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愛我們的家 -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和平快報 :
Home » »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愛我們的家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愛我們的家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 下午4:48


講道內容
講題:愛我們的家
經文:使徒行傳16:25-33
主講:陳光勝傳道師
時間:二0一六年九月十一日

聖經:使徒行傳
16:25 約在半夜,保羅和西拉禱告,唱詩讚美 神,眾囚犯也側耳而聽。
16:26 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立刻全開,眾囚犯的鎖鍊也都鬆開了。
16:27 禁卒一醒,看見監門全開,以為囚犯已經逃走,就拔刀要自殺。
16:28 保羅大聲呼叫說:「不要傷害自己!我們都在這裡。」
16:29 禁卒叫人拿燈來,就跳進去,戰戰兢兢地俯伏在保羅、西拉面前;
16:30 又領他們出來,說:「二位先生,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
16:31 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16:32 他們就把主的道講給他和他全家的人聽。
16:33 當夜,就在那時候,禁卒把他們帶去,洗他們的傷;他和屬乎他的人立時都受了洗。
前言
有許多人必須在昨天補上班上課,不過想到下個禮拜四天的連假,我想很多人應該也是補的很心甘情願的。我想看到這個月亮,大家應該就清楚,下個禮拜就是中秋連假。不知道大家看到中秋節,會想到甚麼?是月餅、柚子還是全家又可以聚在一起了?我想中秋節,一直是新年之外,全家團聚的時刻,有人一定要對著月亮烤肉,有人則是圍著火鍋。總之,中秋節,能夠全家人,甚至全家族聚在一起,是很棒的一種感覺。今天的經文,提到了獄卒(顧監)一家人,因為獄卒(顧監)的一個決定,全部都歸信基督,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段經文,有甚麼想法呢?
聖經中的歷史背景
獄卒(顧監)的全家
從聖經的描述中,我們看不出獄卒(顧監)屬於羅馬人、希臘人還是猶太人。但是可以知道,獄卒(顧監)如果因為沒有看守好保羅,是要拿自己的命來換的。倒是獄卒(顧監)是哪一種人有那麼重要嗎?事實上,如果獄卒(顧監)是猶太人,則因為猶太文化中,結婚生子是女性很重要的價值。所以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一般比較低落。家裡的一切都要仰賴丈夫的供應,丈夫就是家裡的天,丈夫做了甚麼決定,太太也只有配合的分,所以獄卒(顧監)做了一個全家得救的決定是顯而易見,可以理解的。而若獄卒(顧監)是希臘人,因為希臘人相對開放,所以希臘的婦女有可能也可以有自己的工作,甚至生活的能力。譬如賣紫布的呂底亞。那麼縱使獄卒(顧監)做了一個信奉耶穌的決定,面對家裡,還是有可能不一定那麼順利的可以全家一起。而若獄卒(顧監)是羅馬人,有可能因為羅馬的文化又比希臘文化更為自由。離婚對普遍的婚姻,是很常見的。獄卒(顧監)想要全家改變信仰,更不盡然是容易的事情。
當地的信仰風俗
事實上,我們再來看看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信仰好了。這個時候的羅馬帝國,相信眾神皆能成為國家的祝福。整個帝國諸神林立,基本上羅馬帝國的宗教政策是寬容開放的,或者也可以說是實用主義的宗教觀,在國家底下可以容許各種宗教相容並存。因為他們希望能藉由各個執行祭司職務的人所舉行的各種祭祀儀式,祈求服事這些神明,而帶來國境的平安與豐富。而在當時基督徒群體很容易被當成眼中釘。事實上,若當時的社會如果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甚麼事情都沒發生,我想基督徒應該也不會受到逼迫的。只是正因為基督徒不敬拜其他神明,拒絕參加相關的祭祀活動,使得當發生大的災難事件,如火山爆發,大瘟疫,讓許多人死光,則大家在找原因的時候,就會歸罪這群不與人一起敬拜神明的人,因為他們的不合作而造成這些神明懲罰的。
須面對的困境
若是如此,我們可以想見,不論這個獄卒(顧監)是哪個種族的人,他要做一個信仰的決定,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樣的決定,影響著他未來的生活際遇,也可能附上他不可知的代價。本來只是因為害怕保羅脫逃而驚慌失措的他,反倒因為保羅的信心,願意追隨基督。那是很不可思議的。而這樣的不可思議,面對的,又是整個家族的轉變。若不是這個家族本來便一意同心,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轉變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
老基督徒全家得救的故事
其實,說到全家得救的例子,不只是聖經有,就在我們身旁,也有許多這樣子的例子。
劉敬成長老
早年一直追隨在謝緯醫師身邊當助手的劉敬成長老,常行醫於北門嶼、二林、埔裡、南投間,而學得一手好醫術。只可惜因為總總原因,沒能取得「醫師」的執照,所以在松柏坑開業期間,靠的是丈人的執照。在八七水災(民國四七年)後那幾年,台灣流行性感冒大流行,劉長老每天看診超過三百人是常有的事。就在那段日子奠定了劉家的經濟基礎,然而「無照」之羞辱就是無法在村民的肯定下被摭蓋。有時會有人告發,長老娘說:那段日子在家庭禮拜中,他們天天只為這羞辱禱告,也為他們的孩子禱告,他們不求孩子有多麼大的成就,但求孩子們長大後有正當的職業、合法的執照。或許是如此,激勵了劉家孩子們學醫的志氣,同心為父洗刷羞辱。他們育有四女二男,二個男的都是醫生。四個女兒其中有一個醫生、三個是藥劑師,四個女婿其中三個是醫生。內外孫十幾個,有好幾個也是當醫師。
有人問他們是如何教導兒孫的,劉長老和長老娘總是回答說:他們也沒讀什麼書,實在不懂如何管教孩子,這是他們的軟弱,所以只好把兒孫們帶到上帝的面前,讓上帝親自祝福他們。長老娘母親本是未信者東勢厝人,嫁入信基督的潘家後,天天起造「家庭祭壇」不曾一日稍歇。長老娘在耳濡目染下傳承此一信德,每天早晨在床上或晚上在「家庭祭壇」上把全家族人列名於上帝前,為他們的健康、功課、當兵、就職、婚姻、信仰祈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天天如此。
當孩子還小時,每晚劉長老忙完,孩子們功課作完,就是劉家作「家庭禮拜」的時間,沒有人會拒絕。長老娘說:孩子只要會講話,他就開始教他們主禱文禱告。他們沒有受神學教育,無法講述很深奧的道理,他們的「家庭禮拜」很簡單,就是念一段聖經、唱首詩歌、再把個人的欠缺提出來,大家就輪流禱告吧!至於如何找家庭禮拜每日的主題,因早年沒有教材可參考,就依主理者挑自己喜歡的經文。後來我們採用每日靈糧的課程,現在則是用每日讀經表。劉長老說:敬拜上帝,心最重要,道理再怎麼會講,無心亦無路用。
長老娘則認為天天做「家庭禮拜」才能確保孩子能在安全中長大,透過「家庭禮拜」讓孩子吟詩、練琴、學白話字看聖經認識上帝。自小就把信仰紮根在他們心靈上,唯有如此當他們長大出外讀書、就職、結婚,父母才不會操心,因為他們自己會找上帝來依靠。
郭川七長老
郭長老的兄弟姊妹,本來有四男兩女。哥哥有一年不幸被水淹死,不久兩個弟弟也相繼生病。家裏四處求神問卜,希望能有轉機,但是最後兩個弟弟也相繼過世。直到郭長老病倒,郭長老父親已經對所有的神明失望。後來想到有人說「信耶穌有平安」,他才轉而去教會。而郭長老的身體也慢慢恢復,直到痊癒。這真是全家人非常高興的一個恩典。之後,郭長老的父親又經歷了宋博士在台南的佈道會,更是靈性長進,改掉壞習慣,為主作見證。郭長老在這樣的經歷中,更堅持將信仰傳承。育有三男三女,內外孫家曾孫也有二十人之多。一切的豐富美好,都因為全家在主的愛中豐富的恩典。
高進元牧師
高牧師幼童時十分聰明,在百般困難中求其父母讓其讀書,畢業後進入師範講習班。在新竹讀書期間,有機會與朋友進到教會,因為看見「宇宙主宰」四個大字,乃深受吸引而大力追求。畢業後教書五年,有機會到日本神學院進修,於一九二七年回台灣開始傳道的生涯。這段時間,高牧師的媽媽
並不信主。一日高牧師的媽媽身體長瘤,誓言若能得著醫治,便願意相信這個上帝。高牧師便傾力為其禱告,因其信心,高牧師的媽媽身體康復,母親遂帶著太太一起信主,也讓家族從此以此信仰成為唯一的倚靠。高牧師娘初期對信仰認識並不深,得以習得羅馬字,自己閱讀聖經。從這樣的學習中得以得到生活支持的力量。雖然高牧師因為盡心傳福音,疏於照顧身體,使得年紀輕輕就中風,甚至過世。但是後代子孫,因為傳承了這樣的信仰。子孫中多人擔任傳道人,現在代代子孫也有近百人之多。
甚麼是一家人
以上許多的信仰見證,我相信都是十分鼓勵人的。甚至我也常常聽到有兄姊表達「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這句話給了他很大的安慰與力量。只是,你和你一家中的「一家」。我們是否真的明白這「一家」的意思呢?不知道兄姊有沒有發現,除了保羅所面對的獄卒(顧監),我們知道的資訊實在太少。若是從這些近代可見的信仰前輩來看,這裡的一家,是真實緊密相連的家人,他們彼此的心意相連,彼此關照,彼此提醒,而讓信仰成為他們與世世代代最大的資產。這樣的應許才切切的被實現。
上下認識
是否我們可以從這些見證看見,這些信仰前輩,他們一家的關係是如何的緊密呢?一代又一代,除了信仰長輩認識上帝的故事被流傳,信仰長輩對上帝的堅持,也在家庭互動的時間中,被一代又一代的傳了下去。
彼此關心
這樣的家庭,大家關心彼此的需要,大家也分享著彼此的欠缺。我們不是陌生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可以一起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我們知道,我們不是單獨的一個人。
隨時支援
這樣的一家人。會在家人跌倒的時候,隨時成為扶持的力量。在家人軟弱的時候,成為代禱的後盾。就像是我在教會的禱告網請大家為我身體代禱,之後除了許多人的禱告,也有更多人的關心與照顧。
用愛包容
而家,更是個明白我們會有欠缺不完美的地方。所以家人,願意包容我們的不完美。
價值傳承
既然大家都在一起,家,也是個把生命與價值一代又一代傳承的地方。
一起成長
不論我們幾歲,當我們真實的緊密相連。我們便能一起成長,一起面對不可能的挑戰。因為是連在一起的一家人。我們便有超過一個人的力量。剛剛我提到高牧師的後代子孫,就是成為一股大力量。許多在台南的人都知道,現在的台南聖教會,是一個很大的教會,主任牧師就是高牧師的孫子。其他在各地當宣教師、牧師、傳道的孩子們。這麼大的力量,不是一個人能做的。但是當一家人一起承接上帝的應許,那個成長與力量,是不可計量的。

現在家庭
也就是說,如果自己相信了這個信仰,卻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與自己的家人,成為彼此的好家人。期待從上帝來的應許,能夠憑空發生,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這裡的信,是自己生命的改變。你和你一家,是指真實緊密相連的家人,都必得救。不過,現在的家庭,常常都有一個現象。
忙碌與疏離
父母忙著工作,孩子忙著打電動,讀書,補習。整個家庭成員,每個人都忙碌異常。常常看著年輕人,手機拿著就放不下來,甚至還有人,一支手機不夠,兩支手機,三隻手機。事業做得可能都比成人還大。整個家庭,一個禮拜下來,大家彼此講的話,除了一般的問候,認真地聽與說,可能還不到十句話。
單位漸小
另外,家庭的成員,也逐漸的變少,家庭的單位也變小了。以前可能還包含著爺爺、奶奶、父親、母親與孩子三代同堂。現在普遍的現象是核心小家庭。爸爸媽媽與孩子,與家裡的長輩是分開住的。這樣的型態,對於家庭或家族,本身並不必然是不好的組成。可是,因為少了定時的家庭聚會。使得長輩與年輕的一輩,可能久久才能見一次面,或者,就真的是過年與中秋才能一起見面聊聊天。
功能導向
其實,家庭真的越來越功能導向。孩子可能從出生就是坐月子中心照顧。接著保母,然後幼兒園與學校。再大一點由補習班與才藝班幫忙照顧孩子。父母因此有足夠的時間,拚事業與作個人的事情。大家都很忙。大家也都各盡其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過一起成長,一起分享,一起面對人生這樣的機會,真的少之又少。
失去教育功能
也因為如此,家庭不再是教育成長的地方。家庭的確是可以好好休息的地方,但是家庭失去了教育的功能。因為長輩沒有機會分享自己的生命,正在打拼的青壯年,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孩子也沒有時間分享自己的成長,教育成為學校的事情。許多時候,我們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學習些甚麼,一晃眼,他好像知道了很多事情,但是關於我們代代流傳的智慧,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少了。我常常跟主日學老師分享,我們都知道宗教教育最好的施教場所是家庭,但是當家庭已經忙碌到沒有時間進行宗教教育,我希望老師們能承擔起這個責任。主日學老師永遠都無法取代父母親與家族長輩。一個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最有影響力的還是家庭。但是當宗教教育在家庭中越來越少,主日學老師就必須更清楚的帶出信仰價值,讓孩子的生命不至於失去信仰。
愛自己的家
看見這樣的實況。我們是否需要重新面對「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這句話呢?會不會我們自己得救了,我們的長輩,我們的孩子,卻失去了這個認識上帝的機會。如果我們與我們的家人沒有關係的連結,我們真的很難期待,我們認識的上帝,會透過甚麼奇妙的連結,祝福到我們的家人。
關係重建
或許,從今天起,我們需要看見自己與家人是需要重新建立關係的。我們雖然忙,不過不能沒有時間在一起。我之前有分享,周六中午是我與家人一起用餐分享的時間。每月的第一周是我與兒子,第二周是我與女兒,第三周是我與太太,第四周是全家一起。不過這半年,週六總有許多活動,讓我們常常無法一起用餐。事實上暑假的許多活動,使得我沒有甚麼時間陪著他們。直到暑假的最後一個禮拜,彩鳳認真地提醒我,最後一個禮拜了,總要帶孩子出去走走。我才驚覺,暑假過完了。趕快好好帶著孩子到淡水、三峽、宜蘭四處走走。
時間的付出
的確,陪伴需要時間。我們有太多事情需要完成。也因為如此,我們總以為與家人的互動,總還有時間,可以慢一點。印象中,曾經聽過某個藝人說,有一天他提早拍完戲,想去學校接孩子,讓孩子在放學的時候驚喜一下。卻沒想到等著半天,沒看見孩子走出校門,本來是緊張得要死,後來問了太太,才知道,孩子早就從小學畢業了。
而對於長輩的陪伴,也是如此。我知道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與功課。不過,當日子一天一天地過,我們卻一直沒有時間陪著長輩說說話。忽然沒有機會說話的日子到來,我們只是惋惜也無法彌補甚麼。
信仰與家庭價值的傳承
畢竟,有時間聆聽長輩的分享,有機會把自己的生命經歷告訴子女,藉著一代又一代的連接與傳承,基督信仰才有可能真實的發生。不論是信仰還是特殊的生命經歷,當我們沒有時間說,我們就沒有機會知道。當我們或我們的下一代沒有機會知道,他們就容易失去對自己身分的理解與認同。有人說,現在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為什麼對於這片土地沒有認同感?我想,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說,他們也不知道,這片土地,跟我們的生命有甚麼樣溫度的交流。沒有傳承,就只有斷了根。我在少年主日學的課程中,除了用一年多的時間,讓孩子明白,基督徒的前輩是怎麼經歷信仰的更迭。最後我也希望孩子能認識和平教會的信仰傳統,甚至自己家庭的信仰脈絡。因為信仰只有與真實的生命連結,才有溫度,也才能代代流傳下去。我們前面提到的劉長老,他們每天的家庭禮拜,正是這樣強而有力的作為。不只是因為禮拜帶來上帝的祝福,也因為用了時間,做了傳承,信仰才能代代流傳。
成為彼此的祝福
我想「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當我們的生命經歷上帝恩典的救贖。透過我們與家人緊密結合的關係,若真有不信主的家人,怎能不得救呢?
愛上帝的教會
事實上和平大家庭,也是我們實踐家這個概念很重要的地方。每次教會有人受洗,我就十分開心的又有人進入到和平這個大家庭。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便彼此看顧,彼此成為祝福。不過也可能是教會的人實在太多了,許多時候,每個人都只顧忙著自己的事情,卻實在沒有時間關顧其他兄姊,我覺得,這真的很可惜。
幼小孩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教會中幼小的孩子,平常都在BM活動。他們的父母親也常常因為要照顧他們,實在沒有辦法參與禮拜。去年開始,我們努力召集這些父母一起分享,一起禱告。慢慢地現在大家有更多自發性的活動,不論是出去玩,一起讀書,一起禱告。都成為一群很棒彼此扶持的兄姊。前陣子提到,希望父母活動的時候,有人願意出來幫忙看孩子,就我知道,有許多兄姊願意回應這樣的邀請。這真的是一個家,才有的溫暖。
就學孩子
接著幼主或兒主的孩子,這群人在B2活動。幼主平均出席的孩子有接近二十幾個,兒主也有快三十個孩子。這群孩子,有一陣子出席的情況不是很穩定,甚至遲到早退。不知道我們是否願意關心這時期孩子的父母親。我想有帶過小孩的人都知道,許多時候,全家出門,就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再加上孩子不定時的狀況,是不是我們也應該花點時間,來關心他們呢?暑假青田營結束,有幾個孩子來到我們當中,在和平大家庭中,我們又是不是有機會來關心他們呢?
人生追尋青少年期
出席不穩定,少契與少主慢慢形成兩個團體。

信仰扎根,實踐青年期
和平長大的青年與中南部來到當中的孩子。暑假的活動,現在的狀況。週六一起用餐。
徬徨社會新鮮人期
沒有團契,開始團契。也在其中一起分享與代禱。(鼓勵更多人參予)
三明治時期
生了小孩,父母也漸漸需要照顧。工作壓力大,無法穩定參與教會活動。卻在靈性上更顯得枯乾與需要,我們怎麼回應他們呢?
生命意義重建期
退休了,有一點時間,這群人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好好休息與充電。但是接下來人生的路還很長,是該全心在教會的服事中,還是開創新的人生方向呢?
成熟期
甚麼都有,也認真在自己手上的事。可能有些時間,也擁有一定的資源。禱告會,查經班等等活動,有機會都能見到。在教會的大家庭中,又能扮演甚麼角色?
衰老期
年紀越大,活動越不靈活,身體狀況也越多。年輕人實在沒有時間在身旁陪著。我們又怎麼來回應這些長輩的需要。
用餐,新朋友的進入
教會用餐,一直是一個很好的交誼場所。不過備餐同工的招募,卻也成為另一個兄姊的負擔。如果我們明白,這是一個大家庭,是否我們都願意在這個家中,一起用餐,一起收拾,一起面對每個生活常態中,必要的付出呢?
輔導與小組長的培訓
剛剛提到的小朋友到青年人甚至社青。需要的是更多人的陪伴與屬靈的影響。我們這個家裏面,是否有人願意回應這樣的呼召?
音樂人才的建立
有次愛光長老跟我分享,如果青年人有機會成立詩班,那真的是十分棒的一件事情。和平教會是一個充滿音樂的教會。我也覺得這樣的分享,實在是很棒的。不過事實上,孩子們都有各自忙碌的事情,當音樂不只是音樂。這也充滿陪伴與藝術
專業人才的建立
教會面對多元的社會,需要更多的回應,不論是長輩的老人事工。幼兒的托育或是照顧。還是花圃的維護,宣教的規劃。在各行各業有的許多專業,在和平這個大家庭中,也都需要。我們怎麼回應這個家對每個人的需要呢?
結論
上帝的家,正是上帝國的真實臨在。耶利米書有一段經文,我每次讀起來都非常感動,在耶利米書 31:33~34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 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
如果我們的生命,能夠透過家庭,真實的傳承上帝的信實與慈愛。能夠明白上帝誡命的恩典。我們真的不需要再叫人來信上帝了,因為大家都認識祂。我們真的不需要叫人來服侍主了,因為大家都好想要回應祂的愛。而當大家真實認識上帝,並用生命來傳承這樣的愛,這裡就是上帝國了。



--
由 Blogger 於 10/15/2016 04:48: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