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系列(七):福音朋友 -- 蔡茂堂 牧師 -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和平快報 :
首頁
Homepage
和平教會首頁
講道集總覽
管理者登入
目錄 :
文字稿
禱告系列 (65)
小組系列 (30)
愛的系列 (24)
重建系列 (22)
建造系列 (21)
管家系列 (21)
聖經中的婦女 (18)
操練敬虔系列 (14)
啟示錄系列 (13)
大衛系列 (13)
莊信德 傳道 (12)
王榮義 牧師 (11)
講道集文字稿目錄 (11)
宣道系列 (9)
董倫賢牧師 (8)
過年系列 (8)
耶穌的比喻 (7)
聖誕系列 (7)
做主見證系列 (6)
復活節系列 (6)
母親節系列 (6)
商正宗牧師 (4)
林鴻信 牧師 (4)
MP3 下載 (1)
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Home
»
小組系列
» 小組系列(七):福音朋友 -- 蔡茂堂 牧師
小組系列(七):福音朋友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8年3月9日 星期日 | 下午3:19
寫作於2008.03.0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台語
國語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上一次我們提到神的朋友,在聖經記載中只有兩人被稱為此―摩西和亞伯拉罕。亞伯拉罕為何是神的朋友?因為他信靠上帝。摩西為何是上帝的朋友?因為他跟神很親近,他在營外有一個會幕,常去那裡親近神。今天我們要提到的是另一種朋友,叫作福音朋友(Gospel Friend)。
Ⅰ、引言:酒店牧師顏金龍
先介紹一位奇特的牧師,是「神愛教會」的牧師。這間教會位於台北的六條通―林森北路和中山北路之間,那裡是有名的綠燈戶、酒家區。這位牧師每天上酒家,甚至有記者因此去採訪他。他是顏金龍牧師,是泰雅族(Atayal)的原住民,小的時候很討厭去教會,但後來神感動他去日本讀神學院,並在神學院認識了他的太太丸山陽子,夫妻倆畢業後就回到台灣。顏牧師夫婦看見有許多原住民的女孩在酒家賺取家中所需的金錢,他們的反應並非責罵這些女孩,而是因著愛,在一間又一間的酒家中去接觸她們。剛開始時,他也很害怕,說不定會被店家打出來,但是當女孩們聽到一個原住民的牧師用他們的母語來為她們禱告時,孩子們都很受感動,當中慢慢有人就希望牧師可以在她們上班前陪她們禱告、查經,也有人就開始決定要離開該場所,而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Ⅱ、約翰與耶穌的對比
1、 寬以待人、貪食好酒
耶穌基督也是這樣,祂在當時赦免一位妓女的罪,祂被稱為罪人的朋友;利未想跟從耶穌,就請了所有他的朋友來參加筵席,耶穌就去與當時人們都討厭的稅吏一同吃飯喝酒,「人子來,也吃也喝,你們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路7:34)這個「也吃也喝」的中文翻譯得太客氣了,英文是“a gluttonous man, and a winebibber”,就是好吃鬼,吃很多也喝很多。不只這樣,耶穌竟跟那些大家認為不好的人同在一處,所以耶穌被法利賽人批判著。
2、 嚴以律己、被鬼附著
約翰就不一樣,他令人尊敬,甚至懼怕,因為他嚴格約束自己的生活,穿駱駝毛的衣服、吃蝗蟲野蜜、滴酒不沾。神要他傳達的是要從罪惡中悔改的信息,「他在主面前將要為大,淡酒濃酒都不喝,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他要使許多以色列人回轉,歸於主―他們的神。」(路1:15-16)。後來他將耶穌介紹給以色列人,但耶穌所做的卻跟他完全相反,又吃又喝,並且與罪人相處,當約翰被關在牢裡時,就派他的學生去問耶穌,祂回答:「你們去,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路7:22)約翰傳講的是悔改,耶穌傳講的則完全是另外一個信息-福音,是回應赦罪、醫治的慶祝,約翰和耶穌剛好是相反的。
3、 智慧之子、智慧為是
法利賽人看見約翰如此嚴以律己、能禁食多天,就說他是被鬼附;看耶穌每天吃喝,就說祂貪食好酒。但耶穌說,其實重要的不是看他怎麼表現,而是看他結出來的是何種果子,「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他來。」(路6:44)耶穌的答案是:「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這個「子」是指果子,也就是說,不論約翰或耶穌,他們所帶領出來的門徒,從其生活就能看出他們所傳的是對的。約翰傳的是要悔改,耶穌傳的是要接受神的恩典,這兩種信息串起來是要帶來一個新的開始、新的生命。他們的方式不同,但是目的一致,都是要讓人從罪惡中悔改,轉向真神,得到釋放醫治的恩典。所以在路加福音第六章說,「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藜裡摘葡萄。」(路6:44)生活是由信息帶出來的,而非以行為表現來作論斷。
Ⅲ、人子耶穌罪人朋友
1、 呼召利未成為門徒
耶穌除了又吃又喝,也作罪人的朋友,為法利賽人所詬病,而這正是我今天要講的題目。基督徒能和那些人們認為不好的人作朋友嗎?應該和他們作朋友嗎?耶穌看見一個稅吏利未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而且還參加利未擺的筵席,因而遭法利賽人批評、稱祂為罪人的朋友。耶穌的回答是,若要讓他們有一個新的前途,就是要跟他們作朋友才能改變他們,所以耶穌勢必要跟他們接觸認識、作朋友。「耶穌出去,看見一個稅吏,名叫利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撇下所有的,起來,跟從了耶穌。利未在自己家裡為耶穌大擺筵席,有許多稅吏和別人與他們一同坐席。法利賽人和文士就向耶穌的門徒發怨言說:你們為什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呢?耶穌對他們說: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27-32)
2、 罪女哭泣香膏抹主
耶穌不只這樣,並且還讓妓女來吻祂的腳。耶穌這次是讓法利賽人請吃飯,那時人們是側趴著吃飯,腳朝向外。有一個女人突然來了,在耶穌的腳上哭泣,然後用她的頭髮去擦耶穌的腳,並且倒上香膏,「那城裡有一個女人,是個罪人,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家裡坐席,就拿著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穌背後,挨著他的腳哭,眼淚溼了耶穌的腳,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用嘴連連親他的腳,把香膏抹上。」(路7:37-38)這讓請客的主人看了很不舒服,想著耶穌難道不怕有人會覺得這樣不好嗎?耶穌把主人心裡的嘀咕講出來,用比喻說:「有一個人欠了主人五塊錢,另一人欠主人五千塊,主人對他們都說不必還了,你想哪一人得到的恩典較多?」,耶穌繼續說:「所以我告訴你,她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她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路7: 47)耶穌告訴我們,讓罪人從罪惡中能回轉來作主的門徒,其方法不是指責、而是赦免,讓他有一個新的開始。得到這樣恩典的人,是充滿了感恩,他的反應是願以愛心來奉獻,如同這位女人把最寶貴的香膏打破來抹耶穌的腳。
3、 尋羊找錢浪子回頭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路15:1-2)耶穌知道法利賽人在旁嘀咕,就說了一個故事給他們聽:有一個女人丟了一塊錢,她點燈將其找出來;有一個牧羊人丟了一隻羊,他把九十九隻羊放著,去把那走失的迷羊找回來;最後耶穌再講了個有趣的故事―浪子回頭-當這個離家放蕩的小兒子回來時,他父親就擁抱迎接他,「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20節)在家中的大兒子心裡不高興,「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 28節)。耶穌在一個故事中就提到了兩個浪子:小兒子是大家公認的壞人,大兒子是自以為的好人、但心裡卻充滿苦毒,而這位父親是代表上帝,祂擁抱迎接那知道回頭的小兒子,對於不知道自己錯的大兒子則是出去勸他悔改,所以兩個浪子都需要神的恩典。耶穌用這個故事來告訴法利賽人:你們批評別人不對,你們內心本身也是需要回轉的。
4、 撒該下樹接待耶穌
最後一個故事,是關於耶穌跟另一個稅吏的互動。耶穌不只讓他請吃飯,並且在他家留宿,「耶穌到了那裡,抬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路19:5)過了這夜,隔天這個稅吏就對眾人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8節)這裡顯出耶穌對軟弱當中的人的愛、呼召、與赦免,祂帶來的是生命完全的轉變-撒該願意賠償,這是關於公義,他願意幫助,這是關於慈愛,所以撒該轉變得既公義又充滿慈愛。我喜歡一句話:「Every Saint has a past, Every sinner has a Future.」,就是說,每一個聖徒都有一個過去,但是每一個罪人都有一個將來,我把它翻譯成中文:「不被既往困住,奔向光明前途」,我想這是耶穌與罪人作朋友的最大恩典;我再加上一句話:「The Grace of a friend brings "the Past" of a sinner into the Future of a Saint.」,就是對於那些在罪惡中的人,給予他們一個盼望,讓他們能擁有不同的明天。耶穌為什麼要作罪人的朋友?因為朋友的友誼可以幫助一個在罪惡中的人,從罪中的過去轉變成為聖潔的將來。
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然而,我們能這樣效法耶穌嗎?不會有危險嗎?華人的智慧告訴我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為何耶穌都跟罪人在一起呢?聖經裡也的確教導我們不要接觸那些人:
1、 不與瞞哄人的同群
詩篇說:「我沒有和虛謊人同坐,也不與瞞哄人的同群」(詩26:4)。
2、 濫交朋友自取敗壞
箴言說:「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箴18:24)。
3、 信與不信勿負一軛
新約也警告我們不要與不信的在一起,「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林後6:14)
4、 世俗為友與神為敵
如果我們想與他們作朋友,就是和上帝作敵人,「…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雅4:4)那為何耶穌和他們作朋友?我們又該如何和這些人作朋友?如何交往我們的福音朋友?
Ⅴ、如何交往福音朋友
1、 香壇盛火跑到會眾
我想到舊約中有一個故事,就是當猶太人背叛神、上帝開始處罰猶太人的時候,摩西跟亞倫說:「拿你的香爐,把壇上的火盛在其中,又加上香,快快帶到會眾那裡,為他們贖罪;因為有忿怒從耶和華那裡出來,瘟疫已經發作了。」(民16:46)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畫面,是指亞倫要幫助這些在瘟疫當中的人免去滅亡。他要做兩個動作:先要跑到聖所裡,從神的面前將壇上的火引到香爐內;再來,他要跑到瘟疫區中,拿著香爐站在會眾當中為他們禱告。如果亞倫因為看見百姓在瘟疫中,就跑進聖所裡不斷禱告,他是救不了那邊的人;如果亞倫是直接跑到百姓那裡,也救不了這些人,因為沒有從香壇上取得火。所以若我們要和這些還沒有信主的人作朋友,我們必須要有兩個動作:每天到神的面前,從神支取力量、支取恩典,並且,我們也要每天到他們當中去,和他們有互動往來,如此才有可能將神的聖潔和恩典帶到他們當中,才能真正幫助我們的福音朋友。
2、 受差入世卻不屬世
耶穌基督在最後晚餐時,作了一個很長的禱告,當中有一段內容就是為祂的學生禱告,因為祂曉得學生們要被差派到世界當中時,可能會被世界影響;但若不差派他們去,這個世界就不可能被神的愛影響。耶穌禱告著:我差他們進入世界,可是「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求祢用真理使他們成聖;祢的道就是真理。祢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約17:16-18)這當中有個緊張的關係,我們雖然是被主差到世上和這世界的人作朋友,但我們需要倚靠主的真理來讓我們活出與世界不同的生活,這就叫作「在世不屬世in but not of the world」──神要我們與他們作朋友,但也保守我們同流不合污。我們若不去接觸他們,就無法將主的愛帶到他們當中;我們若與他們接觸,就需要神的真理來保守我們成聖,否則的話,最終我們可能就與他們一樣。
3、 負主的軛學主樣式
去的時候,不是自己去,而是一定要和主耶穌一起去。主邀請我們的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太11:29),所謂「我的軛」,就是兩隻牛一起拖著車的軛,所以主說「你來負我的軛」,是說「你同我負軛」,這代表即使有著問題時,主就在我們的旁邊,是祂陪著我們去到他們當中,所以我們是與主負軛,並學習主謙卑柔和的態度。
4、 挑戰代價尊重抉擇
最後主耶穌到他們當中,不只是接納、赦免他們,祂也給予他們挑戰和代價,且最後還尊重對方的決定。當我們與這些未信主的人作朋友時,我們要學主的樣式。耶穌看見一個年輕的官,他平日生活表現很好,在聖經中描述耶穌「愛他」的不多,這年輕人是其中一個。耶穌愛他,並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臉上就變了色,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可10:21-22)耶穌與他作朋友,並告訴他跟從主的代價:你需要付上代價、有所改變;然後耶穌讓這個朋友自己決定要不要來跟隨耶穌。結果,這位年輕人因為自己的產業太多,他的決定是沒有辦法跟隨主,耶穌就讓他離開了。我想,這是對朋友最大的尊重。有時候我們傳福音可能會因為朋友的不信,而惱羞成怒,但耶穌沒有,祂讓這年輕人有時間再回去思想,而或許有天他會改變。昨天我們在上小組裝備課程時,我提到尼哥德慕半夜找耶穌,耶穌對他說了些話,然後聖經就沒有再記載尼哥德慕究竟有否決志。直到耶穌快被審判定罪時,法利賽人中有一個說:「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做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他的罪嗎?」(約7:51)約翰福音就記載了這個官就是半夜去找耶穌的人。後來耶穌死了,被埋葬卻沒有香膏時,為耶穌預備香膏的就是這個尼哥德慕。所以,耶穌等尼哥德慕這麼久,等至耶穌死了尼哥德慕才有勇氣表白、跟隨耶穌。各位弟兄姊妹,當我們在與這些未信主的人作朋友時,我們要學主的榜樣。
Ⅵ、結論:半夜敲門的朋友
耶穌曾講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祂說,有一個人半夜在睡覺,我將他稱作「睡覺的朋友」,他有一個朋友晚上來吵他,我把他稱作「敲門的朋友」,「耶穌又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到他那裡去,說:朋友!請借給我三個餅;因為我有一個朋友行路,來到我這裡,我沒有什麼給他擺上。那人在裡面回答說:不要攪擾我,門已經關閉,孩子們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來給你。我告訴你們,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但因他情詞迫切的直求,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路11:5-8)故事中有三個朋友:「睡覺的朋友」「敲門的朋友」「來訪的朋友」,很清楚的,「睡覺的朋友」是上帝,「敲門的朋友」是我們基督徒,「來訪的朋友」就是福音朋友。神要我們與祂親密,到一個程度是敢在半夜去敲門。對於不太熟的人,我們不敢半夜打擾吧?但若是好朋友,我們真有緊急的事情時,會打電話給他,向他求。我曾聽過曾牧師分享一個見證,他帶著少契聚完會,而後一同去吃宵夜,菜點好、才剛坐下來,就接到他朋友打電話來說:「昭瑞啊…我喝醉酒了…不能開車…你可不可以開車送我回基隆…」,昭瑞牧師並沒有回絕,反而直接說:「好,你等我一下」,就把宵夜的錢先付了,跟少契輔導與學生交代後,就開車去將他朋友載回基隆。你敢打這樣的電話嗎?你有這樣的朋友嗎?你和上帝之間好到可以半夜找祂嗎?你有朋友和你好到他會來拜託你嗎?這個「基督門徒」既是「睡覺朋友」的朋友,也是「來訪朋友」的朋友,所以我們基督徒要作上帝的朋友,也要有福音的朋友,我們才能將耶穌基督的愛帶給其他的人。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我們感謝祢,因為祢到世上來,就是要作罪人的朋友,祢不忌諱來被社會指指點點,祢樂意接觸那些在罪惡中的朋友,跟他們吃飯、跟他們喝酒,作他們的朋友。主,祢說祢到世上來,就是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用祢的愛給這些人一個盼望。我們承認有時候我們太潔身自愛,我們當了基督徒越久,我們的未信主朋友就越來越少,我們常常把基督徒當成一個能夠進天堂的護照,我們成為一個基督教的中產階級俱樂部,我們的朋友都是基督徒,主,我們已經失掉我們的福音朋友。或許我們在教會久了,我們跟神之間也太習慣了,我們沒有成為上帝的朋友,我們沒有每天跟神有親近的關係,我們也沒有跟周圍還未認識祢的人成為朋友,我們成為一個自以為是的基督徒。求主幫助我們,每一天能夠跟祢親近,到祢的聖壇前領受祢的真理,每一天願意花時間,跟還沒認識祢的人,作福音的朋友,既能夠成為上帝的朋友,也能夠擁有福音的朋友,好讓我們能夠把神的愛和盼望,帶到他們當中,讓更多的人來一起分享,把這樣的恩典賜給我們,這樣跟祢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們!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本月內容
3月
(7)
2月
(9)
1月
(7)
12月
(5)
11月
(7)
10月
(10)
9月
(21)
8月
(18)
7月
(23)
6月
(15)
5月
(16)
4月
(9)
3月
(7)
2月
(8)
1月
(17)
12月
(4)
11月
(15)
10月
(5)
9月
(5)
8月
(4)
7月
(4)
6月
(15)
5月
(11)
4月
(10)
3月
(15)
2月
(10)
1月
(29)
12月
(11)
11月
(20)
10月
(12)
9月
(18)
8月
(14)
7月
(13)
6月
(12)
5月
(12)
4月
(13)
3月
(16)
2月
(11)
1月
(15)
12月
(16)
11月
(11)
10月
(14)
9月
(15)
8月
(11)
7月
(19)
6月
(12)
5月
(12)
4月
(16)
3月
(18)
2月
(18)
1月
(34)
12月
(11)
11月
(14)
10月
(9)
9月
(17)
8月
(11)
7月
(23)
6月
(7)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6)
6月
(4)
5月
(3)
4月
(5)
3月
(4)
2月
(4)
1月
(3)
12月
(6)
11月
(5)
10月
(6)
9月
(1)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6)
2月
(3)
1月
(6)
12月
(3)
11月
(4)
10月
(5)
9月
(3)
8月
(5)
7月
(4)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4)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3)
9月
(4)
8月
(4)
7月
(4)
6月
(5)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2)
9月
(5)
8月
(3)
7月
(5)
6月
(3)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2)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4)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3)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5)
10月
(3)
9月
(2)
8月
(7)
7月
(7)
6月
(3)
5月
(4)
4月
(3)
3月
(3)
2月
(2)
1月
(5)
12月
(3)
11月
(1)
10月
(1)
9月
(3)
7月
(4)
6月
(3)
5月
(1)
1月
(2)
12月
(5)
11月
(5)
10月
(10)
9月
(4)
8月
(3)
7月
(4)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2)
2月
(4)
1月
(2)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