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內容
禱告系列(三十四):
主禱文 (十九) (Lord Prayer.19)
客西馬尼(Gethsemane)
經文:馬太福音廿六章36-44節
時間:二0一一年三月十三日
主講:蔡茂堂牧師
上次講到耶穌差派門徒出去傳福音,成果很好,耶穌很開心時的禱告。今天要講的是耶穌在面臨很大挫折與困難時的禱告,也就是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
I.引言:客西馬尼(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基督受難記)
2004年,由梅爾吉伯遜執導的電影「基督受難記」,其開頭場景就是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在影片中耶穌禱告時,旁邊有魔鬼的低語,還有一條蛇從魔鬼手中放出來緩緩靠近耶穌,耶穌禱告完後一腳將蛇踩死。創世記記載亞當夏娃吃了善惡樹的果子之後,上帝對蛇說:「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3:15d,e)導演在此將創世記這段經文與客西馬尼園的故事做創意的結合,在影片的這個橋段中表達出耶穌所經歷的痛苦與掙扎,就是上帝與魔鬼爭奪人類靈魂所作的拉扯。除了耶穌對於上帝賦予他的使命有掙扎以外,背後還有一個魔鬼的聲音不斷地說著,「救贖的代價太高、這個負擔太過沈重。」這是一個象徵,在我們人生中其實也是不斷在經歷這樣的掙扎。許多事情我們知道應該要怎麼做,卻又覺得代價太過高昂、太痛苦,不如放棄。希望透過基督的禱告,能讓我們學習該如何面對掙扎。
耶穌被捕當晚的行程,是從錫安山到橄欖山。耶路撒冷城是建造在錫安山上,橄欖山則比錫安山高80公尺,耶穌常常在橄欖山上眺望耶路撒冷城,兩座山中間由汲淪溪分隔。最後晚餐後,耶穌帶著門徒離開耶路撒冷。下山來到汲淪溪邊的時候,耶穌為他的門徒們禱告,也就是我們分了許多次講的主禱文(約翰福音十七章)。隨後他們來到橄欖山下的客西馬尼園,耶穌吩咐門徒在那裡等待,自己帶著三個最親近的門徒往前走;又叫這三個人在原地等著,自己再往前走了一段,之後就是這個禱告。禱告完他就被捕,隨後被判了死刑。
II. 橄欖山的屬靈意義
橄欖山的屬靈意義,除了耶穌在這裡禱告以外,還有很多,略述以下幾點:
1.橄欖油使用於獻羊羔祭
耶和華吩咐摩西在大祭司就職時,必須獻祭七天,而在獻羊羔時要放橄欖油,故橄欖是與獻祭有關的。而在每天要獻的祭中要有羔羊和橄欖油,「和這一隻羊羔同獻的、要用細麵伊法十分之一、與搗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調和。又用酒一欣四分之一、作為奠祭。」(出29:40)搗成的油就是指橄欖油,故橄欖山上的橄欖要擠出油來參與在獻祭中。
2.大衛因押沙龍叛逆哭啼
跟橄欖山有直接關係的是大衛王。他的兒子押沙龍與人密謀要篡奪王位,大衛知道了就非常難過,帶著自己的人上了橄欖山,一面走一面哭泣。「大衛蒙頭赤腳上橄欖山,一面上、一面哭,跟隨他的人也都蒙頭哭著上去。」(撒下15:30)大衛王在橄欖山上為兒子的叛逆哀傷哭泣。
3.主耶穌為耶路撒冷飲泣
耶穌在橄欖山,則是為了耶路撒冷對上帝的悖逆而哭泣。「將近耶路撒冷,正下橄欖山的時候……耶穌快到耶路撒冷,看見城,就為他哀哭。」(路19:37, 41)
4.主耶穌教導末日的真理
在橄欖山下,門徒向耶穌詢問關於末日的事情,將會有什麼記號。「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門徒暗暗地來說: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預兆呢?」(太24:3)耶穌回答他們說,有人假冒基督之名、有戰爭、飢荒、地震與迫害的時候,就是日子接近了。這段被稱為橄欖山上的教導(The Olivet Discourse)。
5.主耶穌常常在這裡禱祈
先知曾經預言,上帝再次降臨的時候會在橄欖山,猶太人希望他們的祖先能成為第一批迎接上帝的人,因此習慣將死人安葬在橄欖山上,所以橄欖山其實是猶太人的墳場。山腳下的客西馬尼園就是耶穌習慣禱告的地方。路加福音寫到:「耶穌出來,照常往橄欖山去,門徒也跟隨他。」(路22:39)可見門徒都知道,耶穌有重要事情的時候,會到橄欖山去向上帝禱告。
6.主耶穌在此上升入天際
另外,耶穌從死裡復活,最後升天的地點也是在橄欖山。「他們正看的時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雲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見他了。」(徒1:9)「有一座山,名叫橄欖山,離耶路撒冷不遠,約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當下,門徒從那裏回耶路撒冷去。」(徒1:12)他們在山上看著耶穌升天,直到看不見了,還是傻傻的望著天空。於是有兩個天使出現,對他們說:「加利利人哪,你們為甚麼站著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徒1:11)
7.主耶穌在末日降臨這裡
上述使徒行傳一章11節其中有一個意思是,耶穌在橄欖山升天,將來再來的時候,也要降臨在橄欖山,這是撒迦利亞書所記載的。「那日,他的腳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東的橄欖山上。這山必從中間分裂,自東至西成為極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亞14:4)有聖經學者因為這段經文就去探測,發現橄欖山下真的有一個東西向的斷層。所以橄欖山不只有耶穌的禱告和教導,也包括耶穌再臨與末日的啟示。
III. 那一夜在客西馬尼
接著我們來看那天晚上在客西馬尼園發生的事件。
1.主耶穌涉過汲淪溪
主耶穌在耶路撒冷城內與門徒吃最後的晚餐後,就帶著他們出城,下了錫安山到汲淪溪畔。這天是逾越節,許多以色列人都到聖殿去獻祭。獻祭用的羔羊所流出的血,經由城裡的排水溝流進溪內。可以說耶穌聞著獻祭羔羊的血水的味道,為我們禱告。接著帶門徒過了汲淪溪,到客西馬尼園。「耶穌說了這話,就同門徒出去,過了汲淪溪。在那裏有一個園子,他和門徒進去了。」(約18:1)
2.壓出油叫客西馬尼
「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就對他們說:你們坐在這裏,等我到那邊去禱告。」(太26:36)客西馬尼Gethsemane的原意是將油榨出來(Oil Press)。橄欖採收之後,他們會將橄欖搗碎,放在布袋裡,再用石頭和槓桿擠壓。壓出的橄欖油是暗紅色的,就像是鮮血。如果有機會到那邊旅遊,就可以看到實際的工具展示。這橄欖油除了在獻祭時會用到之外,在設立祭司或君王的時候,也要抹油。這個油是用壓出來的,因此在以賽亞書說:「……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 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賽56:5-6)當天晚上耶穌是很傷痛的,為了拯救世人真需要如此嗎?他對上帝說,難道不能有其他方法?
3.肉體軟弱心靈願意
要承擔所有人的罪孽,在面對這樣的重擔與壓力、痛苦的時候,耶穌希望有人能陪伴他,給他一點支持和安慰。因此他叫三個最親愛的門徒陪他往前走,在與他比較靠近一點的地方等待。沒想到耶穌自己往前去禱告回來時,他們都睡著了。所以耶穌對他們說:「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26:41)
4.天人交戰汗如血滴
那時耶穌禱告非常掙扎,「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22:44)
5.天使扶持加添能力
在如此痛苦的時刻,連最親的門徒都沒辦法陪伴他。但天父卻在意他的孤單,派了天使來加添他能力。「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路22:43)
6.猶大出賣親吻為記
禱告完時已經入夜,周圍很暗沒有燈火。猶大領著兵丁來抓耶穌,用親吻、也就是朋友見面的招呼方式作為暗號,來指明耶穌。耶穌對這個友善行為包裝著的背叛感到非常傷心。「說話之間,來了許多人。那十二個門徒裏名叫猶大的,走在前頭,就近耶穌,要與他親嘴。耶穌對他說:猶大!你用親嘴的暗號賣人子嗎?」(路22:47-48)
7.保護門徒就愛到底
看到耶穌將要被抓,門徒們都嚇壞了。耶穌為了保護他們,就對這些來抓他的士兵說「你們抓我就好了」。「耶穌說,我已經告訴你們,我就是。你們若找我,就讓這些人去吧。這要應驗耶穌從前的話,說,你所賜給我的人,我沒有失落一個。」(約18:8-9)耶穌直到最後都保護著他的門徒們。
8.門徒離棄全部逃逸
門徒見到耶穌被抓,就都逃跑了。「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可14:50)其中一個跑得比較慢的被抓到,掙扎著使出了金蟬脫殼之計,丟下衣服赤身逃走(可14:51~52), 有人認為他是馬可福音的作者。耶穌在客西馬尼禱告的時候,因為忍受痛苦而要他的門徒們陪伴,結果他們卻睡著了。接著他們又在耶穌被抓的時候逃走了,這就是耶穌在客西馬尼的經歷。
IV. 客西馬尼的禱祈
耶穌這個禱告的內容很簡單,他總共禱告了三次。
1.倘若可行叫這杯離去--表達自己意願
「杯」在舊約指的是上帝給罪人的罰酒,也就是神的憤怒。耶穌說「倘若可行」的意思,是在表達自己的意願。「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倘若可行,英文是If possible,裡面有兩個意涵,一個是能力、一個是意願。上帝難道沒有能力挪去這個痛苦?肯定是有的,所以剩下就在於上帝的意願。上帝既然一定要拯救罪人,但是他們罪孽的代價又一定要償還,那就必須有人為這罪付上代價。在馬可福音寫的是,耶穌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可14:36)「在你凡事都能」,因此不是上帝沒有能力,而是「叫這杯離去」這個選擇不符合上帝旨意。
2.必要我喝成全神旨意--明白上帝旨意
耶穌第一次禱告是說:「如果可以,就讓我不要喝。」第二次禱告的內容是:「如果不行,那我就喝吧。」「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太26:42)使徒行傳也寫到:「他既按著神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上,殺了。」(徒2:23)
3.三次禱告順服神到底--順服上帝旨意
「耶穌又離開他們去了。第三次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太26:44)「耶穌就對彼得說: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約18:11)上帝的旨意是什麼?之前說過上帝的四種旨意:
定旨Permanent,是上帝要成就的、已經既定的旨意。也就是定旨先見Decree。
令旨Prescriptive,是上帝希望我們遵守的旨意。就是律例典章Demand。
許旨Permissive,是上帝尊重我們的自由,讓我們可以做出不合上帝心意的選擇。是允許任憑Deferral。
恩旨Providential,是我們做錯事情之後,上帝給我們再一次機會,恩典的旨意。也就是救贖挽回Delivery。
回到起初,上帝造人之後,在伊甸園內對亞當說,只有善惡樹的果子不可以吃。這是上帝的令旨,吩咐他們不准吃。但是這個令旨也伴隨著許旨,選擇的權利還是在亞當和夏娃手裡,而他們在引誘下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濫用了許旨,冒犯了令旨。而在上帝的原則,也就是他的定旨中,叛逆者必死。但在這天晚上,耶穌來到客西馬尼園,他沒有濫用許旨而是順服了令旨,成全了上帝的恩旨,也就是人類的救恩,讓我們在上帝的定旨下還有轉寰的餘地,只要願意信靠耶穌就能得到生命。
V.結論:我們的客西馬尼
1.客西馬尼是人生的危機
我們在人生中或多或少會碰到像耶穌所面對類似的困難,要做出正確的抉擇,常需伴隨著很大的代價,使我們不太願意,我們要學習耶穌在面對這樣極大的困難時所做的行動。希伯來書說:「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他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來5:7-9)這段經文說的應該就是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不是指耶穌免死,而是指耶穌禱告中說「願意上帝旨意成就」的部份。耶穌的禱告有兩部份,第一個是「If possible,讓我免死」,另一個是「不照我的意思,願你的意旨成全」,在這掙扎中上帝就加給他能力、幫助他可以順服上帝的旨意。所以「蒙了應允」是指後面的「學了順服」,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
2.大膽到主前表達我心意
當我們遇到困難,我們可以像主耶穌一樣,來到神面前向他大膽訴說自己的想法。耶穌並沒有隱藏自己的感受,而是明白的跟上帝說自己的意願:如果可以、我不想要死。但是說完之後,仍然承認上帝的全知全能、還是順服於上帝更美的旨意。「如果我的意願和上帝的意願不同,那我選擇順服。」這是耶穌禱告的意思。
3.請屬靈夥伴陪伴與扶持
在此困難的時刻,希望上帝賜給我們好的屬靈的同伴,給我們支持和鼓勵;不要像彼得、雅各、約翰那樣,在耶穌需要他們的時候卻打瞌睡。
4.上帝派天使增加我能力
如果人的陪伴不足夠,求上帝差派天使增加我們的能力,讓我們有力量能夠熬過艱難。
5.求主助明白順服神旨意
最重要的是,在困境中讓我們能夠明白神的旨意,然後選擇順服。
6.經危機更成熟討神歡喜
在人生中每一次的客西馬尼,我們與主的關係將會愈來愈親密、成熟。在危機之中,有掙扎也有眼淚,但是若我們說:我要順服上帝的旨意。則經歷過後,將讓我們更加的成熟,成長為神所喜悅的生命。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當我們在侍奉你的時候,有時會看見很好的成果,許多人因為我們得到幫助,我們為此感謝讚美你。有時候我們會經歷到像你在客西馬尼中所遭遇的困難與掙扎,前面的道路充滿痛苦、要付的代價太過高昂。讓我們學習不只在如意的時候向你禱告,而是在困境中能與耶穌一同進入客西馬尼園,向你表達我們內心的掙扎和期待。求主在這樣的時候給我們天使的幫助,讓我們明白你的心意,並且讓我們學習順從你的旨意。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禱告系列(三十四):
主禱文 (十九) (Lord Prayer.19)
客西馬尼(Gethsemane)
經文:馬太福音廿六章36-44節
時間:二0一一年三月十三日
主講:蔡茂堂牧師
上次講到耶穌差派門徒出去傳福音,成果很好,耶穌很開心時的禱告。今天要講的是耶穌在面臨很大挫折與困難時的禱告,也就是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
I.引言:客西馬尼(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基督受難記)
2004年,由梅爾吉伯遜執導的電影「基督受難記」,其開頭場景就是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在影片中耶穌禱告時,旁邊有魔鬼的低語,還有一條蛇從魔鬼手中放出來緩緩靠近耶穌,耶穌禱告完後一腳將蛇踩死。創世記記載亞當夏娃吃了善惡樹的果子之後,上帝對蛇說:「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3:15d,e)導演在此將創世記這段經文與客西馬尼園的故事做創意的結合,在影片的這個橋段中表達出耶穌所經歷的痛苦與掙扎,就是上帝與魔鬼爭奪人類靈魂所作的拉扯。除了耶穌對於上帝賦予他的使命有掙扎以外,背後還有一個魔鬼的聲音不斷地說著,「救贖的代價太高、這個負擔太過沈重。」這是一個象徵,在我們人生中其實也是不斷在經歷這樣的掙扎。許多事情我們知道應該要怎麼做,卻又覺得代價太過高昂、太痛苦,不如放棄。希望透過基督的禱告,能讓我們學習該如何面對掙扎。
耶穌被捕當晚的行程,是從錫安山到橄欖山。耶路撒冷城是建造在錫安山上,橄欖山則比錫安山高80公尺,耶穌常常在橄欖山上眺望耶路撒冷城,兩座山中間由汲淪溪分隔。最後晚餐後,耶穌帶著門徒離開耶路撒冷。下山來到汲淪溪邊的時候,耶穌為他的門徒們禱告,也就是我們分了許多次講的主禱文(約翰福音十七章)。隨後他們來到橄欖山下的客西馬尼園,耶穌吩咐門徒在那裡等待,自己帶著三個最親近的門徒往前走;又叫這三個人在原地等著,自己再往前走了一段,之後就是這個禱告。禱告完他就被捕,隨後被判了死刑。
II. 橄欖山的屬靈意義
橄欖山的屬靈意義,除了耶穌在這裡禱告以外,還有很多,略述以下幾點:
1.橄欖油使用於獻羊羔祭
耶和華吩咐摩西在大祭司就職時,必須獻祭七天,而在獻羊羔時要放橄欖油,故橄欖是與獻祭有關的。而在每天要獻的祭中要有羔羊和橄欖油,「和這一隻羊羔同獻的、要用細麵伊法十分之一、與搗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調和。又用酒一欣四分之一、作為奠祭。」(出29:40)搗成的油就是指橄欖油,故橄欖山上的橄欖要擠出油來參與在獻祭中。
2.大衛因押沙龍叛逆哭啼
跟橄欖山有直接關係的是大衛王。他的兒子押沙龍與人密謀要篡奪王位,大衛知道了就非常難過,帶著自己的人上了橄欖山,一面走一面哭泣。「大衛蒙頭赤腳上橄欖山,一面上、一面哭,跟隨他的人也都蒙頭哭著上去。」(撒下15:30)大衛王在橄欖山上為兒子的叛逆哀傷哭泣。
3.主耶穌為耶路撒冷飲泣
耶穌在橄欖山,則是為了耶路撒冷對上帝的悖逆而哭泣。「將近耶路撒冷,正下橄欖山的時候……耶穌快到耶路撒冷,看見城,就為他哀哭。」(路19:37, 41)
4.主耶穌教導末日的真理
在橄欖山下,門徒向耶穌詢問關於末日的事情,將會有什麼記號。「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門徒暗暗地來說: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預兆呢?」(太24:3)耶穌回答他們說,有人假冒基督之名、有戰爭、飢荒、地震與迫害的時候,就是日子接近了。這段被稱為橄欖山上的教導(The Olivet Discourse)。
5.主耶穌常常在這裡禱祈
先知曾經預言,上帝再次降臨的時候會在橄欖山,猶太人希望他們的祖先能成為第一批迎接上帝的人,因此習慣將死人安葬在橄欖山上,所以橄欖山其實是猶太人的墳場。山腳下的客西馬尼園就是耶穌習慣禱告的地方。路加福音寫到:「耶穌出來,照常往橄欖山去,門徒也跟隨他。」(路22:39)可見門徒都知道,耶穌有重要事情的時候,會到橄欖山去向上帝禱告。
6.主耶穌在此上升入天際
另外,耶穌從死裡復活,最後升天的地點也是在橄欖山。「他們正看的時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雲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見他了。」(徒1:9)「有一座山,名叫橄欖山,離耶路撒冷不遠,約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當下,門徒從那裏回耶路撒冷去。」(徒1:12)他們在山上看著耶穌升天,直到看不見了,還是傻傻的望著天空。於是有兩個天使出現,對他們說:「加利利人哪,你們為甚麼站著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徒1:11)
7.主耶穌在末日降臨這裡
上述使徒行傳一章11節其中有一個意思是,耶穌在橄欖山升天,將來再來的時候,也要降臨在橄欖山,這是撒迦利亞書所記載的。「那日,他的腳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東的橄欖山上。這山必從中間分裂,自東至西成為極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亞14:4)有聖經學者因為這段經文就去探測,發現橄欖山下真的有一個東西向的斷層。所以橄欖山不只有耶穌的禱告和教導,也包括耶穌再臨與末日的啟示。
III. 那一夜在客西馬尼
接著我們來看那天晚上在客西馬尼園發生的事件。
1.主耶穌涉過汲淪溪
主耶穌在耶路撒冷城內與門徒吃最後的晚餐後,就帶著他們出城,下了錫安山到汲淪溪畔。這天是逾越節,許多以色列人都到聖殿去獻祭。獻祭用的羔羊所流出的血,經由城裡的排水溝流進溪內。可以說耶穌聞著獻祭羔羊的血水的味道,為我們禱告。接著帶門徒過了汲淪溪,到客西馬尼園。「耶穌說了這話,就同門徒出去,過了汲淪溪。在那裏有一個園子,他和門徒進去了。」(約18:1)
2.壓出油叫客西馬尼
「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就對他們說:你們坐在這裏,等我到那邊去禱告。」(太26:36)客西馬尼Gethsemane的原意是將油榨出來(Oil Press)。橄欖採收之後,他們會將橄欖搗碎,放在布袋裡,再用石頭和槓桿擠壓。壓出的橄欖油是暗紅色的,就像是鮮血。如果有機會到那邊旅遊,就可以看到實際的工具展示。這橄欖油除了在獻祭時會用到之外,在設立祭司或君王的時候,也要抹油。這個油是用壓出來的,因此在以賽亞書說:「……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 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賽56:5-6)當天晚上耶穌是很傷痛的,為了拯救世人真需要如此嗎?他對上帝說,難道不能有其他方法?
3.肉體軟弱心靈願意
要承擔所有人的罪孽,在面對這樣的重擔與壓力、痛苦的時候,耶穌希望有人能陪伴他,給他一點支持和安慰。因此他叫三個最親愛的門徒陪他往前走,在與他比較靠近一點的地方等待。沒想到耶穌自己往前去禱告回來時,他們都睡著了。所以耶穌對他們說:「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26:41)
4.天人交戰汗如血滴
那時耶穌禱告非常掙扎,「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22:44)
5.天使扶持加添能力
在如此痛苦的時刻,連最親的門徒都沒辦法陪伴他。但天父卻在意他的孤單,派了天使來加添他能力。「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路22:43)
6.猶大出賣親吻為記
禱告完時已經入夜,周圍很暗沒有燈火。猶大領著兵丁來抓耶穌,用親吻、也就是朋友見面的招呼方式作為暗號,來指明耶穌。耶穌對這個友善行為包裝著的背叛感到非常傷心。「說話之間,來了許多人。那十二個門徒裏名叫猶大的,走在前頭,就近耶穌,要與他親嘴。耶穌對他說:猶大!你用親嘴的暗號賣人子嗎?」(路22:47-48)
7.保護門徒就愛到底
看到耶穌將要被抓,門徒們都嚇壞了。耶穌為了保護他們,就對這些來抓他的士兵說「你們抓我就好了」。「耶穌說,我已經告訴你們,我就是。你們若找我,就讓這些人去吧。這要應驗耶穌從前的話,說,你所賜給我的人,我沒有失落一個。」(約18:8-9)耶穌直到最後都保護著他的門徒們。
8.門徒離棄全部逃逸
門徒見到耶穌被抓,就都逃跑了。「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可14:50)其中一個跑得比較慢的被抓到,掙扎著使出了金蟬脫殼之計,丟下衣服赤身逃走(可14:51~52), 有人認為他是馬可福音的作者。耶穌在客西馬尼禱告的時候,因為忍受痛苦而要他的門徒們陪伴,結果他們卻睡著了。接著他們又在耶穌被抓的時候逃走了,這就是耶穌在客西馬尼的經歷。
IV. 客西馬尼的禱祈
耶穌這個禱告的內容很簡單,他總共禱告了三次。
1.倘若可行叫這杯離去--表達自己意願
「杯」在舊約指的是上帝給罪人的罰酒,也就是神的憤怒。耶穌說「倘若可行」的意思,是在表達自己的意願。「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倘若可行,英文是If possible,裡面有兩個意涵,一個是能力、一個是意願。上帝難道沒有能力挪去這個痛苦?肯定是有的,所以剩下就在於上帝的意願。上帝既然一定要拯救罪人,但是他們罪孽的代價又一定要償還,那就必須有人為這罪付上代價。在馬可福音寫的是,耶穌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可14:36)「在你凡事都能」,因此不是上帝沒有能力,而是「叫這杯離去」這個選擇不符合上帝旨意。
2.必要我喝成全神旨意--明白上帝旨意
耶穌第一次禱告是說:「如果可以,就讓我不要喝。」第二次禱告的內容是:「如果不行,那我就喝吧。」「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太26:42)使徒行傳也寫到:「他既按著神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上,殺了。」(徒2:23)
3.三次禱告順服神到底--順服上帝旨意
「耶穌又離開他們去了。第三次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太26:44)「耶穌就對彼得說: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約18:11)上帝的旨意是什麼?之前說過上帝的四種旨意:
定旨Permanent,是上帝要成就的、已經既定的旨意。也就是定旨先見Decree。
令旨Prescriptive,是上帝希望我們遵守的旨意。就是律例典章Demand。
許旨Permissive,是上帝尊重我們的自由,讓我們可以做出不合上帝心意的選擇。是允許任憑Deferral。
恩旨Providential,是我們做錯事情之後,上帝給我們再一次機會,恩典的旨意。也就是救贖挽回Delivery。
回到起初,上帝造人之後,在伊甸園內對亞當說,只有善惡樹的果子不可以吃。這是上帝的令旨,吩咐他們不准吃。但是這個令旨也伴隨著許旨,選擇的權利還是在亞當和夏娃手裡,而他們在引誘下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濫用了許旨,冒犯了令旨。而在上帝的原則,也就是他的定旨中,叛逆者必死。但在這天晚上,耶穌來到客西馬尼園,他沒有濫用許旨而是順服了令旨,成全了上帝的恩旨,也就是人類的救恩,讓我們在上帝的定旨下還有轉寰的餘地,只要願意信靠耶穌就能得到生命。
V.結論:我們的客西馬尼
1.客西馬尼是人生的危機
我們在人生中或多或少會碰到像耶穌所面對類似的困難,要做出正確的抉擇,常需伴隨著很大的代價,使我們不太願意,我們要學習耶穌在面對這樣極大的困難時所做的行動。希伯來書說:「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他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來5:7-9)這段經文說的應該就是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不是指耶穌免死,而是指耶穌禱告中說「願意上帝旨意成就」的部份。耶穌的禱告有兩部份,第一個是「If possible,讓我免死」,另一個是「不照我的意思,願你的意旨成全」,在這掙扎中上帝就加給他能力、幫助他可以順服上帝的旨意。所以「蒙了應允」是指後面的「學了順服」,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
2.大膽到主前表達我心意
當我們遇到困難,我們可以像主耶穌一樣,來到神面前向他大膽訴說自己的想法。耶穌並沒有隱藏自己的感受,而是明白的跟上帝說自己的意願:如果可以、我不想要死。但是說完之後,仍然承認上帝的全知全能、還是順服於上帝更美的旨意。「如果我的意願和上帝的意願不同,那我選擇順服。」這是耶穌禱告的意思。
3.請屬靈夥伴陪伴與扶持
在此困難的時刻,希望上帝賜給我們好的屬靈的同伴,給我們支持和鼓勵;不要像彼得、雅各、約翰那樣,在耶穌需要他們的時候卻打瞌睡。
4.上帝派天使增加我能力
如果人的陪伴不足夠,求上帝差派天使增加我們的能力,讓我們有力量能夠熬過艱難。
5.求主助明白順服神旨意
最重要的是,在困境中讓我們能夠明白神的旨意,然後選擇順服。
6.經危機更成熟討神歡喜
在人生中每一次的客西馬尼,我們與主的關係將會愈來愈親密、成熟。在危機之中,有掙扎也有眼淚,但是若我們說:我要順服上帝的旨意。則經歷過後,將讓我們更加的成熟,成長為神所喜悅的生命。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當我們在侍奉你的時候,有時會看見很好的成果,許多人因為我們得到幫助,我們為此感謝讚美你。有時候我們會經歷到像你在客西馬尼中所遭遇的困難與掙扎,前面的道路充滿痛苦、要付的代價太過高昂。讓我們學習不只在如意的時候向你禱告,而是在困境中能與耶穌一同進入客西馬尼園,向你表達我們內心的掙扎和期待。求主在這樣的時候給我們天使的幫助,讓我們明白你的心意,並且讓我們學習順從你的旨意。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