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系列(二):榜樣 -- 蔡茂堂 牧師 -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和平快報 :
首頁
Homepage
和平教會首頁
講道集總覽
管理者登入
目錄 :
文字稿
禱告系列 (65)
小組系列 (30)
愛的系列 (24)
重建系列 (22)
建造系列 (21)
管家系列 (21)
聖經中的婦女 (18)
操練敬虔系列 (14)
啟示錄系列 (13)
大衛系列 (13)
莊信德 傳道 (12)
王榮義 牧師 (11)
講道集文字稿目錄 (11)
宣道系列 (9)
董倫賢牧師 (8)
過年系列 (8)
耶穌的比喻 (7)
聖誕系列 (7)
做主見證系列 (6)
復活節系列 (6)
母親節系列 (6)
商正宗牧師 (4)
林鴻信 牧師 (4)
MP3 下載 (1)
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Home
»
管家系列
» 管家系列(二):榜樣 -- 蔡茂堂 牧師
管家系列(二):榜樣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5年9月4日 星期日 | 下午5:13
寫作於2005.09.0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台語
國語
Ⅰ、引言:這話甚難,誰能聽呢(Crux intepretum)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早。耶穌基督教導學生的時候,常常用很讓人覺得意外的方法:他教導我們禱告不要氣餒,就用「一個不義的官」作例子,奇怪?他如果用「官」就可以,他為什麼用「不義的官」呢?他要我們學習管家,又舉出一個「不義的管家」?為什麼要舉出這樣的例子?到底祂要我們從〝不義〞來思考什麼呢?耶穌要講一個幫助別人的人,他不以一般人為例,而是用一個好撒瑪利亞人,是一個外族的人。耶穌有時候用一種很強烈對比的方法,要讓我們學習一個不容易學習的功課。我們今天開始進入管家系列的學習,在聖經當中,主耶穌要我們學習的居然是這個「不義的管家」,我們要學習他的什麼呢?他留給我們要當管家什麼樣的榜樣呢?耶穌說:「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就有永生。」(約6:54)這句話一講出來,很多人都嚇跑了,他們說我們不是食人族,所以學生就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約6:60)耶穌講過很多Hot saying,實在是搞不懂,為什麼耶穌要用這種方法。來對釋經來說是Crux intepretum(釋經的十字架),所以很多人就避開。最近有一群學者,他們研究「歷史耶穌」(Historical Jesus),他們每年會出一些報告(大約都在復活節前後),他們一直在研究,到底在歷史上的耶穌是什麼,其中他們找出一個原則就是:越難的話,越有可能是耶穌所說的話。因為如果後面的人要動手腳的話,是不會把它弄得更難,而會把他弄得更容易一些,也就是說,聽起來越奇怪,越讓我們不可思議的話,越可能是耶穌說的,他們就找到了這樣的一個原則――越難越真。如果我們接受這樣的一個原則的話,耶穌講的不義的管家,真的是耶穌講的,不是後來學生或教會加添上去的。
這個不義的管家,我們簡單講一下他的故事:第一就是他被炒魷魚,這當然有一些原因(原因等一下我們會再詳細的討論),被炒魷魚後,第二就是他急中生智,他不是傻傻的說,被炒魷魚了就被炒魷魚了,而是他開始就想該怎麼辦,在失去工作之前,為自己想想辦法,第三,他居然篡改借據,因為他是高利貸的總經理,用很高的利息貸給很多的人,從當中收取利益,他居然叫人家來,把人家借據裡面所的欠的部分減少,坦白講他用這樣來圖利自己,他想將來這些人至少會對他比較好些。更奇怪的是,主人居然褒獎他,這個主人不是耶穌,而是他的老闆,我們不禁要產生很多的疑問,我們學他這個樣子嗎?自己遇到困難時就把別人的錢弄成我們的嗎?聰明是這樣的聰明法嗎?最奇怪的是,這個主人聽到後,應該是大發雷霆,本來只是浪費公款,現在更糟糕,根本就是公然篡改,聖經說:「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作事聰明。」(路16:8)耶穌要我們學習的,就是要學習這個人的聰明,到底這個人的聰明在哪裡?
Ⅱ、問題所在
一、管家的不義
這個比喻裡面的第一個的問題,就是管家的不義,他的不義在聖經當中有兩個,一個叫作浪費,是人家控告他的事。第二個是篡改,當他發生危機的時候,篡改借據。那他的不義到底是這兩個中的哪一個?浪費?或是篡改?有一些人強調浪費是不義,篡改並不是不義,因為主人沒有生氣。有人說不是,這兩個都不對。有人說篡改沒有不對,被誣告才是不對。有人說這兩個都沒有不對,只是在當時高利貸的社會,他這樣減輕人家利息是不對,但這個不對在上帝來看是對,所以他的不義在不同的人,就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因為有人告他的那個「告」字,希臘文就是Diaballo(誣告),那是撒旦的控告,所以有人說他根本沒有浪費,是人家討厭他,因為他收人家高利貸,人家就向主人誣告他,要把他弄走,所以他根本沒有浪費,是被誣告。有人說他就是浪費,和路加福音十五章13節這個小兒子一樣:「任意放蕩,浪費貲財。」去酒家啦,然後報公款,所以就被人家檢舉,就是有不同的說法。如果我們接受不是誣陷的話,那麼至少他是有一點放蕩,至於篡改的事情,大部分的學者認為這是管家的職權,那樣就沒有犯罪不義了,就是說,管家可以有全權跟哪一個人拿多少利息,這是他的權利,主人要他走路以前說:「你要把帳交清楚」,他在還沒有離開職務以前,在他的職權範圍內,他可以決定向這個人拿多少利息,向那個人拿多少利息,他可以改,這個都是他的職權。如果我們接受這樣的說法,那麼他的不義就不在後者,因為這是在他的職權範圍內,所以主人聽了也沒有生氣,也沒有辦法生氣,因為他還有他的職權。有的人說不是,根本是偽造文書,這樣就應該送到法院去辦理他,這有不同的解釋。我個人接受的是,他被誣陷,而修改借據,也還在他的職權範圍內,所以主人沒有罵他,反而稱他聰明。
二、管家的聰明
主人稱這管家聰明到底,他的聰明是怎樣的聰明法?至少我們看見有以下幾種的聰明:
1、他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自己當白領階級已久,離職後若要去作粗重的,沒有力量,身體的肌肉已經萎縮了,他知道自己這個不行。再來他知道白領階級作久了,要去討錢,這個臉也已經萎縮了,臉皮也薄了,沒有面子去討錢,他知道他遇到這兩個問題。我們當中當上班族的也有同樣的困難,有一天突然沒有工作了,雖說要去作粗重的,也還有工作機會,但是自己沒有辦法做,你說要去跟人家伸手討錢,覺得自己以前是有頭有臉的,手又伸不出去,所以他知道自己的弱點,有自知之明,這是他聰明的地方。
2、他能未雨綢繆。
沒有就呆呆的在那兒,等候看自己離職還有什麼辦法,他能為自己的將做打算。馬太福音二十五章4節也說過:「聰明的拿著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裡。」他懂得為將來預備。
3、他果斷明快。
主人一定限定他在很短的時間內,交出職權來,他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作出決定,我們說是Crisis intervention,就是在遇到危機的時候,你會危機處理嗎?還是你就傻在那邊?他很快的作處理。耶穌警告我們說:「天國就要來了,末世的審判就要來了。」就好像這個管家,快要遇見危機了,可是你會在末世審判之前,知道怎麼數算你的日子嗎?你知道怎麼作處理嗎?
4、他能利他交友。
我想這點是他最聰明的地方,他利用圖利他人來交朋友,因為他自己知道沒有辦法再從主人那裡弄錢出來,但他可以弄成別人從這個當中得到好處,將來被幫助的人就可以成為他的朋友,在他沒有辦法的時候,這個人就可以幫助他,耶穌也曾說過:「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路16:9)這是他聰明的重點所在,這也是耶穌用這個例子,所要我們學他的部分。
三、錢財與永生
第三個問題就是我剛才講的,錢財可以買永生嗎?耶穌說:「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這是什麼意思?我們想一想,耶穌的話裡面,很多次都講到用錢財來幫助別人,將來跟你上天堂是有關係的,不只在這裡講,很多處都講到。第一個,他講到山羊和綿羊的比喻,他說到審判的那一天,主人來會把羊分出來,對那些綿羊說:「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太25:35~36)這樣做你就可以到永生的國。所以很明顯的,這些人給人家吃的、給人家喝的,給人家穿的,在生前的時候,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結果在審判的時候,耶穌說這些人可以進到永生的國。有些人沒有,看見別人有困難,不幫人家,到了審判的時候,雖然稱耶穌為主,可是耶穌說我不認識你,因為你居然不做在最小的一個身上,你就不能進永生的國,要到永刑裡面去,講的教導這是很明白的。還有一個年輕的官,他跑來問耶穌說,我怎樣才可以得永生?耶穌說十誡你知道吧,他說這些我都遵守了,一條都沒有犯,耶穌說很好,但還有一條:「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太19:21)在這裡提到兩種財寶。那個年青人就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所以產業、窮人、和永生,是有關係的。我想進一步解釋,為什麼我們不是說信耶穌就得永生嗎?就是相信嘛,難道我們要跟佛教一樣,要用善行積功德嗎?不同在哪裡?到底基督教講的永生,和佛教講的盡量去幫助人家,將來你就有回饋,是這樣的意思嗎?我的解釋是從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6節所提的:「原來在基督耶穌裡,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惟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也就是說,我們的信仰告訴我們,讓我們得永生的,不是我們的善行,是我們對主耶穌的信心。但是信心要信到一個程度,會讓你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如果你信耶穌沒有信到一個程度,在人家沒得吃穿的時候,你的手還放不開,那樣你的信心可能有問題。我們得救是因為信心,但是信心會帶來仁愛的行為,所以有愛心的行為是證明你有信心,你不是因為有愛心,將來可以上天堂,是因為你相信耶穌基督,但這樣的相信是要和愛心連起來的,這是我個人自己最後所得到的一個解釋。
Ⅲ、屬靈的原則
一、管家需要交帳
在屬靈的功課上,在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學到哪些功課?第一個,如果是管家,有一天就要交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主人告訴他,你要把帳交出來,所以我們這一生當中,神給我們的金錢,我們怎麼管,不論你是不是基督徒,神都要你交帳,你的帳目要交代清楚,「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4:17)我們已經是信主的人,為什麼還要接受審判?我認為這是接受「管家的審判」。就是神給你一切所有的恩賜,你怎麼用?你要交帳。
二、學習今世之子
第二個,很奇怪的,神要我們學習今世之子。耶穌說:「你要去學今世之子」,應該是他們要學我們基督徒的好榜樣啊?怎麼會我們學他們呢?有沒有想過你能從台灣的佛教徒學到什麼功課嗎?還是我們所有屬靈的功課,都要從聖經裡面,從屬靈的偉人裡才能學習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這個光明之子,比那個今世之子還愚笨,應該要學今世之子,你有沒有覺得很奇怪?如果你有一天和非基督徒在一起,你有沒有想過說:「神啊,你要我從他的身上學到什麼屬靈的功課嗎?」至少我覺得有一個功課可以學,就是那些佛教徒在拜他們的神明,比我們在拜上帝還要虔誠,不是學他們去拜他們的神明,而是學他們拜神明的「態度」,來拜我們的上帝,只要這點就值得你學習了。有人說:「假神真拜、真神假拜。」你聽過這句話嗎?在我們很多信仰的態度上面,我們不如沒有信主的人,我們雖然聲稱我們信的是真神,可是我們對神的態度,沒有向他們對他們神明的態度那樣的真誠。保羅在雅典的亞略巴古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徒17:22)這個是保羅稱讚他們,他們拜的神不是天地的主,他們是拜他們的鬼神,可是他們凡事敬畏。這個管家也是一樣,他的動機是為了他自己的好處,這點不值得學習,可是他會考慮到幫助別人,會想到將來,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交託由小到大
在這個比喻當中被提出來的原則,另一個就是「由小到大」。今生上帝把金錢託我們管理,你怎麼去投資,你怎麼去使用,將來在永生裡面,神會根據這個交代你不同的工作,在路加福音十九章17節:「好!良善的僕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權柄管十座城。」所以我們的今生,耶穌認為金錢是最小的事,這最小得事情上,我們忠心的去做(所謂忠心,就是忠於主人的心。)我們的主人要我們拿金錢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我們神的心。這個不義的管家,他的老闆不是要他這個樣子,是他自作聰明,自己製造麻煩,可是我們的神真的是要我們這樣做,你有照主人的心來管理你的金錢嗎?
四、錢財分成兩種
錢財有兩種,有一種錢是蟲會蛀、會生鏽,小偷會來偷的錢;有一種錢是不長蟲、不生鏽,小偷也偷不去的錢,叫做真實的錢財。這個比喻中提到:「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約16:11)所以這裡看起來有兩種錢財。路加福音十二章33節:「你們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所以變賣的財寶,跟用不盡的財寶,這個是有關係的,你怎麼使用,把將來對你一點幫助都沒有用的錢,變成將來上帝會紀念你報答你的,這是一個投資的觀念,你當要把那錢財用對。
五、錢財變成不義
耶穌在這個比喻的最後,講了一句很奇怪的話:「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路16:13)提到瑪門為什麼是不義呢?為什麼這個比喻提到今生的錢財是不義呢?因為它會變成上帝。當你對錢財的,重視過於你對上帝有關錢財的教導時,瑪門就變成你的上帝,那也就不義了。瑪門是可能變成不義的。羅馬書一章25節說:「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金錢是神所造的萬物之一,我們把它用金錢來代表,金錢代表的是物,但是你把它當作神,就變成不義了,你不去敬拜神,你去敬拜物。金錢本來不是不好,神給我們金錢可以管理,可是在這個比喻當中,神給我們一個很清楚要學習的功課,就是這個錢怎麼用,可以把將來沒有用的錢,轉成將來在永生裡面神會紀念的,很明顯的就是去幫助那些負債的人。以這個故事來講,這個管家只作一件事情,就是把人家的債務減輕,我們說〝免人的債〞,幫助那些很可憐的人,在你還有職權的時候,這些錢還在你手裡,你可以管,這些錢是上帝託給你管的,那你願意這樣做嗎?
Ⅳ、結論
有一個故事,跟錢財沒有直接的關係,卻跟生命有直接的關係,不過那句話我覺得很好,在1955年1月5日,Plymouth Brethren的教會,有五個年青人,他們開了一架小飛機,到厄瓜多爾的叢林,想要向那邊的 Aucas(奧卡族)印地安人傳教,他們以前就用很多管道接觸,認為時機成熟可以去了,所以這五個年青人就很高興的開著水陸兩用的小飛機,最後停在柯拉利河( Curaray River ),結果他們一上岸,印地安人就拿矛槍,把他們五個人都殺死在那裡,飛機也被弄壞了,他們就死在那裡。故事不是就停在那裡,這五個人當中有一個人寫日記跟他的父親聯繫,日記的內容後來被他的妻子出版出來,那本書影響很多人,那本書叫做Beyond the Gates of Splendor(榮耀門的那邊),後來有人很感動,就把它拍成一部很好的電影。這五個人的太太,後來又想辦法到那個把他們的先生殺死的部落裡面,對那個殺死掉她們先生的印地安人酋長,向他傳福音,使他成為基督徒。先生已經被殺死了,可是這些太太們還去,還帶著小孩去,後來他們要拍電影的時候,就找到這當中被害者的一位小孩,還有那個殺死他爸爸的那位酋長(很老了),然後訪問他們,相當的感動,其中有一個叫作Jim Eliot(約31歲),他講了一句話,我要用他那句話來作今天的結論:「He is no fool who gives what he cannot keep to gain what he cannot lose.」這句話當然不是講錢,是講生命。他說:「一個人如果把他不能永遠保存的東西,拿出去,換得一個永遠不會失落的,這個人不應該算笨吧。」我想我們的生命是這樣,我們的金錢也是這樣,我們的金錢不能永遠擁有,如果你可以把它給出去,換得一個你永遠不會失去的,就是上帝永遠紀念你這樣子的財富,這樣子的人不算笨吧,這個是聰明。這包括很多,包括你的才幹、生命,像這五個年青人是把他們的生命擺上去。我們要當管家,神給我們的一切,我們有沒有從這個角度去看,神要我們作好的管家,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想這個就是聰明的管家,是神給我們一個最寶貴的功課,最後,讓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耶穌,謝謝你在世的時候,向你的學生講這樣子的一個故事,這樣的比喻,要我們學習這個不義的管家,做事聰明,要我們知道,在我們還有機會來使用你給我們的權柄,特別是金錢上面的時候,我們怎樣體貼祢的心意,去幫助那些軟弱需要幫助的人,能在你面前得蒙祢的紀念,將來能蒙你更多的恩典,幫助我們想起Jim Elliot所講的這句話He is no fool who gives what he cannot keep to gain what he cannot lose。主,你給我們的這一切,但願我們能照你的心意去付出,得到你的紀念,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們!」
文摘--- 『你是有福的』
若你早晨醒來,擁有的健康大於不適,比百萬行將就木之人,你更有福氣。
若你從未經歷過,戰役的危險,鐵窗後的孤寂,被凌虐的痛苦,或是飢餓的折磨,你超前了全球2千萬人。
若你參加教堂聚會,無需害怕騷擾、被捕、凌虐、或死亡,你的福氣比起幾乎30億人更有福氣。
若你冰箱有食物,身上有衣服、頭上有屋頂、有地方可睡,你比全球3/4人口富有。
若你銀行帳戶中有錢, 皮夾中有錢,剩下零錢做小費,你是全球前8%富人。
若雙親仍相守且健在,你是稀有的,特別若是在美國。
若你抬頭微笑,且真誠感恩,你有福,因為多數人可以抬頭微笑卻不這麼做。
若你可以握某人的手、擁抱他們、或甚至拍拍他們肩膀,你有福因你能施予上主療癒的撫觸。
若你能閱讀這篇文字,你比20億人有福,因為他們完全不識字。你在許多方面如此有福,你可能永遠無法細察。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本月內容
3月
(7)
2月
(9)
1月
(7)
12月
(5)
11月
(7)
10月
(10)
9月
(21)
8月
(18)
7月
(23)
6月
(15)
5月
(16)
4月
(9)
3月
(7)
2月
(8)
1月
(17)
12月
(4)
11月
(15)
10月
(5)
9月
(5)
8月
(4)
7月
(4)
6月
(15)
5月
(11)
4月
(10)
3月
(15)
2月
(10)
1月
(29)
12月
(11)
11月
(20)
10月
(12)
9月
(18)
8月
(14)
7月
(13)
6月
(12)
5月
(12)
4月
(13)
3月
(16)
2月
(11)
1月
(15)
12月
(16)
11月
(11)
10月
(14)
9月
(15)
8月
(11)
7月
(19)
6月
(12)
5月
(12)
4月
(16)
3月
(18)
2月
(18)
1月
(34)
12月
(11)
11月
(14)
10月
(9)
9月
(17)
8月
(11)
7月
(23)
6月
(7)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6)
6月
(4)
5月
(3)
4月
(5)
3月
(4)
2月
(4)
1月
(3)
12月
(6)
11月
(5)
10月
(6)
9月
(1)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6)
2月
(3)
1月
(6)
12月
(3)
11月
(4)
10月
(5)
9月
(3)
8月
(5)
7月
(4)
6月
(4)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4)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3)
9月
(4)
8月
(4)
7月
(4)
6月
(5)
5月
(4)
4月
(4)
3月
(5)
2月
(5)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2)
9月
(5)
8月
(3)
7月
(5)
6月
(3)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2)
1月
(4)
12月
(4)
11月
(4)
10月
(4)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4)
11月
(4)
10月
(6)
9月
(4)
8月
(4)
7月
(5)
6月
(3)
5月
(5)
4月
(4)
3月
(4)
2月
(3)
1月
(5)
12月
(5)
10月
(3)
9月
(2)
8月
(7)
7月
(7)
6月
(3)
5月
(4)
4月
(3)
3月
(3)
2月
(2)
1月
(5)
12月
(3)
11月
(1)
10月
(1)
9月
(3)
7月
(4)
6月
(3)
5月
(1)
1月
(2)
12月
(5)
11月
(5)
10月
(10)
9月
(4)
8月
(3)
7月
(4)
6月
(4)
5月
(4)
4月
(5)
3月
(2)
2月
(4)
1月
(2)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講道篇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