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系列(二) : 福音 (2) Gospel -- 蔡茂堂 牧師 -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和平快報 :
首頁
Homepage
和平教會首頁
講道集總覽
管理者登入
目錄 :
文字稿
禱告系列 (65)
小組系列 (30)
愛的系列 (24)
重建系列 (22)
建造系列 (21)
管家系列 (21)
聖經中的婦女 (18)
操練敬虔系列 (14)
啟示錄系列 (13)
大衛系列 (13)
莊信德 傳道 (12)
王榮義 牧師 (11)
講道集文字稿目錄 (11)
宣道系列 (9)
董倫賢牧師 (8)
過年系列 (8)
耶穌的比喻 (7)
聖誕系列 (7)
做主見證系列 (6)
復活節系列 (6)
母親節系列 (6)
商正宗牧師 (4)
林鴻信 牧師 (4)
MP3 下載 (1)
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Home
»
小組系列
» 小組系列(二) : 福音 (2) Gospel -- 蔡茂堂 牧師
小組系列(二) : 福音 (2) Gospel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 | 上午10:42
台語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上週我們開始講到福音,今天雖然用的也是同樣的聖經節,但是上週是從上帝的角度看福音,這週我們是從人的角度來看福音。到底什麼是福音?上個禮拜我們說福音是顯明上帝的公義,福音成全上帝的大能。上帝有三個公義在福音上面顯明︰審判性的公義、恩賜性的公義、和代贖性的公義;審判性的公義讓我們看見上帝是公義的上帝,恩賜性的公義讓我們看見上帝是慈愛的上帝,代贖性的公義讓我們看見上帝特別的智慧──祂將公義和慈愛在十字架上完成。我們的天父要先決定設立福音,聖子耶穌基督要願意為我們犧牲,聖靈要感動我們,這樣才是上帝的大能,我們才有福音。當我們接受這個福音的時候,天父稱我們為義、聖靈幫助我們成聖、將來聖子從天降臨要帶領我們進到榮耀裡面──這是從上帝的角度來看福音。然而這段經文不是單從上帝的角度來看,也從人的角度來看︰第一,經文說「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福音首先是給猶太人,後來是給希利尼人,同樣是人,為什麼是猶太人先?這個「先」是什麼意思?這是從人的角度來看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上帝先揀選猶太人?怎麼沒有先揀選台灣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了解呢?第二,「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什麼叫作「本於信,以致於信」?到底信本身是什麼?台語的翻譯是「從信到信」,中文的翻譯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台語的翻譯是比較接近原文的意思,因為英文的翻譯是from faith to faith。最後一句經文中文的翻譯是「義人必因信得生」,白話字/河洛話翻譯作「為信來活」,華語是「因信得生」,兩者的意思不太一樣,在牧函上我有稍微分析一下──這句話如果照中文的意思是說「我們信,所以我們得到永生」,台語是「我們在信裡過生活」,我想兩種翻譯都對,我們如果在信裡過生活,將來我們在信裡就得到永生,所以一個是看現在,一個是看將來,今天我則是要從「現在」來解釋︰在將來我們當然會領受,然而我們現在應該如何在信裡生活,不是在信裡得永生。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三樣功課。
Ⅰ、引言:走鋼索的信心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走鋼索的人很有信心於自己不會掉下來,所以他就在兩棟高樓上拉起鋼索,拿著平衡桿開始往返數趟。之後他問觀眾說:「你們相信我不會掉下來嗎?」大家都相信,他又說:「你們相信我不用平衡桿也不會掉下來嗎?」不知道,因為這支平衡桿很重要,是重心的工具。結果他就放下平衡桿往返走一趟,依舊沒有掉下來,大家給他熱烈的鼓掌,「太厲害了!」他說:「你們相信我都不會掉下來嗎?」大家都說相信,「那你們有誰敢讓我背著他再走一次呢?」在場沒有半個人願意,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後來有一個小朋友自願出來,走鋼索的人就把他背在背上,小心翼翼的前進,最後仍然安全的走過,大家再次的給他最熱烈的掌聲。請問,在下面的觀眾真的相信走鋼索的人不會掉下來嗎?相信。那背在背上的小朋友他相信嗎?也相信。然而這兩種信不太一樣吧──觀眾的相信是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相信(反正摔下來的不是我),小朋友則是以當事者的角度來相信自己被背也不會掉下來(這就跟自己有關了);觀眾的信是Believe(相信),小朋友的信是Trust(信靠),信「靠」就比相「信」多一個動作,英文也是兩個不同的字,中文可能只有一個「信」。相信對方不會摔下來和相信自己被背也不會掉下來是不同的,這是從相信到信靠。
Ⅱ、先猶太後希臘
1、揀選(Election):亞伯拉罕
首先我們來看順序的問題,Jew first, also Greeks,為什麼猶太人先呢?一般我們說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希利尼人代表的是沒被上帝揀選的人,叫作外邦人(現代中文譯本),為什麼保羅會說「猶太人先」呢?聖經說上帝在世人中、在吾珥地揀選一個人,這個人跟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上帝就是揀選他,他叫作亞伯蘭,上帝還給他改名叫亞伯拉罕,尼希米第九章7節說:「祢是耶和華神,曾揀選亞伯蘭,領他出迦勒底的吾珥,給他改名叫亞伯拉罕。」所以是上帝先揀選了他,並且跟他說:「…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12:3)。「揀選你不是因為你特別好,而是要你去做一件事情,透過你,地上的萬族要得到我的祝福,這是我的應許,你肯接受這個責任嗎?」所以他被揀選不是特權(Privilege),而是一個託付。
2、聖言(Revelation):摩西律法
之後上帝在他的後裔中揀選一個人,叫作摩西,上帝要他上山,「我要向地上的人說出我的旨意,現在我要你把它刻在石頭上,教訓他們遵守」,因此我們說猶太人的「先」,是先得到上帝的話,先領受到上帝的啟示,保羅在羅馬書說:「這樣說來,猶太人有什麼長處?割禮有什麼益處呢?凡事大有好處:第一是神的聖言交託他們」(羅3:1-2)。這不是要讓猶太人展現自己是被揀選的族類,「哼,我有你們沒有」,上帝的意思是要他們把這個信息傳講給世人聽,在以賽亞書說:「我―耶和華憑公義召你,必攙扶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作外邦人的光」(賽42:6),所以上帝期待透過猶太人,能夠將上帝的律法教導訓誡給全世界的人知道。人在神的面前,沒有辦法靠行出律法來稱義。
3、救恩(Salvation):耶穌基督
上帝也從猶太人中間讓耶穌降生,所以救恩也是從猶太人出來的。耶穌基督在敘加的古井旁跟撒馬利亞的婦人說:「…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約4:22),既然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所以是猶太人先聽到。上帝揀選亞伯拉罕、上帝把祂的話寫給摩西知道、上帝讓耶穌基督在猶太人中降生成為救主,來完成這個救贖計畫,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這個救恩不是只有救猶太人,也要救外邦人,「所以你們當知道,神這救恩,如今傳給外邦人,他們也必聽受」(徒28:28)。
4、審判(Judgment):作惡行善
這樣看來似乎猶太人都便宜佔盡,上帝先揀選猶太人的祖先,上帝也把十誡給他們,耶穌也從他們那裡出來,怎麼不分配一下,怎麼都給他們呢?在這第四點,你就知道那樣的「先」是有代價的,就是審判也是從猶太人先開始,聖經說到的「先」,只有三個,其中一個是說福音,兩個是說審判,這很有意思︰「將患難、困苦加給一切作惡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卻將榮耀、尊貴、平安加給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2:9-10),我想這樣還算公道吧,你先領受到上帝的啟示,你就要在上帝的面前負責任,所以他們會先受審判。然而不只是猶太人先受審判,全世界的人都要面對上帝的審判,所以在福音上面,猶太人在時間上的確是優先,但是在上帝的心中,猶太人並沒有優先,他們是上帝要把福音給世人的一個工具,上帝是揀選他們作為器皿,因為猶太人和外邦人一樣壞,上帝揀選亞伯拉罕不是因為他比別人好,猶太人和希利尼人都是罪人,所以優先並沒有比較佔便宜,「…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惡之下」(羅3:9)。上帝不只是猶太人的上帝,或只作被揀選的亞伯拉罕的上帝,上帝也是外邦人的上帝。耶穌基督不單是猶太人的主,聖經說:「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別,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祂也厚待一切求告祂的人」(羅10:12),這句話希望我們要留意,受揀選的人在舊約叫作猶太人,在新約我們說是基督徒,有時候我們會侷限的認為主耶穌只聽我們的禱告,不知道你有這樣想過嗎?耶穌只聽基督徒的禱告?但是經文這裡說「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別…祂也厚待一切求告祂的人」。我常說,還沒受洗的人也可以跟神禱告,上帝也會聽他的禱告,上帝也會聽不是基督徒的禱告,所以你可以鼓勵未信主的人禱告。聖經說,上帝不只是猶太人、不只是受揀選的人的上帝,不只這樣,神還聽他們的禱告並恩待他們,這是我對聖經的了解。猶太人要得救、外邦人要得救,同樣都要受到同一位聖靈的感動,不是說猶太人就不用、外邦人才需要。聖經說:「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林前12:13)。所以不論是聖父、聖子、聖靈,猶太人和外邦人都是一樣。這樣的話,他們的優先是優先什麼?我把它稱之為「救恩歷史Historical Contingency」的「先」,因為上帝是要透過猶太人把救恩完成、並給予全世界,不是猶太人在神學上比較優先,他們沒有Theological Biological(神學性生物種),不是猶太人的品種比較好或是比較敬虔,而是上帝為了完成救贖計畫,祂使用猶太人來完成祂的救恩,如此而已。
Ⅲ、本於信致於信 (From faith to faith)
1、從亞伯拉罕到耶穌基督
再來我們講第二個問題,什麼叫作由信到信(from faith to faith)──由誰的信到誰的信?第一個我要講的是,從亞伯拉罕的信到耶穌基督的信。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是所有的人類中能夠得到上帝救恩的第一人;耶穌基督是救恩的完成,所有人能夠領受救恩是因為耶穌基督的信。但是這兩個人對耶穌基督的信是不完全一樣的:亞伯拉罕是信靠,信靠上帝的應許(Trust Promise),上帝應許他,他就相信,所以上帝就把他稱為義;耶穌基督是信服,上帝說的,祂就去遵行,所以又比信靠更進一步,最後完成上帝的應許,上帝的應許在耶穌的信服上得到榮耀。聖經說:「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15:6)。而耶穌基督是信服、服從(Obey Fulfill)上帝,直到死在十字架上,「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所以亞伯拉罕才可以稱為義。耶穌的信帶來順服(Submission),亞伯拉罕的信帶來倚靠,所以從亞伯拉罕倚靠的「信」,到耶穌順服的「信」,我們的福音才得到完成,這是第一點。
2、從因信稱義到由信成聖
第二點,對我們個人來說,我們是因為信才進入和神的關係,我們在信裡讓彼此的關係得到完成︰因信稱義到由信成聖。我們的心相信、口承認(Event),一生一次(Once),就可以稱義。然而在稱義之後,我們還需要聖靈和聖經不斷的光照,這是一生的過程(Life Process),這個也是信。聖經這樣說:「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羅5:1)。聖經也說:「…因為祂從起初揀選了你們,叫你們因信真道,又被聖靈感動,成為聖潔,能以得救」(帖後2:13)。所以我們是因信稱義,也是由信到信,從稱義到成聖。
3、從因信蒙恩到蒙恩增信
在成聖的過程中,「信」有它一定的過程。因為從信開始,我們得蒙上帝的恩典,再從上帝的恩典,使我們的信更增添,我們用信心來到上帝的面前,上帝就用恩典回應我們的信心,這樣我們的相信和上帝的恩典就開始產生一個互動。聖經說:「…我們又藉著祂,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羅5:2),聖經也說:「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穌裡有信心和愛心」(提前1:14),上帝的恩典讓我們的信心越來越大,所以信心和恩典是一個良性的互動︰因為信,得蒙上帝的恩典,因為領受上帝的恩典,我們的信心更增添,這個叫作Virtuous Circle(良性循環)。所以當一個人用信心進到上帝的面前時,他領受上帝的恩典,他對上帝的信心就越增添,越增添就恩典越大,所以這是一個循環,信心就越來越成長。如果只是這樣還不夠,因為聖經說,主的恩典不是只有讓人的信心增加而已,還有愛心也會擴大,他會去關心別人的需要,所以他的愛心會產生出來。如果基督徒是那種「越信上帝,上帝越祝福我」的心態,這樣我稱他為自私的基督徒,他一生只有「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給我多一點、給我多一點,我就越相信你」,「信」不是這種的信。還好耶穌基督給保羅的啟示是說:「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穌裡有信心和愛心」,主給我的信不是越多就好,還會使我在基督耶穌裡的愛心增加,這個我把它稱作Expansive Circle(擴張循環)。所以我們的信心不是只到上帝與我的關係為止,還要能夠擴大,我相信經過這樣之後,循環回來的恩典和信心是不會在同一個位置、是會不一樣的,這個我把它叫作Progressive Spiral(漸層螺旋)︰信心變成是一個螺旋(Spiral),不再是圓圈(Circle),從基督道理的開端,經過上帝的恩典,漸漸會變成基督長成的身量,這是信心本質的變化,從不成熟會變得成熟。所以我們的信心有Virtuous Circle(良性循環)、Expansive Circle(擴張循環)和Progressive Spiral(漸層螺旋)。至少我們的信心會有三個本質上的改變,第一個,從律法的信心到恩典的信心:我們開始信耶穌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從律法開始,比如「基督徒要做這做那,不能做這做那」來開始,到後來才知道,雖然我會做錯,上帝還是恩典滿滿,雖然別人做錯,我也不會罵他,因為我知道對方也是在上帝的恩典內,這是一個進步,從律法的信心進到恩典的信心。第二個,從投資的信心到奉獻的信心:普通我們開始都是投資性的「信」,「上帝讓我信沒關係,但是祢要給我什麼讓我信祢」,投資就是找報酬,祢要是給我報酬越多我就越信祢,恩典越多我就越信祢,到了奉獻的「信」的時候我就不去想後來的報酬,「上帝祢已經給我了,我不過是將祢給我的一部份獻在祢的面前」,這是從投資的信心到奉獻的信心。第三個,最進步的信心是哈巴谷的信心:「義人必因信得生」這句話是從哈巴谷書第二章4節出來的「惟義人因信得生」,他的信心是從「因為的信」到「雖然的信」,哈巴谷第三章17-18節說:「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這個「雖然的信」比「因為的信」還要成熟,普通起初的信是因為上帝愛我、因為上帝保護我、因為上帝賞賜我,當然我相信祢啦,「因為的信」是起初的信心,「雖然的信」則是成熟的信心。所以我們的信心跟上帝互動之後,應該是會越來越進步而成熟。
Ⅳ、義人因信得生 (Live by faith)
1、信心的本質
最後我們來講「義人因信得生」、「義人由信來活」,我的解釋是Live by faith,不是Life from faith,是「靠信來生活」。信心的本質是什麼?希伯來書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11:1)這是和合本的翻譯,現代中文譯本就翻譯為「信就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所盼望的事就是還未發生的事情,你對一個人還不認識的時候,你敢相信他嗎?你有把握嗎?這個叫作Promise Keeper。每次有人結婚時,牧師一定會問新郎說:「將來不管對方變得美或醜、健康或疾病、富足或貧窮,你還會愛對方嗎?」當新郎回答「會」的時候,新娘就用信心來接受,這個叫作對盼望的事有把握,這樣的信心是因為相信新郎說的話算話,他是信守承諾者。這是第一個,你對人的信心是你相信對方說的話,將來對方會照著去行。第二個信心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尚未看見的事情,你敢相信嗎?這回新娘的眼睛被蒙起來,新郎站在新娘的後方,然後新娘往後倒,由後面的新郎把她接住,你玩過這個向後倒的遊戲嗎?你要往後倒之前,你的感覺就是你對對方的信心、你敢放心的信心有多少,沒看見也敢相信,因為他是我背後的支持者(Back Supporter),在我的眼前愛我疼我,這沒有什麼稀奇,我沒有看見的時候,仍然相信對方愛我顧我,這樣我對對方是真的信心。所以信心有時間上的前方未臨,還有空間上的眼睛未見,如果這兩樣你都相信,那麼這是真的有信心。這是信心的本質。
2、信心的層次
第三,信心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頭(Head),第二個層次是心(Heart),第三個層次是手(Hand),所以有三個H。第一個層次就是我用頭腦來相信,聖經希伯來書第十一章6節:「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信心要有行為才得以完全,在這裡就提到了前兩層次的信心︰頭腦的信就是「信有神」,就是有神論,這種信心是頭腦的信心,這叫作信念(Believe Proposition命題性相信),比如我相信「宇宙有上帝」這句話,這樣我的頭腦有相信嗎?有的,但只是停留在頭腦的相信層次而已;第二個層次的信心是,不只頭腦相信上帝,還相信這位上帝會賞賜找尋祂的人,「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所以這種相信已經進到關係裡,不只是頭腦相信有上帝,而是這位上帝可以和我進入一個相互的關係(Relation),這是From Head to Heart--From Believe to Trust。記得剛才走鋼索的人嗎?觀眾是頭腦相信,被背的小朋友是滿心相信,把自己的性命交在別人的手中,這是從Believe到Trust。最厲害的信心是從心一直到手,耶穌基督就是這樣,亞伯拉罕是Trust,相信上帝說的算話,耶穌基督是順服,上帝說的我就去做,所以不只是相信、信靠而已,而且還用手腳照祂的話去行,這是信心經過行動得到完全,「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雅2:22)。所以由心到手的程度,是能夠順服。從信念到信靠到信服,這樣你的信心就是完全的,真正相信上帝的人會順服在上帝的帶領中。頭的信心是理性的信心;心的信心是感情的信心;手的信心是經過意志到行動的信心。如果就愛的角度來講,聖經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12:30)。從信心的角度來講,這幾種都有需要,信心的層次就進到完全。
3、信心的攔阻
信心有攔阻嗎?有的。信心也有三種攔阻,耶穌基督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一同生長,把他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門徒問耶穌說:這比喻是什麼意思呢?他說: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至於別人,就用比喻,叫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神的道。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路8:5-15)。一個人去撒種,但不一定都會有收成,因為中間會遇到不同的攔阻。第一個攔阻就是「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這樣的信心沒有辦法長大;「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這樣的信心遇到困難就夭折了;「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一同生長,把他擠住了」,所以結不出好的果子,這樣的信心因為有思慮、有宴樂影響住他;最後一種是「又有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這種需要忍耐才能結出果子。
4、信心的果實
信心能夠結出什麼果子呢?信心所結的果子就是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信心讓你產生盼望的果子;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信心讓你產生愛心的果子,所以信心應該能夠結出盼望和愛心這兩種果子,這樣的信心才是實在的信心。聖經說:「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在痛苦絕望的情況中,因為你相信上帝,就不會放棄,因為你有「盼望」。那麼「愛心」要怎麼解釋,保羅說:「原來在基督耶穌裡,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惟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加5:6)。容許我這麼說,我們對人的愛心,是來自我們對上帝的信心,今天要是看見有人有需要的時候,我們的手是否放得開,就在於你相信明天你有需要的時候,上帝會不會幫你的忙,你要是相信明天遇到困難上帝會幫你的忙,今天你看到別人有困難就不會緊抓在手上,你就敢放得開。你不放的理由很簡單,「給出去,那我明天怎麼辦?明年,十年後我的小孩要讀書時,我給了出去,那我怎麼辦?」因為我不相信那時候上帝真的會供應我的需要,所以當我們對上帝將來會照顧我們的信心越大,今日對別人困苦的愛心就越拿得出來,這就是擴展式的信心,你有信心上帝給你恩典,你不會只留在自己的手上而已,你看到別人有需要,你敢給出去。保羅說:「感謝上帝給我恩典,不只讓我的信心增加,我的愛心也格外增長」「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穌裡有信心和愛心」(提前1:14)。所以不是只有信心而已,信心還會生出愛心,不只這樣,甚至他和上帝的關係會慢慢進步,信心就會產生盼望,信心就會產生愛心,這樣的信心才可以結出果子。
Ⅴ、結論:信心的工夫、愛心的勞苦、盼望的忍耐
保羅對帖撒羅尼迦的教會這樣說:「在神我們的父面前,不住的記念你們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1:3)。保羅對他們信心的行為感到高興,得主紀念。盼望我們教會的弟兄姊妹在信望愛這三樣上面都有進步,我們敢在信心上面下功夫,不只是相信、信靠,而是信服,我們敢把我們所有的擺在上帝的面前、獻在祂的面前。不只這樣,我們對別人的缺乏,我們願意付代價幫忙,當我們覺得做不到的時候,因為我們在主的面前有信心,我們會忍耐,我們相信有一天,上帝會成全對我們的應許。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天父上帝,祢呼召亞伯拉罕的時候,亞伯拉罕相信祢的應許,祢就稱他為義,這是我們看見聖經裡全世界第一個稱為義的人。我們也看到耶穌基督因著信,所以順服在祢的旨意之下,將自己犧牲在十字架上,完成祢的救恩。所以信不是只有信靠,信應該還要到信服。主,我們要承認,我們在一生信仰的道路上,可能只停留在頭腦的信念而已,我相信有上帝,我相信上帝愛我,但是卻沒有信靠。我們更欠缺是對祢的信服,我們的信服很軟弱,不只這樣,可能我們的信心只停留在我和上帝之間。求上帝擴張我們的信心,讓我們的信心因為相信祢,我們對別人的缺乏困難會產生愛心。幫助我們,讓我們從『因為的信心』慢慢能夠成熟,進到像哈巴谷『雖然的信心』。在祢的面前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本月內容
3月
(7)
2月
(9)
1月
(7)
12月
(5)
11月
(7)
10月
(10)
9月
(21)
8月
(18)
7月
(23)
6月
(15)
5月
(16)
4月
(9)
3月
(7)
2月
(8)
1月
(17)
12月
(4)
11月
(15)
10月
(5)
9月
(5)
8月
(4)
7月
(4)
6月
(15)
5月
(11)
4月
(10)
3月
(15)
2月
(10)
1月
(29)
12月
(11)
11月
(20)
10月
(12)
9月
(18)
8月
(14)
7月
(13)
6月
(12)
5月
(12)
4月
(13)
3月
(16)
2月
(11)
1月
(15)
12月
(16)
11月
(11)
10月
(14)
9月
(15)
8月
(11)
7月
(19)
6月
(12)
5月
(12)
4月
(16)
3月
(18)
2月
(18)
1月
(34)
12月
(11)
11月
(14)
10月
(9)
9月
(17)
8月
(11)
7月
(23)
6月
(7)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6)
6月
(4)
5月
(3)
4月
(5)
3月
(4)
2月
(4)
1月
(3)
12月
(6)
11月
(5)
10月
(6)
9月
(1)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6)
2月
(3)
1月
(6)
12月
(3)
11月
(4)
10月
(5)
9月
(3)
8月
(5)
7月
(4)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4)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3)
9月
(4)
8月
(4)
7月
(4)
6月
(5)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2)
9月
(5)
8月
(3)
7月
(5)
6月
(3)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2)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4)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3)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5)
10月
(3)
9月
(2)
8月
(7)
7月
(7)
6月
(3)
5月
(4)
4月
(3)
3月
(3)
2月
(2)
1月
(5)
12月
(3)
11月
(1)
10月
(1)
9月
(3)
7月
(4)
6月
(3)
5月
(1)
1月
(2)
12月
(5)
11月
(5)
10月
(10)
9月
(4)
8月
(3)
7月
(4)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2)
2月
(4)
1月
(2)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