
(16)
11月
(11)
10月
(14)
9月
(15)
8月
(11)
7月
(19)
6月
(12)
5月
(12)
4月
(16)
3月
(18)
2月
(18)
1月
(34)
12月
(11)
11月
(14)
10月
(9)
9月
(17)
8月
(11)
7月
(23)
6月
(7)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6)
6月
(4)
5月
(3)
4月
(5)
3月
(4)
2月
(4)
1月
(3)
12月
(6)
11月
(5)
10月
(6)
9月
(1)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6)
2月
(3)
1月
(6)
12月
(3)
11月
(4)
10月
(5)
9月
(3)
8月
(5)
7月
(4)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4)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3)
9月
(4)
8月
(4)
7月
(4)
6月
(5)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2)
9月
(5)
8月
(3)
7月
(5)
6月
(3)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2)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4)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3)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5)
10月
(3)
9月
(2)
8月
(7)
7月
(7)
6月
(3)
5月
(4)
4月
(3)
3月
(3)
2月
(2)
1月
(5)
12月
(3)
11月
(1)
10月
(1)
9月
(3)
7月
(4)
6月
(3)
5月
(1)
1月
(2)
12月
(5)
11月
(5)
10月
(10)
9月
(4)
8月
(3)
7月
(4)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2)
2月
(4)
1月
(2)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