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系列(二十):政治 -- 蔡茂堂 牧師 -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和平快報 :
首頁
Homepage
和平教會首頁
講道集總覽
管理者登入
目錄 :
文字稿
禱告系列 (65)
小組系列 (30)
愛的系列 (24)
重建系列 (22)
建造系列 (21)
管家系列 (21)
聖經中的婦女 (18)
操練敬虔系列 (14)
啟示錄系列 (13)
大衛系列 (13)
莊信德 傳道 (12)
王榮義 牧師 (11)
講道集文字稿目錄 (11)
宣道系列 (9)
董倫賢牧師 (8)
過年系列 (8)
耶穌的比喻 (7)
聖誕系列 (7)
做主見證系列 (6)
復活節系列 (6)
母親節系列 (6)
商正宗牧師 (4)
林鴻信 牧師 (4)
MP3 下載 (1)
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Home
»
管家系列
» 管家系列(二十):政治 -- 蔡茂堂 牧師
管家系列(二十):政治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6年4月9日 星期日 | 下午3:14
寫作於2006.04.0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台語
國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早。我想我們管家系列要結束了,這是最後一講,你知道為什麼我要把政治放在最後才講呢?因為我最怕談政治。記得從小的時候,我爸爸就常警告我,不要去碰觸政治,這就變成我對政治的一個印象。從小到現在據我的觀察,不論台灣或美國的政治,確實也讓人覺得可怕。那麼宗教呢?宗教也是很可怕,因為政治及宗教所談的都是價值觀、信念影響人類很大,今天我們要從宗教的角度來談政治,哇,這個更可怕,是兩個影響人類很大的事情,不容易講但是又不能不講,因為如果我們要作管家,一定要懂得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是屬於政治的範疇。特別在民主的時代,大家都必須參與,你不去投票也是參與,因為你沒有選擇權可以說:「我不管政治」。如果這變成不是一個Option(選擇)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到底我們的信仰、我們的聖經,對於基督徒跟政治的關係是怎麼樣?有什麼樣的教導我們可以學習的呢?
Ⅰ、引言:政治是權力的擁有與分配 (Benjamin Disraeli):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絕對腐化 (Lord Acton)
有一張莫斯科的雕像照片(這個當然是代表共產主義),他們用鐮刀與斧頭的雕像,來表示一種力量,政治是一種很大的力量。首先我要引用Benjamin Disraeli 所說的話,他說:「政治是權力的擁有和分配」,他是英國第一任猶太人的總理,也是一位很有名的英國政治家,以英文來說政治就是「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ower」,後來他另外又講一了句話,這個權力是作什麼用?「Power to pursuit the greatest social benefit.」,這點很重要,人類一起生活,為了要追求共同最高的利益,就必須讓某些人擁有權力,而且讓他做合適的分配,所以權力包括擁有和分配。如果你被分配,或是擁有這種權力,你要記得英國另外一位歷史學家,在他觀察的結果中發現,權力對人會產生一種影響,而這種影響就好像一顆蘋果一樣,你一旦有了權力,就會開始腐爛,他說:「權力傾向腐化,絕對的權力會讓你絕對的腐化。」我把它翻譯成「極權必然腐化」,這個就很可怕。權力本來是要追求大家的利益,結果變成不是追求大家的利益,而成為追求擁有權力者的利益,這個就是腐化,「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這是英國有名的歷史學家,名叫Lord Acton (1834-1902)所講的一句很有名的話。你可以去觀察,擁有權力者不被權力腐化的,真的是很不容易找到,我們不能說絕對的沒有。為了要防止這個絕對的權力,所以John Locke(1632-1704)提到一個想法,他說:「權力不能集中,要分散。」這個我們叫作分權,當然他提到是三權分立,我們的國父說要五權分立,現在五權又不太通了,好像又要回到三權分立。總之這個想法就是說,權力不能集中,不管是集中在誰的手裡,因此Check and Balance (制衡)的觀念就被提出來,但是就算這樣已經分權制衡,像台灣、美國、英國,已經是這樣子做了,也已經實施Check and Balance,有沒有腐化呢?我們不得不說,還是有腐化,人自私的本性,讓人只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社會的利益。怎麼樣讓他們不腐化,實在不容易啊。
Ⅱ、政治體制
1、君主 Monarchy 獨裁 Tyranny
最早期的權力,最簡單的就是找一位最英明、最聰明、最善良的人,把權力都放在他身上,這樣是最好,對不對?我們大家看看,那一個人是最聰明,而且最善良的,權力都給他嘛,他會追求大家的利益,因為你給其他人都是比他笨,或是比他壞的,那沒有什麼好處,這個叫做英明的君王,古代都是這樣子,這個叫作Monarchy(君主政治),就是由君王來作主,我們叫作君主,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很可惜,這個人一旦腐化了就很可怕,就像尼錄皇帝一樣,變成暴君(Tyranny),暴君統治之下,大家就受苦,因為他只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一般人的生活是怎麼樣。
2、貴族 Aristocracy 寡頭 Oligarchy
既然君主政治演變成獨裁,實在不行。所以希臘人認為不要讓一個人,要讓一群人來管理。他們的想法是這樣:要找那些最聰明、最善良的一群人來管理比較好,因為不是大家都一樣聰明,你給愚蒙的人來管,一定管得亂七八糟,這個就叫作貴族統治,其實就是小群統治,英文叫作Aristocracy(貴族統治)。這在希臘時代做的不錯,希臘羅馬他們設有參議院,這一群人大家一起商量討論,皇帝不是什麼都可以決定的,可是如果這一群人討論的結果是,「我們來追求我們最大的好處」,那老百姓又可憐了,這樣就變成像一些國家,所追求的只是政黨最大的好處,這個就叫作Oligarchy(寡頭政治)。
3、民主 Democracy 暴民 Anarchy
Aristocracy本來也是很好,但是也會腐化,既然少數人不行的話,那就大家一起來管,不論聰明的愚笨的或怎麼樣的,這樣最好吧,這樣就不會產生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大家覺得最好的,就是一個人一票,這個叫作民主(Democracy)。民主好不好?是不是最好的?這個是一個問題,如果是民主,大家都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時候,可憐的還是老百姓。而且在我看來是最可憐的,像最近的伊拉克和法國,強調每個人都可以做主的民主情況下產生的是暴亂、暴動,因為大家都追求個人自己最大的好處,不管集體,結果就是Anarchy(暴民)。而Tyranny、Oligarchy、Anarchy(獨裁、寡頭、暴民) 這三種,以Anarchy為最可怕,因為Tyranny他還要考慮把大家搞垮了,對他自己也沒有好處,但是到了Anarchy的時候就很悽慘,因為這個社會變成無法無天,沒有任何的法律,大家都是自己作決定,這讓我們看見權力的可怕。所以現在大部分的國家,不管用什麼體制,大概都考慮兼具這三種,有一句英文我想它講得很好:「大家都參與,讓一些人作代表,有一個作首領(總統)。」「Participant by all, represent by some, and Preside by one.」,你要對外講話總要有一個代表吧,我們今天的政治體制,大部分不是絕對一個,或是少數,或是全部,好像把三個混在一起,希望能夠把政治處理的好一點。
Ⅲ、舊約與政治
1、 出埃及與西乃約:上帝統治
在舊約與政治的關係裡,有留下什麼紀錄嗎?是記錄還是教導?那是要講什麼呢?到底舊約對我們來講有什麼教導?首先,以色列國成立的時候,當時因為他們在埃及作奴隸,就是被外面的政權統治的很辛苦,上帝就把他們帶出埃及,之後與他們在西乃山立約,神向以色列人說:你們要作我的國民,在那個時候我們叫作神權(Theocracy)。神權就是神藉著祂的僕人摩西來傳達命令,可是都是神直接講的,神跟摩西交代十誡,摩西就跟老百姓說:你們要守十誡。就是這樣很直接的關係,這個叫作西乃約,以色列國開始的時候是這個樣子。出埃及記第十九章5~6節說:「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所以在這裡表達的就是上帝的統治。
2、撒母耳與大衛約:君王統治
可是在上帝統治時期,繼摩西之後,擁有權力的人常常青黃不接,那時是士師時代,以色列人覺得:「人家外國都有國王,他們的國王有軍隊有權柄等等,那樣比較好…」因為他們有十二個支派,不曉得什麼時候神要挑選哪一個支派、哪一個人起來來帶領他們,大家都感到不確定,於是以色列人就跟先知撒母耳要求說:「我們要國王,我們要把權力集中在國王的身上。」要求要建立王朝,撒母耳的講話就有一點酸酸的,這當中也有一些過程,可是後來神還是祝福這個王朝,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大衛王朝。然而神向大衛交代得很清楚,因為權力一旦不是直接由神來掌管,已經交給一個人來掌管,這是在先知撒母耳為少年大衛膏抹作國王的時候,神就清楚的講說:我讓你作王的目的,是要你作牧者,就是以牧者的心態來作王,「耶和華也曾應許你(大衛)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撒下5:2)所以意思是,讓你有權是要照顧全體的以色列民。很可惜,大衛王也腐化了,他用他的權位去欺負一個小老百姓,搶了人家的老婆,又設計把她的先生烏利亞殺了,很明白的,雖然神已經警告他說,制度不是問題,集中在一個人不是問題,但是要小心,如果君王不是以牧養以色列民為原則的話,還是會腐化。由於腐化了,神就讓他們的國家亡國了,又回到出埃及的時候,讓波斯和巴比倫統治他們,由外國人來到管轄,百姓就很辛苦了。
3、但以理與彌賽亞:帝國統治
慢慢的,以色列人活在被管轄的情況下,就存著一個盼望,那是在但以理的時候,他為尼布甲尼撒王解夢(夢見大像),他從神得到一個異象,就是外面極強的世界,有一天會有一顆大石頭從天上飛下來,打到這座像的腳,然後這座像會整個粉碎,這顆石頭會變成一座很高的山,就是神的國,這個我們叫作彌賽亞的夢(但2:31~45)。所以以色列人直到今天他們還持守著這個夢,就是神管理會比任何人來管都好。當一定要有人管理的時候,又看起來沒有什麼人可以管得好,因此我們期待有一天神會派一個這樣的人來,他是不會被腐化的,他是真的可以追求我們最大利益的,那個人就是耶穌基督。他為了拯救我們,他願意把自己犧牲掉,這是舊約讓我們看到的,「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但2:44)。
Ⅳ、新約與政治
1、 耶穌與凱撒
新約時代與政治的關係如何呢?我們就要先了解,新約的背景是在亡國奴的情況下,是受羅馬帝國統治的時代,他們是被統治者,那麼在被統治者的情形下,老百姓怎麼看政治呢?我們知道在耶穌的時代他們有四個黨(跟台灣一樣),第一個叫作沙漠黨,就是躲到沙漠裡面去,像鴕鳥一樣眼不見為淨,把自己修行修好,這個叫作以色尼黨(Essences);第二派主張,你要跟當政者合作,你才會被他祝福,你才可以傳福音,你才可以做事情,這群人強調要跟執政掌權者合作的,叫作撒都該黨(Sadducees);第三派主張,執政者並沒有按照神的方法來做,所以應該要批判他他們,應該要告訴他们那裡不對,這群人叫作法利賽黨(Pharisees);第四派認為批判沒有用,他们是不會改變的,要用武力來解決,然後才可以出頭天,這個叫作奮銳黨(Zealots)。所以耶穌的時代是很複雜的,就是各種想法都有,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兩個黨是針對耶穌來的,一個就是法利賽黨,另一個就是撒都該黨。撒都該黨那個時候支持的是當政的希律王,所以又叫作希律黨。兩黨的代表一起來問耶穌,因為耶穌已經在老百姓當中有一股名氣,有一群人跟隨他,讓他們兩個黨感到受威脅,於是想要逼迫耶穌,於是原本立場不同的兩黨卻聯合起來,他們問耶穌說:「夫子,我們知道你是誠實的,甚麼人你都不徇情面;因為你不看人的外貌,乃是誠誠實實傳神的道。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可12:14~15)這一段記載很短卻很有意思,就是我們今天讀的經文,如果要講耶穌的政治學的話,這一段卻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詮釋,關鍵就是這個銀幣,這個小小的銀幣就是這個故事的高峰。我們要了解那時代的背景,當時以色列人認為聖殿是最聖潔的,所有的偶像都不能進聖殿,不幸的,羅馬人他們的錢幣是把羅馬皇帝的頭像印在上面,銀幣的反面寫說他是神,偶像入聖殿是絕對不行的,這是褻瀆上帝。以色列人他們在做生意,要用羅馬的Denarius(古羅馬金銀幣)來交易。可是要到聖殿奉獻的話,這種銀幣不能拿到聖殿,因此聖殿外面就有兌換錢幣的,以色列有聖殿幣,那種聖殿的錢才可以進聖殿,因為這種錢幣上面沒有像,而羅馬銀幣不能帶進聖殿,那怎麼辦呢?你要敬拜的時候就到外面換錢,換好的錢才可以拿到聖殿裡面去。
然而以色列人還是有一些會不小心帶進去,「只要奉獻不拿出來就好了嘛,反正放在口袋裡沒有人會知道。」有某些法利賽人就帶了一些銀幣在他的口袋裡,他們去向耶穌挑戰的時候,就忘了這一點,他們問耶穌說:「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耶穌很聰明,耶穌沒有回答可以不可以,耶穌說:「拿一個銀錢來給我看!」(15節)重點是在這句話,如果你不了解背景的話。結果法利賽人馬上拿一個銀幣出來,所以是誰褻瀆聖殿?是法利賽人。他們把這個不應該拿進聖殿的銀幣拿進來了,耶穌就說:「上面是誰的像?上面寫誰的名號?」(16節)法利賽人回答:「是凱撒的」,那表示法利賽人已經接受了凱撒的統治,因為你用人家的錢,就代表你受他的保護,你受他的統治,你已經接受這樣,當然你要繳稅啊,因為你要支持他嘛。可是耶穌也沒有這樣講,他說:「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接著耶穌講一句話,就讓那些法利賽人啞口無言,「…神的物當歸給神。」(17節)這個當然得解釋囉,誰有上帝的像?就是我們(包括凱撒)。在創世紀第一章不是說,上帝用祂的形像造人嗎?銀幣上面有凱撒的像,所以就要歸凱撒,我們每個人有上帝的像,我們就要歸上帝,包括凱撒也要歸上帝,所以耶穌的回答很妙。這兩黨的人想要抓耶穌的把柄,耶穌如果回答應該繳稅,那麼法利賽人就可以說耶穌是叛國,因為凱撒是外來政權,不應該向他繳稅;如果耶穌回答說不該繳稅,那希律黨的人就可以把他通報到調查局,他就會被抓起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想不到耶穌這樣的回答,他不是要脫險,他是要教導我們一個很難的真理,基督徒是雙重國籍。我們一面在凱撒的下面,一面在上帝的下面,你怎麼區分什麼是屬凱撒的,什麼是屬上帝的,那是每一個基督徒都要掙扎的功課。
2、 保羅與執政
那什麼叫作屬凱撒的?什麼該交給凱撒呢?保羅對此有進一步的詮釋,這段聖經比較長,保羅在寫羅馬書的時候,就有更進一步的解釋,在羅馬書第十三章1~7節,:「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懼怕,乃是叫作惡的懼怕。你願意不懼怕掌權的嗎﹖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稱讚;因為他是神的用人,是與你有益的。你若作惡,卻當懼怕;因為他不是空空的佩劍,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所以你們必須順服,不但是因為刑罰,也是因為良心。你們納糧,也為這個緣故;因他們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這事。凡人所當得的,就給他。當得糧的,給他納糧;當得稅的,給他上稅;當懼怕的,懼怕他;當恭敬的,恭敬他。」我把他的重點找出來,給凱撒的包括:順服,就是他所定的法律要聽從;還包括,你要做好,他就會稱讚你,因為他有處罰的能力,他有配劍,所以如果你作惡,他會處罰你,因為他是神的用人,是追求我們的好處的;還有包括:納糧、上稅、懼怕、不要被他處罰,以及恭敬,以上是保羅所講要給凱撒的部分。你知道在我們的教會歷史上,對這一段經文有很不一樣的解釋,有的人認為:「只要是掌權的,你就當乖乖牌。」我們可以說台灣的長老教會以外的教會,就用這段經文來批判長老教會,「你不順服啊,國民黨掌權你就聽國民黨,民進黨掌權你就聽民進黨,誰掌權你就乖乖的聽他的,你只要傳道,叫人家信耶穌就好,不然你講什麼都一樣是不對,都是干涉政治。」這個叫作政教分離,所根據的聖經也是這一段。那長老教會是怎麼樣解釋這段聖經呢?他們認為如果掌權的是追求我們全體的利益,如果他是賞善罰惡,我們就聽他;如果他不是這樣,我們就不聽他,這個就不在此限,我們就應該批判他,讓合適的人來做才對。你看看,同樣一段經文,可以有剛好相反的解釋,所以解釋聖經實在是一件很有趣的功課。基本上大家同意說,一個國家要存在,必須要某種程度的凝聚 /共識,大家要支持執政黨,大家要願意聽從那些規定,規定若有不合理,則需要去改變及處理,但是基本上還是需要大家遵行,國家才能夠存在,否則就變成剛才所提及最可怕的暴民(Anarchy),誰都不服誰,那種情況其實是最可怕的。
3、約翰與怪獸
在聖經新約裡面關於政治,除了耶穌講過凱撒的錢,以及保羅講的,還有約翰也提到,不過約翰是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講,那就比較不容易解釋及了解。約翰說:政治像是一隻七頭十角的怪獸,頭戴十個冠冕,很可怕,會吃人的,牠可以在每一個人的右手上或額頭蓋印記,蓋一個六六六,不然你就沒有辦法做生意,沒有辦法生活,所以約翰至少給了我們一幅圖像,就是政治其實要很小心,因為牠會吃人,牠很兇殘,這是約翰所要講的。政治不是只有單純的說,「你就乖乖的聽牠」,不是這樣,我們跟政治的關係是很複雜的,因為牠有權柄,「又任憑他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也把權柄賜給他,制伏各族、各民、各方、各國。」(啟13:7)所以有人說,這個是指美國嗎?這個是指聯合國嗎?我們不曉得,但是一旦全世界政治的權勢都集中起來,而且牠又腐化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那真是很可怕的。
Ⅴ、基督徒與政治
1、 先知:體制外批判 (以利亞)
基督徒怎麼面對和政治的關係呢?從舊約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例子,很明顯的告訴我們,神給每個人的恩賜不同,我們可以各自有不同的角色來參與政治。先知以利亞扮演的是體制外的批判,亞哈王實在是不好,先知以利亞常常去罵亞哈王,指責他的不對,「以利亞說:使以色列遭災的不是我,乃是你和你父家;因為你們離棄耶和華的誡命,去隨從巴力。」(王上18:18)我想長老會過去採取的是(或是從神領受的是):我們應該扮演(以利亞)這樣的角色。但是很可惜的,當他的角色這樣扮演完以後,黨外的現在執政以後,我就比較少聽到長老教會繼續扮演這個角色,這是很遺憾的。如果從神領受的,是體制外批判,那就不管是民進黨、是國民黨、不管是誰當權,你要用同樣的原則,就是聖經的原則批判他,執政黨如果做了不合聖經的原則,就應該同樣的提出建言。當然擔當這樣的角色,要記得,當權者不能接受你的批判時,你會受到迫害,以利亞曾經對付過四百五十個對手,還有亞哈王的老婆放風聲要殺他,就是這樣的迫害。所以要作這個角色不容易,過去長老教會也為這樣的角色付上蠻慘重的代價,這是我們曉得的。
2、祭司:體制內牧養 (亞比亞他)
以利亞是其中的一個角色,另外一個角色,神要一些基督徒,就是去幫助輔佐執政掌權者,這個是大衛王的祭司,叫作亞比亞他,大衛王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就請教他,「大衛對亞希米勒的兒子祭司亞比亞他說:請你將以弗得拿過來。亞比亞他就將以弗得拿到大衛面前。」(撒上30:7)然後他幫大衛王解決問題。我想上帝會呼召我們當中一些人,去做體制內牧養的角色。我覺得美國的Tony Compollo牧師,就是這樣的角色,他是一個很好的基督徒,也是一位社會學家。當柯林頓總統不曉得怎麼辦的時候,就打電話請教他,他會給柯林頓總統一些建議,這也是一個基督徒可以參與政治的角色。
3、君王:體制內掌權 (但以理)
而有的人上帝賜給他政治方面的恩賜,但以理就是個執政者,甚至是在敵國下面執政,他在體制內掌權,「因這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所以顯然超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王又想立他治理通國。」(但6:3)神給他有這樣的機會,他也小心持守他的信仰,也為此付上代價,被丟到獅子穴裡面去。如果我們有基督徒在台灣的政治上被神重用,有機會來處理這個權力的使用和分配的時候,我們真的要好好為他們禱告。第一個是他們要面臨腐化的危險;第二個是他們要面臨其他的政治力量角逐者的攻擊,像但以理這樣的危險。我們真的是要以敬畏神的心來面對這個不容易的政治。
Ⅵ、結論: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神同行
基督徒怎麼看政治呢?最好的是彌迦書所說的,彌迦是預言在伯利恆會有彌賽亞降生的那位先知,他寫的也不多,可是這句話我很喜歡,他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6:8)這個「與你的神同行」,如果以今天來講,耶穌基督已經作了最好的榜樣,我們要跟著耶穌的榜樣走,要行公義,但是在公義之上要有憐憫,當你真的又公義又憐憫時就要記得,不要驕傲,因為驕傲就會帶來腐敗,所以彌迦書提到這三樣是很重要的:公義、憐憫、謙卑,然後小心的求神帶領你應該怎麼做。神給我們不一樣的呼召不管你是扮演體制外批評的角色,或是扮演體制內幫助的角色,或是體制內掌權的角色,我們大家都要謹守住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與神同行這樣的精神,使我們成為政治上的好管家。我們一起低頭來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祢在聖經上告訴我們,那人獨居不好,亞當被造的時候才一個人,可是當你開始造兩個人、三個人、四個人-----時,我們發現也不是那麼好,夫妻兩個人也會彼此的推卸責任、彼此的攻擊,甚至兄弟也會互相殘殺,我們就活生生的看見,從創世紀一開始,當人在權柄上面、在利益上面有衝突的時候,實在是不容易處理人與人間的關係。我們從整個人類的歷史中也看到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主,我們不能沒有政治,但是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讓政治真的是追求全體人民的最大利益,真的是求 主耶穌祢來幫助我們,讓我們每一個人,不管神祢給我們的角色是什麼,讓我們存謙卑、行公義、好憐憫,小心的跟隨祢的腳蹤來行,這樣禱告祈求,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本月內容
3月
(7)
2月
(9)
1月
(7)
12月
(5)
11月
(7)
10月
(10)
9月
(21)
8月
(18)
7月
(23)
6月
(15)
5月
(16)
4月
(9)
3月
(7)
2月
(8)
1月
(17)
12月
(4)
11月
(15)
10月
(5)
9月
(5)
8月
(4)
7月
(4)
6月
(15)
5月
(11)
4月
(10)
3月
(15)
2月
(10)
1月
(29)
12月
(11)
11月
(20)
10月
(12)
9月
(18)
8月
(14)
7月
(13)
6月
(12)
5月
(12)
4月
(13)
3月
(16)
2月
(11)
1月
(15)
12月
(16)
11月
(11)
10月
(14)
9月
(15)
8月
(11)
7月
(19)
6月
(12)
5月
(12)
4月
(16)
3月
(18)
2月
(18)
1月
(34)
12月
(11)
11月
(14)
10月
(9)
9月
(17)
8月
(11)
7月
(23)
6月
(7)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6)
6月
(4)
5月
(3)
4月
(5)
3月
(4)
2月
(4)
1月
(3)
12月
(6)
11月
(5)
10月
(6)
9月
(1)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6)
2月
(3)
1月
(6)
12月
(3)
11月
(4)
10月
(5)
9月
(3)
8月
(5)
7月
(4)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4)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3)
9月
(4)
8月
(4)
7月
(4)
6月
(5)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2)
9月
(5)
8月
(3)
7月
(5)
6月
(3)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2)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4)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3)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5)
10月
(3)
9月
(2)
8月
(7)
7月
(7)
6月
(3)
5月
(4)
4月
(3)
3月
(3)
2月
(2)
1月
(5)
12月
(3)
11月
(1)
10月
(1)
9月
(3)
7月
(4)
6月
(3)
5月
(1)
1月
(2)
12月
(5)
11月
(5)
10月
(10)
9月
(4)
8月
(3)
7月
(4)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2)
2月
(4)
1月
(2)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